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宁养院介绍 医院简介 宁养新闻服务札记 社会反馈联系方式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宁养院 >> 感想·随笔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第1-2周实习周报·连载(武汉宁养院)
发布时间:2012-4-17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09级赴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宁养院社会工作实习

 

1—2 周 实习周报

 

 

 

 

 

实习生:

黄玲玲——武汉大学社会学系09级社会学

向桂香——武汉大学社会学系09级社会工作

詹婷——武汉大学社会学系09级社会工作

徐小燕——武汉大学社会学系09级社会工作

 

 

 

 


 

 

 

 

实务日记

 

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15:00~16:30)

     黄玲玲

     今天是第一次去宁养院,大约下午3点到达之后,吴老师向我们具体介绍了今年宁养院的工作计划和安排,也给我们分配了我们需完成的任务,即在实习期间负责策划和举办一场社区的有关宁养院以及宁养理念和知识的宣传活动;其次是参与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家居宁养服务,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灵性关怀,倾听他们的想法,关爱帮助他们;还有就是参与设计一些与宁养相关知识的宣传单张,如灵性、居家照料的方法等,让患者和患者家属们对此类知识有更多的了解和运用。下周老师会带我们到患者家里进行家访,具体地参与和了解患者的身心情况,在此期间,老师还和我们提到了许多与患者交谈时必须注意的事项,比如交流时言语要婉转,不能太直白以免造成患者的敏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和面部表情,在倾听患者说话的时候,不能走神或显露出不适当的表情,要让患者随时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尊重和支持等等,除此之外,吴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很多技巧和经验,举了与尊重患者相关的一些例子,都让我们获益匪浅。

     这次去宁养院了解宁养院的基本情况以及熟悉实习的具体内容,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尊重二字,而这也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准则,即尊重人类的尊严和价值,无差别对待案主,尊重案主自决,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这简简单单的尊重,却不是能轻易做到的,而它对于我们辅导的案主来说又是重要至极的,因此,我们要怀抱着一颗真诚(表里如一、真实感受)、尊重(平等,而不是同情)的心来服务和辅导案主。

 

     向桂香

     在前天跟老师商量好我们四个去宁养院的时间,知道我们今天不会接触案主,所以我习惯性地把看资料的这件事情给推后了。幸亏今天老师只是给我们介绍一些情况和交待任务,并没有让我们直接地接触案主,不然以我这种准备情况肯定是不行的。

     老师主要是讲了他们要做的一些工作,除了接触案主之外,还要完成李嘉诚基金会总部下达的任务指标,例如搞一些大型活动之类的用来宣传宁养院这个机构。从这些可以看到,一个社工机构不能全都是社工,像做宣传及文案工作完全可以交给擅长的人去做,这样可以减少社工不必要的工作量,这样也能够更好地把精力用在病患身上。术业有专攻,但是我又必须看到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社工又要成为全能之人。

     下午我们确定了以后实习的时间以及我们的实习任务。实习任务就是策划一次在社区的宣传活动和随老师先家访病人再确定一个个案做出旅行笔记。

     听老师讲的同时,自己在心里琢磨自己的实习计划该怎么弄,得找出个方向出来,理出个头绪才能展开工作。加油!

 

     詹婷

     联系吴新老师,到达中南医院宁养院,了解宁养院主要日常工作流程,主要工作内容,宁养院发展本身的大体状况,也对我们今后要负责的任务有一个大概了解,一个是社区宣传的策划,一个是个案的接触。

     宁养院主要工作在于定期的社区宣传,个案的走访,宁养相关知识宣传手册,义工招募等,个案走访又主要有对病患的身体状况的及时更新记录,对病患及其家属的灵性关怀,事后的家属的哀伤辅导,旅行笔记的制作,病患/家属生活质量的调查等。

     这是我真正意义第一次实体接触一个社会工作机构,了解其所从事具体工作内容,社工机构由一个模糊的理念转变为具体清晰的实物,社工机构的非营利性,都确定某一类社会弱势人群,建构自己的服务理念及理论,来展开一系列各种形式的工作,已达到帮助那一类社会弱势人群的效果,而其中最主要还是支持工作团队继续进行各种工作的信念,要确定自己工作的真实目的,坚持自己的信念才能支持自己完成社工的工作。老师们都会又说,其实这项工作的开展以来,他们每天都很忙,但是又觉得这样一份工作十分有意义,都乐意坚持这份工作,这也许是从事一名社会工作者应该持有的态度吧。

 

     徐小燕

     这是我们一行四个人第一次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宁养院。吴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宁养院的基本情况和工作计划,给我们关于宁养院有个大致的印象。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宁养院下属李嘉诚基金会,由李嘉诚基金会投入资金促使其运转,而宁养院的工作人员的编制是挂在中南医院的。我们通过宁养院的宣传单册和吴老师对宁养院整年工作计划的介绍,了解了宁养院的工作任务。中南医院宁养院有两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社工,一部车,一个专职司机和一个助理。(这个是我去了几次之后了解的,不知道正确与否)这样的机构配置方便医生和社工去家访和各种工作的开展。

     随后,吴老师给我们安排了两项工作任务:一,做家访追踪个案(最后的成果主要表现形式是旅行笔记的形式展现出来,这其中包含了很多内容)。二,做一次社区宣传。根据宁养院总部的要求,下属的宁养院每年至少要完成3次社区宣传,扩大宁养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最后,我们和老师协商好了以后去的时间等事情。

     同时,吴老师也给我们介绍了一些与病人打交道的技巧等。我确确实实感受到了作为社工,很多东西都需要去学习的。

 

 


 

 

2012年3月21日 星期三(8:00~12:00)

     黄玲玲

     今天实习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交流的会议和跟随老师家访。早上到了宁养院,邓主任组织华师的几个研究生学长学姐和我们开了个小会议,说了下大致的工作安排和建议,以及希望我们能根据旅行笔记的框架来从个案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其次是让我们两个学校之间共同合作,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

     会议完后我们和华师的学长学姐交流了一会,询问了一些在实际家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他们的经验等,并留下了双方的联系方式以便日后交流和借鉴。

     随后吴老师带着我们去2个患者处做了出诊和家访。第一个家庭的患者是位爷爷,吴老师先是问了下爷爷最近的身体状况,然后从爷爷的生活经历和细节以及和奶奶的共同美好回忆逐步深入,来从中摸索和发现爷爷的一些深层想法。老师还和奶奶做了许多的交流,如问奶奶有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心里面有时会不会很压抑等,奶奶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情绪有点激动,流了眼泪,也说了很多自己的内心想法。爷爷和奶奶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很好,他们也很和善,同意和欢迎我们的探访,因此在探访过程中整个交流沟通和辅导都很顺畅。探访结束后吴老师和我们说到,有时候案主对我们问题的回答不一定是真实无误的,即并不是完全符合他们内心真实想法的,所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要自己好好琢磨,思考案主这么做背后的原因和想法。

     之后吴老师带我们去了第二位患者处,这位患者还住着院,付老师去和患者了解最近的一些情况,而吴老师则主要是和患者的母亲进行交流。这是吴老师第一次和这个家庭接触,但老师很快的就娴熟地和患者母亲交谈了起来,由于病人因长时间卧床容易长痔疮,而奶奶刚好有一种祖传的秘方,就是将熟的鸡蛋黄一直用慢火熬制成油,涂抹治疗效果非常好,吴老师仔细请教了具体做法之后,十分感谢奶奶传授了她这项技艺,并鼓励奶奶将之传承下去,来治疗更多的人,奶奶听后很开心,而这对奶奶的肯定则为吴老师和奶奶之间建立了良好关系,取得了奶奶的信任和喜爱。除此之外,吴老师还运用了很多交流方面的技巧,如说话温柔和缓,对奶奶的经历和感受表现出自己的共情和共感,适时地进行自我暴露和运用肢体语言等,都让二者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和亲密。

     这次跟随吴老师去探访了两个家庭,学到了很多理论在实际操作中是如何运作的,也学到了如何与案主初步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对案主表现出自己对他的支持、肯定和尊重,站在他们的角度与之共情共感,恰当的时候要积极勇敢地使用我们的肢体语言来让案主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关怀和理解等。而在探访期间我对一个问题有点疑问,是在探访第一个家庭的时候,当老师问道奶奶自己的情况和想法时,奶奶伤心的哭了,而坐在旁边的我不知道此时是否适宜伸出手来拍拍奶奶的肩膀或者抚摸下奶奶的背,来让她感到些安慰和支持;除此之外,还有下意识想掏出纸巾递给奶奶的动作,到最后也都没有递,由于不知道在作为跟随治疗师探访的跟随者第一次见到案主,这样的动作是否适宜,因此迟疑到最后都没有做。

     后来周五上课的时候向郁老师表达了我的这个困惑,郁老师说道,“其实这都可以,当奶奶情绪有点波动的时候,坐在她旁边的丈夫是应该给予她安慰的,而治疗师在这个时候采不采取行动,这是要看现场的状况和气氛决定的,取决于很多因素,而你是作为一个跟随的探访者,如果你在这个时候给予奶奶安慰,也不是不可以,但有可能会有点宣宾夺主,打乱治疗师的计划;但是当然,你也可以视情况来拍拍奶奶的肩啊抚摸下奶奶的背啊,让奶奶的情绪和缓一点,也是可以的。”

 

     向桂香

     今天我们四个主要是作为学习的学生跟随吴老师和另两位老师一同去病患的家里去跟病患接触。怀着惴惴不安的心理我跟着老师走进了第一个患者的家庭。

     进了第一个病患的家之后,可以看到生病的爷爷坐在靠近阳台的位置,当看到我们的时候准备起身欢迎我们,考虑到爷爷的身体状况被老师制止。老师等一下就坐在爷爷的对面与爷爷交谈,而奶奶刚开始的时候是站在跟老师和爷爷呈三角的位置处。

     吴老师首先是从爷爷最近的身体状况,哪里还疼,用药状况是怎样。根据爷爷和奶奶的描述,吴老师对用哪种药和用药的剂量作出了建议。(他们三人的位置,使得爷爷奶奶能够很好地跟吴老师描述爷爷的身体状况,从这个谈话中可以看到老师迅速的就与爷爷和奶奶建立了信任的关系。从病人的身体状况谈起是一个很好的谈话的开头,而且因为老师的专业很容易受到病人的接受,这对我们以后与病人交谈时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看到爷爷奶奶感情很好的样子,就问到爷爷奶奶结婚多少年了,这时奶奶就说他们已经过了金婚,还照了照片。我们都对这照片产生了兴趣,希望能够观赏一下。当时是老师先看到照片,她对奶奶的美丽赞不绝口,随后就问到爷爷跟奶奶的爱情史。这段的回答中,奶奶说的比较多,爷爷的父亲是黄埔军校的学员,那时候爷爷的成分不好,但是奶奶只注重爷爷的人品和勤奋,就算以前家里人不同意还是要跟奶奶在一起。(这时候我们几个人都对她当时的作为表示钦佩,并让她对现在社会的婚恋观做出点评)

     老师再问到爷爷的以前的工作,爷爷说到他以前是洪山区的建设局局长(在这里的时候,我表现得可能有点太惊讶了,因为从来都没有这么近距离的接近过这么大的官)。问了爷爷这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候是什么时候,爷爷说是改革开放以后,很感谢邓小平,他才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从工程师做到副局长在做到局长。(从这里确实可以看出爷爷的话里有一股自豪感)

     问奶奶现在的愿望是什么,奶奶讲到希望爷爷身体健康然后能够跟她一起去旅游,共度晚年。爷爷说到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好好地陪奶奶,以前工作太忙,没有照顾到奶奶的想法,本想退休之后好好陪奶奶的,可是现在又生了这种病。奶奶又讲到自己的身体也不是很好,有高血压,可能会比爷爷更早离开世间。(这段话中,看到奶奶很不想爷爷比她先离开人世,不想承担过多的痛苦,当时觉得很难过掉了眼泪,可是我不知道这种做法是不是正确的)

     后面我们离开这家在车里的时候,老师讲到她问问题是根据上个星期让我们看的问卷所问的(我也可以向老师学习从问卷的方向出发)

     我们进行服务的第二家病人是在一个社区的医院里面。照顾病人的主要是病人的母亲和病人的儿子和儿媳,刚进去的时候跟第一家有点类似,会问到病人的身体状况。这个病人现在是需要整天躺在床上的,而家属对这个方面的护理不是特别的懂,老师就先教他们如何护理能使得病人更舒服。因为位置的原因,我主要听的是吴老师跟病人母亲的谈话。奶奶说她在用蛋黄熬成的油的来治病人的褥疮,很有效。当时吴老师对奶奶的这一做法表现得很赞赏,希望奶奶能够把这个方法教给其他的人,这门方法也可以继续的给人们造福。讲到病人的情况时,奶奶对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情形难以接受,在这的时候吴老师讲到自己的父亲因为自己的哥哥前几年去世,身体一下就垮了下来,希望奶奶能够自己照顾好身体。(适当的自我暴露,让家属知道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感受,同理心应用)吴老师听到奶奶为了照顾病人付出的努力,吴老师给了一个拥抱给奶奶(这是肢体语言的运用,给予奶奶鼓励与关怀)

     今天是我第一次跟癌症病人这么亲密的接触,以前虽然也在电视上看过癌症病人痛苦的样子,可是那时候给我的感受却不是特别的深,直到今天我才对癌症病人的痛苦有了一个深切的体会。不管是病人的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还是家人要面对病人一天天忍受这种痛苦,这些痛苦都深深的触动了我。也让我对生命有了不同的看法,其实人追求的幸福可以是很简单的,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幸福的家庭,我们不需要多有钱才能够幸福。看到老师们身上表现出的专业给病人和家属带去了关怀,也让我想到社工的理念价值:生命影响生命。我们做得到或许很少,但是我们为别人的生命创造了希望与幸福。

 

     詹婷

     今天吴新老师主要是带我们去病患家庭进行走访,我们从中观察,这之前,邓主任将我们与华师来此实习的社工专业的研究生集合在一起,对我们今后的任务进行更具体的总结并提出对我们实习的期望。

     接着我们就随吴新老师和宁养院另外两位老师一起走访病患家属,主要有两个家庭,在第一个家庭的走访中,老师主要向我们展现如何与病患交流,先对其身体状况进行记录并提出专业医学建议,后面主要询问其过去工作、家庭、爱情各个方面的故事,属于是一个简短生命回顾的过程。

     第二的家庭,老师主要是针对病患家属的询问,先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后询问病患情况发生后对家属的影响,引导其进行一个情绪的纾解,通过语言、肢体动作两方面予以安慰支持

     从老师与这两个个案的接触中,我对于绝症病人及其家属的接触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一、良好的关系建立,任何个案的接触中,其前提都是在与病患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下,使病患对自己产生信任,建立安全感才愿意与社工进行交流,才能挖掘病患深层次的心理诉求,这是一个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老师在与个案进行交流中,是病患感到其是在真诚的想要帮助他,与其交流过程中要适时予以对病患及家属各方面的肯定,又要知道在长期经验积累中如何避免谈论一些病患及家属忌讳的话题,比如之前老师强调的不能在病患面前提起其病名及癌症之类的词,即使病患自己再乐观,我们也不能保证其可以正面面对由他人展开关于此的询问

     二、适时的自我暴露,我们接触癌症病人,走进他们的家庭,与之进行交谈,其实我们天生就具有与之感同身受的能力,因为我们也处于各自的家庭系统之中,甚至我们也可能面对过家人过世的惨痛经历,这本身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病患家庭,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感受,老师在与第二个家庭家属的交流中适时地自我暴露,想其家属充分展现了对其家属此时此刻的感受的理解与支持

     三、轻柔的语气与适当肢体动作的安慰,绝症病人属于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其家庭也会由于病患的影响而处于一个特殊的家庭氛围,是十分敏感的,与其交流时要注意保持轻柔的语气,以免刺激到病患,当然如果病患有出现听力下降等情况则应适当提高音量,在面对有其安抚其家属中,同性之间,社工可以予以适当拥抱等形式给予家属更好的支持

     四、耐心倾听,一个好的社工在与病患的交流中是要引导其本身说出自己的感受,尽量达到一个情绪的宣泄,也是更方便社工从其谈话中获得更多信息以对其进行评估,而表现良好的有耐心的倾听态度十分必要的,要让病患感受自己述说得到社工的充分尊重

     这些社工交流技巧其实也是我们课堂理论知识中接触到的,但是这些理论用于实践中,我们才有了对这些理论更清晰地认识。

 

     徐小燕

     早上8点,我们到达中南医院宁养院,邓主任和吴新老师主持了一个会议,与会者是武大社会学系的4名大三的本科生学生和华师社工专业的4名研究生。邓主任和吴老师就这次实习和我们展开了讨论,确定了我们的主要的工作任务和实施的相关事宜。这次会议让我感受到了中南医院宁养院对于我们去实习的重视,我非常开心。

     9点多的时候我们就出门去做家访了。

     我们去的第一家是在南湖的一个社区。去的时候,我们4个人基本上没有说话。主要是观摩吴老师和付老师是如何和病人及其家属打交道的。在这个过程中,吴老师问问题非常有技巧。虽然老师没有拿着提纲一个一个问题去问,但是我个人感觉老师的问题是有针对性的,不是随便问的,都是需要我们去了解的关于病人及其家属的重要信息:

     一,首先关心病人及家属,关心病人的用药和身体变化情况,并及时给病人提供用药的禁忌和注意事项等。(吴老师首先问了老爷爷能不能下床活动,饮食状况,大小便的情况以及服药和疼痛状况等等)这样一下子就把吴老师和老爷爷的关系拉近了,因为吴老师是在无条件关注病人的身体和情绪的状况。

     二,关注家属的生活质量。(当然,这些问题什么的不是割裂开的,不是说问完上面的问题才问下面的问题,而是交互在一起的)。老师有关注老奶奶的生活状况(问她有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觉得自己身体的状况怎样等问题),我觉得这样是非常好的。因为,首先,照顾者因为长时间照顾病人,本来身体和心理都会承受巨大的负担,需要有人去理解。其次,照顾者本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也会和病人形成互动,会影响病人的情绪和身体的反应。

     三,关注病人的心理和社会的诉求。病人生病后,脱离社会比较远,可能会有感觉世态炎凉的心态,那么病人对于他人和社会的期待如果得不到满足,再加上疾病的折磨,心理的负担会更重。因此,需要对病人的心理状况做一些评估,如果有比较不好的情况还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吴老师有问到老爷爷以前是做什么的,生病了以后是如何对其身边的人介绍自己的病情,以及现在感觉怎么样等等问题。后来吴老师和我们分享感受,说认为老爷爷可能对社会有些不满,可能会不太愿意承认生病的现实。因为他们对外称是糖尿病而不是癌症)。不过,说实话,当时老师在问那些问题的时候,我确实没有这样的想法,可能一时因为我们缺乏经验和知识,二是我们在理解病人的时候的思想的建构还是比较浅,没有成体系的一种认识。

     四,家访记录。每次家访完了之后,都会有记录,我自己看到的是吴老师自己有把相关的记录记录在问卷上面,而一同去的医生会有其专门的记录。并且还有一个人负责记录事物性的事情。

     我们第二个家访的对象在关山附近的一家医院。我们去了之后,因为整个病房的人比较多,而且,我们四个人都要去上洗手间,前面吴老师的一些过程就没看太清楚。后来,上完厕所回到病房,付老师在和病人交谈,吴老师在和病人的母亲交谈。由于我站在吴老师的后面,病人的母亲和吴老师的声音都比较温柔,因此,我很多时候听不太清楚他们在说什么。唯一获得的信息是关于一个治疗烫伤和痔疮的偏方。再后来,吴老师一直都在安慰和宽解病人的母亲,在这个期间,有给予她一些安慰的话,还有拥抱等等肢体语言。

     在回校的车上,我们有讨论这个家访的情况。给我最大的启示是首要去安慰的是最哀伤者。因为这个病人,当时他的儿子,儿媳妇都在,他母亲也在,病人,就一共是4个人,那么选择谁就是一个问题。吴老师就说了,像这样的情况,我们社工首要关注的就是最哀伤者。

     综合第一次家访的两个个案的情况:

一, 首先建立良好的关系。良好的信任关系的建立是以后各项活动展开的前提。而关系的建立也需要很多技巧,比如在前一个个案中,关注病人的身体和心理情况等等。

二, 交谈时的技巧。技巧包括,适当的时候问题的提出:比如第一个个案的时候,吴老师就根据老两口结婚纪念日得事情进一步追问了很多信息,并拉近了关系。肢体语言:第二个个案的时候,我接的吴老师抱了一下病人的母亲,老母亲就热泪盈眶了,这对于老母亲来说应该是很好的安慰吧。还有语音语调的掌控:就是说话要轻声细语,注意倾听等等。

三, 关注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和社会的诉求。这个在前面有提到,不赘述。

四, 最哀伤者的确立。(可能是因为我之前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所以,我单独列一条,认为这个很重要。)最哀伤者的确立应该不是很难,比如第一个个案就是老奶奶,第二个个案就是病人的母亲,但是我认为对这个问题要予以充分的重视。

总之,实习之路,学习之涯,任重道远。

 

 


 

 

 

2012年3月24日 星期六 (8:30~12:00)

     黄玲玲

     今天的主要目的是去百步亭踩下点,因为在网上看到百步亭居委会周末也会上班,所以我们就组织去和百步亭交涉看是否能批场地给我们进行社区的宣传活动。但是由于百步亭太大了,而在网上也找不到百步亭的中心社区具体在哪块,所以我们辗转了几个社区,如丹西社区等,询问了多个路人才找到百步亭中心花园的所在地,去到后却发现周末居委会都没有上班,于是我们去居委会旁边的一些公告栏看是否能找到联系方式,但是依然无果。幸好后来碰到居委会的值班人员,说社区宣传活动这块归社区服务中心管辖,在社区服务中心我们大致向值班人员描述了活动的具体内容,然后他向我们提供了负责场地租用的张总的电话,让我们在工作日的时候联系她。今天早上虽然没有成功地和社区活动负责人见面和沟通,但是确定了百步亭中心花园的具体位置和前期资料信息的一些搜集,为下次交涉做好了准备工作。

 

     向桂香

     今天8点钟和同伴出发,根据昨天上网查的公交路线,我们打了将近两个小时的车才来到一个跟百步亭社区相近的社区,可是在寻找百步亭社区的过程中我们又花了很长的时间。因为周末的原因,我们要找的负责人都没有上班,导致今天的成果不是特别大。可是值得庆幸的是得到了社区场地负责人的电话号码还有对百步亭花园社区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虽然今天是个晴天,但是武汉的空气质量我实在是不敢恭维,所以在这个寻找百步亭社区的过程中委实有些痛苦。可是看到同伴们却没有因为这些原因而抱怨的,我也就没有抱怨了。

     从这次出行寻找百步亭社区的过程中,可以看到玲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是推动了我们这次出行的进行。因为我发现问路的主要都是玲玲,我习惯性地往后缩,依赖他人。这是我多年养成的一个不好的习惯,只要自己的身边有人,一般不会自己主动的去担任问路这个角色,除非是不得已。所以在今天整个过程中,有时会感觉自己是多余的,自己在整个过程中好像都没有发生过什么作用。其实自己知道自己应该改变自己及这种想法,但还是会忍不住怀疑自己,而无疑怀疑自己的过程又是特别痛苦的。

     詹婷

星期六上午,8:00—12:00,我们前往江岸区百步亭,联系社区宣传场地问题,在找到其社区服务中心后,有一名值班人员,从其了解到,负责场地租用的负责人周末不上班,向其询问了负责人张总的联系方式,没有问到关于场地借用的其他信息即返回

     徐小燕

     我们四个早早集合整装待发,为了前去百步亭社区踩点。一,为了和社区的相关人员接洽,商讨社区宣传的场地租用的事情。二,是对百步亭有一个了解,为我们前去宣传做准备工作。

    我们根据在网上查阅到的相关信息,在百步亭一个站下车。但是我们下车的地方不是百步亭的中心地段,我们就辗转问了很多行人,走了很久才到百步亭中心社区。找了近两个小时才找到一个社区服务中心,最终找到了一个值班人员,要到了一个管理场地租用的张总的电话。

     总体来说,我们初步熟悉了百步亭社区,对百步亭有了一个实际的感受。并且拿到了张总的电话。

 

【我们都是第一次实习,也是第一次写实务日记,以上内容都是个人感想而已,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多多批判指正!】

 

 

 

 

 

点击阅读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第3周实习周报·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