返回首页宁养院介绍 医院简介 宁养新闻服务札记 社会反馈联系方式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宁养院 >> 感想·随笔
就这样,陪着你——2019-2020年上学期宁养探访感想(汕头宁养院义工 林嘉淇)
发布时间:2020-2-2

      歌手陈奕迅的一首歌《陪你度过漫长岁月》中有一句歌词:“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在我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宁养服务后,这句话也成了我在宁养探访最大的感想。

      我所服务的对象是一个父亲患癌去世,由母亲和奶奶抚养的一个10岁男孩。我还很清晰地记得在我第一次跟那个男孩见面之前,我的心情是忐忑的。我提前看了师兄师姐以前探访时的探访记录,认真了解小男孩的家庭关系情况,还向以前探访过的师兄师姐了解他的大致情况、性格、交流时的要注意的地方或者一些“雷区”,更幻想过很多见面时的尴尬情况或者他会不会有什么突发的情绪波动,我又该怎么处理或者我是否能处理?带着这些紧张和不安,我开始了我的第一次的宁养志愿服务。

      还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早晨,阳光明媚,我和其他两位义工一起来到他们家门前,紧张地敲着门,开门的是个10岁的男孩,刚睡醒还穿着睡衣,害羞地笑了笑,笑容有如阳光般清新明媚,说了句“你好,进来吧”。

      眼前的这个孩子跟别的孩子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即使失去了父亲,但在家人的陪伴下茁壮为温暖的孩子,还会在他专注写作业的时候怕我们坐着无聊分享一些他读过的书给我们,我们就这样子陪着他做作业,辅导他作业,跟他一起玩,有时向他询问他在学校里的有趣的事情或者学习方面的问题,他也会跟我们分享,有时更会主动分享。于是,在之后的服务中,我们小组大概在每个星期都会安排有2到3个义工去陪伴那个男孩。在一次次的陪伴中,我发现孩子越来越亲近我们,越来越相信我们,越来越主动地跟我们沟通,我们就像他的哥哥姐姐陪在他身边。

      经过一个学期与他的相处,我慢慢了解和体会到对于癌症去世患者亲属来说,特别对孩子来说,到底他们最需要什么,我们能给予什么。其实,他们需要的很简单,不一定是多么华丽无实的物质,不一定是多么恳切壮丽的话语,不一定是多么悲愤深刻的同情,也不一定是时刻表达深情极致的关爱;他们所要,不过是心如细雨的陪伴。成长,是一个人的事,但是又不单是一个人的事。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就是给予他们关注,就是给予他们我们的爱。我们要陪伴,不仅仅是行为上的陪伴,更是心理上的陪伴。我们要在生活中陪伴他们,了解孩子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学习中陪伴他们,助他们走过学习的一个个难关,鼓舞他们前行;在心灵上陪伴呵护他们,更多地尊重了解孩子的想法。

      就我们遇到的这个孩子而言,在一次次的陪伴中,我们可以从他跟奶奶的相处上看出,奶奶可能由于儿子的去世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对他十分严厉,有时候教育的语气会偏重,我们就会适当地去缓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会跟奶奶去沟通,会跟男孩去沟通,会表扬鼓励他的优点,培养自信心,面对不足的地方,也会适当得结合我们自身的经历从他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如何改进。在与他沟通方面,更会尽量地注重人文关怀地呵护不刺痛他的内心,保护他的自尊,注重通过陪伴去了解去引导他走正确的人生轨迹。所有的了解与引导,都要通过一次次的细心的陪伴来实现。我相信,这些陪伴,会是我们对他最长情,最真实的告白与期望。

      在结对的宁养服务中,我们的相遇是一次奇妙的缘分。我们所能给予的最有力量的、最深情的便是一次次的陪伴,就这样,陪着你就好,未来或许漫长又艰难,但希望不会缺席,我们一直在,宁养服务一直在,我们推崇的全程服务一直在!

 

笔者陪伴服务对象玩耍

 

笔者辅导服务对象功课

 

校正:蒋倩妮/督导:吴建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