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服务项目管理培训心得(新疆宁养院社工 卢建)
发布时间:2014-7-25
什么是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和临终关怀、宁养社工服务有什么关系?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参加了2014年5月13日至16日,在汕头大学举办的,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和汕头大学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主办,李嘉诚基金会赞助的中国社会服务项目管理培训班。
史柏年教授《公益项目运行中的伦理与督导》的讲座向我们介绍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概况、中国文化制度背景下社会工作实务特点、社会服务项目运行中的伦理困境、社会服务项目运行中的督导,以及他例举的几个社工服务项目实例对我很有启发:社会工作者在面对社会大环境时,要能够看到自身的优势和局限,看到社会工作服务的社会需求和属性,与政府与服务对象建立互信,理解中华文化以“社会为本”的政府行为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并以此影响社会政策和政府行为,而社会工作实务实际上是一个探索和磨合的过程,对服务目标、人员导向和关系处理的把握,有利于服务工作的开展。
顾东辉教授《“治理”视角下的社会服务管理》,深入浅出的让我理解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务必要本土化,让人看懂、明白。社工服务特色一是目标具体有实效、育人、有社会效益;二是方法要助人自助、促境美好、互动改变。要想做到这些,社会工作者要:多元学习,间接经验,自我反思,并具备以下素养:把握中国特色的社会价值、领悟社会治理的核心内涵——基础品性、衍生品性、体现社会工作的价值——关于人、关于社会、关于工作、掌握基础知识(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学、其他知识、特定主题)、具有核心能力(自我能力、团队能力、行政能力、专业能力)、把握调研技术,能够合时宜的定位和实现自身的实务角色和高人特色。而“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内涵,技术是载体”;社工服务需求评估重点是发现事实,任何事情要责权利对等。最后,他鼓励大家,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者任重道远、前景光明。
项目是组织进行的一个暂时性的努力付出——在一段事先确认的时间内,运用事先决定的资源,以产出一个独特且可以事先定义的产品、服务或结果。本次培训中有服务机构关于《项目策划申请运作及反思》的经验交流,也有社工人才培养基地研究员关于《成效导向》的评估——程序逻辑模式的详细讲解:方案逻辑模式即:将方案短期到长期的成效,方案的活动与服务流程,方案的理论架构,方案的目标,环环相扣连在一起,在建构这一模式时需要思考:方案服务对象是谁,要强调什么问题与状况,方案能解决与改变这些问题到什么程度,反复检视以上问题,能够确保方案所要达成的目的。在成效导向的逻辑模式下,方案的实施计划中,列出问题或议题、服务对象的需求、希望得到的结果、影响因素、策略、假设和前提,在成效评估的各个阶段,计划既可做为方案实施的脉络和依据,又可得到不断修正和完善,在实施过程中要形成成效连结链,在思考方案成效时要注意:1、成效必须根基于方案活动,方案投入和服务是否真的促使受服务者有知识、行为、态度及状况上的改变;2、成效必须是对服务对象所产生的正向的帮助和改变;3、初期、中期、长期成效的排序是否合理;4、这一系列的成效是否反映方案的核心信念。这些知识节点对开展各种活动或项目进行成效评估有不少帮助。
廖焕标老师《聊聊资源筹集》也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他说:社工要真诚、幽默、勤奋;在寻找资源时最大的资本是社工人员的真武功:个人素养;社工服务项目的深入浅出的展示——有框架、有主线、有理论基础;促进资助方与服务对象的互动;研究加以支撑:科学化;督导同事的能力;盘活场地。
2014年下半年,即将再次与高校合作开展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期4天的培训课程让我感到思路和眼界更加开阔,对如何进行项目策划、申请、运作及反思,如何运用项目推动社会工作服务,在理念、选题、关系处理、资源筹集、项目成效评估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希望能够用于实践,把社工服务项目做好,充分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也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认识水平,为宁养工作和患者多尽一份力,并做一个幸福工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