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宁养院介绍 医院简介 宁养新闻服务札记 社会反馈联系方式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宁养院 >> 感想·随笔
“温心宁养”服务小队交流指导会议记录(武汉宁养院义工队)
发布时间:2011-8-1

队长王江宜:今天难得大家一个不少地聚在一起参加这个座谈会,还有我们敬爱的吴新老师也从长春开会回来,欢迎吴新老师!暑假期间我们“温心宁养”小队进行了对病人的第一次探访,为服务小队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将会对病人进行第二、三次探访,与此同时,我们会进行大力的宣传工作。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以期达到我们预期的成果。下面,请吴新老师对我们“温心宁养”服务小队的工作进行一些指导和建议。

吴新老师:非常高兴看到你们这一群富有爱心的孩子坐在这里,你们能够在炎热的夏天仍然坚持在武汉做义工我感到非常欣慰。感谢你们在暑假还为了“旅行笔记”的完成坚持在武汉!我真心地希望你们能够做好。在我去长春的这几天,我认真思考过为什么有时患者/家属不接受我们,因为我们没有让患者/家属感受到我们的爱心.只要我们能让他们感觉到我们的爱心和对他们的感谢,我们应该感谢他们给我们的心灵种下了一棵善良的种子,感谢他们给我们一个社会实践的机会,感谢他们给我们一个奉献爱心的机会,我相信我们做到了这几点,他们会欣然接受我们的.我更相信大家在参加过义工实践后,不论是在做人还是在与人交谈上都会上升一个层次。工作以后更能知道患者/家属的需求,更能用同理心理解患者/家属,在医德医风上做出榜样,等你们有能力的时候更能知道如何回报社会,如何奉献爱心!

各队员提出实践中的感想与问题:

燕宇飞:我们去过的陈阿姨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病例,患者从一开始的不接受到后来的接受,让我们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这个病例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尽管阿姨去世了但我们在第一次探访过后还一直保持联系,虽然没有登门拜访,但让她感到了我们的关心。另外,万庆杰爷爷是一个故事极为丰富的人,我觉得对这样的病例我们可以为爷爷制作一个故事集,记下他人生的起起落落。

吴新老师:对,病人一开始注接受我们只能说是我们成功地做了一个病例,但是如果我们让病人从不接受到接受那就会有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成就感。当然,大家对病人的去世也要学会释怀,要能走进去也要能走出来。

吴婷:我觉得在与病人交谈过程中最主要的不是去说,而是学会倾听,让病人讲自己的故事,我们从中找出自己的启发点,然后以此为入口让病人感觉他的经历对我们有莫大的启示,让病人感受到我们的感谢,从而更多地说出自己的故事。还有就是顺着病人的思路去谈,这样更容易让他接受。

吴新老师:也请大家注意,倾听是有技巧的,如何让患者感觉到你在认真倾听,这很重要.虽然他们现在处于贫困状态,但他们中很多人曾经辉煌过,如果你们不是积极参与宁养服务这个行列,你们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听到这么多故事,感受不到人间百态,体会不到什么是过眼烟云.如果跑题太远,要学会拉回来.今天我要提醒大家,不要一味追求患者的过去,更要注意的是现在,也就是我们说的活在当下.

李群:我是大一的,跟学长学姐们一起出去也没有说太多的话,在病人家里我主要就是倾听吧,时不时插上几句。我觉得病人讲的自己的故事对我们真的很有启发。

吴新老师:倾听是宁养服务最重要的方面,我们就可以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回收站,对病人的苦闷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但是要记住一点的是出了病人家门一定要记得清空,不然我们是不能持久地做下去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我们不能让自己陷进去,要知道还有更多的病人等待我们去关爱。

彭健宏:我觉得在我探访病人的过程中感觉到有些病人就像是正常人一样,他们并不因为自己得了癌症而有所改变,不论是思想上还是生活上的。有些病人甚至依然在打工,为家里买菜做饭。他们并不把自己当成一个病人,所以我觉得作为义工的我们也不应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平等。

吴新老师:每个病人都是一个个案,从心态上来说有的非常乐观,而有的就极度失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灵性困扰。我们义工出去探访病人要做到因人制宜,根据病人的特点制定一个探访计划。悲伤的病人我们就应该以注重他们的心理和灵性上的困扰,而乐观的病人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但是也要注意潜在的哀伤,对病人隐藏在心里的故事我们要善于发现。努力做他们的知心人。每个人对死亡的看法都不同,死也是一件很让人难以捉摸的事情,你们这群年轻人对死又有什么看法呢?

熊晓涛:人对死亡的畏惧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有时不害怕死亡, 觉得死就死了,一了百了。有时又害怕死亡,主要是害怕宇宙,特别是想到死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即使能留下灵魂也好,但是什么都没有,感觉很害怕.

吴新老师:害怕宇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真是可爱,不过每个人对生死都有不同的看法.我希望大家制作好你们的作品后,将你们采访的故事编制出来出版,以完善我们“温心宁养”服务计划。

孔维麟:今天吴新老师带病(感冒)参加了我们的座谈会,我们也很感动。老师关于“感谢病人”的思想相信也传入了大家的头脑之中,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温心宁养”服务过程中贯彻这个思想,更好地服务病人。                                       

 

                           2011.7.16

                           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温心宁养”义工服务队  王江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