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美丽 (南昌宁养院社工 刘琴)
发布时间:2023-4-17
记得小时候,会害怕死亡,觉得死亡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青年时,会担心死亡,想像家人离去而感到焦虑和不安。工作后,会拒绝死亡,看到太多的病患家属的生离死别,充满了痛苦和不舍。直到到了宁养院,才认认真真思考死亡,除了恐惧、焦虑、害怕、不舍,它到底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死亡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临的事情,是一个人走完人生旅程的必经之路。而临终,是一场隆重的谢幕,是一场总结,一场告别,更是一场另外的生。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才华横溢的苏轼,一生都在世事波澜中体验着人生的苦辣酸甜,不是在贬谪,就是在被贬谪的路上。他以他乐观的天性,笑对人生,看开生死,不执着,一切随缘,“着力即差”,是苏轼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终极领悟,顺其自然,恰到好处。
明代大儒王阳明一生致力于心学,经历最为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从进谏下狱、龙场悟道,到远征匪患,平定宁王,文韬武略,教化传世,是立德立言立功古今之完人,临终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求”。阳明的伟大,是用他的心烛点燃了世界的火炬,他告知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巨大的潜能。当他不再受到外在一切的干扰和影响时,才能回归最初最真实的自己。
著名作家史铁生曾说自己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21岁瘫痪,59岁病逝。即使是尿毒症每周三次的透析、后期的脑溢血,他始终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正因为身残疾患重症,他的文学作品比别人更多了一层生命的思考。尽管一生磨难,但最终,他选择了遗体捐献,尽自己所能为他人延长生命的路。
马英九的母亲在弥留之际,孩子们围在她的身边,握着她的手,一起唱起了用生日歌改编的歌曲,“谢谢妈妈生我,谢谢妈妈养我,谢谢妈妈教育我,谢谢妈妈爱我”。让人不禁想起庄子的“方死方生,方生方死”。在另一个地方,是不是有人也唱着生日歌迎接她的到来呢?
如果有一天我可以选择,我想我会越过皑皑白雪,来到美丽的贝加尔湖,唱一曲《贝加尔湖畔》,那里春风沉醉,绿草如茵。在如银的湖面上,写下往日时光……,我会一路向西,听一曲《阳关三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带着亲人、友人的思念和祝福,走进大漠,西天问道。我会融入江南,弹一首《忆江南》,不论是杏花春雨,还是淡烟微月,亦或是小桥流水,曲径回廊,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我会让《春江花月夜》相伴,在春江潮水连海平的万顷碧波中,驾一叶轻舟,放下所有过往,朝向大海,驶入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寂静天地中……
原来,只要心中有了方向,死亡也可以变得美丽。
注:照片由笔者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