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社会学系09级赴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宁养院社会工作实习
3周 实习周报
实习生:
黄玲玲——武汉大学社会学系09级社会学
向桂香——武汉大学社会学系09级社会工作
詹婷——武汉大学社会学系09级社会工作
徐小燕——武汉大学社会学系09级社会工作
实务日记
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8:00~16:00)
黄玲玲
早上到达宁养院,看了些病人的病例,随后跟随吴老师出诊家访,这次去的是住在沿江大道旁的许爷爷家,吴老师问爷爷最近身体状况如何,因为爷爷经常疼痛难止,晚上睡觉也只能入睡一个小时就又被痛的睡不着,老师于是修改了药物的服用数量和建议不要再服用某些药物等。由于老师还要去黄陂探访另外一位患者,所以老师向爷爷和奶奶介绍了下我们,就先行离开了,留下我们四人与爷爷奶奶进行交流。
这是我们第一次与患者及其家属单独接触,刚开始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开启话题,然后发现爷爷房间有一个书柜放着满满的书,所以我们就从爷爷的爱好开始谈起,爷爷说自己喜欢看书,武侠、作家文集等各方面的书都有看,范围也挺广的,还经常和孙女一起讲故事,这也给爷爷和奶奶带来很多的欢笑和快乐。这时候爷爷好像有点累了,奶奶便扶着他躺下和我们说话。我们问到爷爷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爷爷说自己以前是铝厂的厂长,我刚开始还听成了玉厂,后来奶奶说是做餐具材料的铝,才恍然大悟。之后问到爷爷有没有什么事情让自己觉得最自豪和最有成就感,爷爷说他曾经当选为区劳模,并且身为厂长,手底下要管着五六百人的生计,也是很不容易的。他感叹我们作为大学生,在武大这么好的大学就读,一定要好好上进,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不进步就很容易被人赶在前头,所以他儿子现在工作也很忙,压力也有点大。当问到爷爷生病后,有没有觉得社会对患者的冷淡,有没有感受到社会和朋友对他的关怀时,爷爷说社会的政策是好的,有给我们提供医保,还有宁养院的支持和关怀,但医保体系却还不完善,有很多有效治疗病情的国外的都无法报销,而这又是一笔昂贵的费用,所以这个病,真的是生不起啊。刚开始知道自己得病的时候,心里有点痛苦,但过了几年,也就接受了,现在就是吃着药,慢慢地等死。有时候也想过自己死了算了,但是想到还有这么多家人陪伴,如果自己突然死去怕会令他们惹人非议,所以这个念头也慢慢消了。当问到爷爷和奶奶有没有什么共同的美好回忆时,爷爷说他们不敢回忆,怕回忆起来奶奶就伤心,奶奶也从来不和他说自己心里面的压力,总是一直好好地照顾陪伴着自己,看看电视和他说说话,奶奶其实也很辛苦。说到这里,爷爷流出了眼泪,我和詹婷递上了纸巾,和爷爷再说了几句发现爷爷已经累了,说话一直在咳嗽,很辛苦,就结束了谈话,让爷爷好好休息。刚好徐小燕和向桂香和奶奶也交流地差不多了,我们便向爷爷和奶奶告辞了。
以上是我们和爷爷交谈过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因为爷爷声音比较沙哑,说的又是武汉话,所以我有很多都听的不是很清楚,事后才和詹婷一起交流,回忆和拼凑了大体的内容,感觉爷爷心里压力应该还是挺大的,如果不是家人的牵绊,他可能就了无生趣了,癌症作为所有病痛中最大最令人恐惧的一种,真的十分考验和需要一个人的意志力和坚强力。而爷爷因为腰椎疼痛,不能长时间行走和坐着,所以也无法出去呼吸下新鲜空气踏踏青什么的,而只能呆在家里,不过爷爷也很欢迎我们继续再来,他也很愿意和我们诉说。希望我们的探访能让爷爷和奶奶的心理和情绪舒缓一些,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以及我们对他们的关怀和支持。
下午我们则是去了百步亭中心花园和张总进行宣传活动的交涉,张总在听了我们对宁养院以及这次宣传活动的大概介绍之后,表示这刚好与她们家政公司要开始的居家养老服务相符合,其中也包括了临终关怀的内容,她可以和我们建立一个长期的合作关系,日后他们去进行居家养老服务的时候,发现有这方面需要的家庭都可以和我们宁养院进行信息的互通和交流。但是如果要借用他们的场地来进行宁养院以及宁养理念的宣传可能无法做到,因为他们这段时间因为有人要到他们社区视察和学习,所以一切类似的宣传活动和场地批用都停止了,而5月份左右他们自己又要策划和举行一个针对社区内老年人的金婚典礼,所以无法给我们提供场地进行宣传活动。
向桂香
我和小燕与B家人的谈话大致如下:
当时玲玲与詹婷跟病患已经谈了一段时间了,可是病人身体状态表现得很虚弱,当时病患妻子走进房来。以下以B来代替病人妻子。
小燕问B病人能不能受得了,他是不是该休息了。(因为病人身体受到了疼痛的折磨,一直不能很好的休息,精神和身体都十分的弱,讲话都不是很有力气,担心我们的谈话会给病人带来负担)B说其实挺希望我们能够跟他聊聊天的,这样就可以分散他的注意力,减少一些痛苦,但是他又不能坚持很久的时间。(我们则对病人会表现的情形表示理解)
问B以前的娱乐活动是什么以及现在有没有时间继续这项娱乐活动。B说以前就是去锻炼身体啊什么的,但是现在就不行了,病人在家就必须要有人在家照看,而且还要做一家子的饭菜,除了去买菜啊什么的基本就是不出门的,在家照顾病人。
我们对她每天的要做的这么多的事情很佩服,表示了我们看到了她的辛苦,知道她的心情肯定也是会受到影响,如果她有心里有什么苦恼我们是很愿意去倾听的。(这时我看到B的眼中闪现了一种我暂时不知道怎么形容的眼神,好像我们已经获得了B的信任了)
病人每天晚上疼痛得睡不着,每过一个小时就会醒一次来吃药才能入睡,我们问到那每天晚上都是B来给病人喂药么?B给了肯定的答案,我们对她的睡眠状况表示担心,但是她却说她能够受得了反而是病人每天痛得受不了,他有时候真的想从这里跳下去(当时我们站在一个阳台边)。有时候看到别人就好好的,可是自己的家人却是生病了,心里很难受。(B讲到这里的时候,流下了眼泪,我们对她进行了肢体触摸表示关心)当初病人刚得病的时候全家人都很难接受,可是病就摆在那里,不得不去面对。有时候到现在都感觉接受不了,可是现在得病都已经快4年了,都快习惯了,可是一想到病人要先走就很难过。(我们希望B能够在照顾病人的这段过程中好好地陪一下病人,这也是一段平复自己心情的过程。当时小燕自我暴露了一下,讲到一个朋友的亲人也是得了相似的病也有相似的情况,都对这种生病的事实很难接受)
B还讲到生了这个病就注定了会人财两空,他们已经为病人花了几十万了,可是人还是救不了,幸亏是我们这样的家庭,要是是那些家里困难的家庭就更困难了,有些人都不治的,只能等死。
问到病人以前是厂长,那这些方面没有一些补助或者医保什么的么。B表示医保能报的很少,而且抗癌药一般都是进口的比较有效果,但是进口药是不能上报的。B也表示宁愿自己跟家人节约一些也希望用好药能够减少病人的痛苦。只要病人能够好受一些,自己苦一点也没关系。自己尽力的去照顾病人不给自己留遗憾,希望自己的心里能好受一些。
詹婷
第一次与病人及其家属做独立的交流沟通,先由吴新老师关于病人身体状况的询问,我们对病人目前的身体状况有了一个大概了解,由此展开与病人的谈话,从病人的原来从事工作入手,病人对其年轻时候工作状况,现在家人都十分愿意讲述给我们,并多有由自身经验而发告诫我们的话语,然而病人并不太愿意触及与其伴侣年轻的回忆,或者说对年轻时大多数美好回忆还是不愿意多谈,可能是不愿意与现在的病患遭遇形成对比倍感凄凉,另一方面病人对于自己患病的状态,多还是表现一种消极痛苦的人生态度,我们对此十分无助,不知道该怎么样做出有利于病人的回应。
从第一次与病人的接触中,我感觉到了真正实践的难度,一方面我们展开询问,意欲对病人做一个简单的评估以方便日后可以更好地展开工作,另一方面在实际的与病人的谈话中,我发现我们掌握的谈话技巧还是十分缺乏,面对病人有些话题的抒发,我们处于一种十分被动的位置,不知道如何回应,病人过于抒发自我感受时,我们无法巧妙地打断其话题,再回到规定好的主题上;面对病人关于现状的痛苦,我们也无法做出有力回应,我们也需要重新开展对自我的心理建设,在与病人的谈话过程中,我们也会生出一种无助感,感到自己一方面同情病患的遭遇,一方面又不知道自己可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下午1:30—4:30
再次前往百步亭,找到其场地管理的负责人讨论社区宣传事宜,我们向其说明来意,并对宁养院和此次社区宣传做简要介绍,但由于其场地最近无法腾出并也不能免费借用于我们的社区宣传,即双方不能达成共识。
徐小燕
早上八点,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宁养院。由于吴老师暂时还没有过来宁养院,我们就自行阅读了一些个案的记录,了解了个案记录的一些常规做法:1,病患个案的基本信息(家庭结构,收入来源,居住情况,疾病的治疗情况等等)。2,个案的身体近况评估(问卷表)。3,照顾这生活质量表(含照顾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的评估)。4,家访次数以及家访时相应状况的记录。
九点多的时候,我们随着吴老师去了汉口一个患者家里进行家访。吴老师和另外一名医生在听患者及其家属描述了病人的用药状况后,对其用药进行了指导。之后,吴老师就离开了。我们就留在病人家里,继续和病人沟通。
病人是一个62岁的老人,现在是由他的妻子照顾他。夫妻两个只有一个儿子,现在儿子已经结婚,生了一个女儿。也就是说,现在他们全家有5个人,夫妻俩,儿子和儿媳再加上孙女。
病人患病已经有4年了,本来家里的情况是小康水平,现在因为得了这样一个疾病,导致家里花费了很多钱。下面是我的三栏式的记录。黄玲玲和詹婷站在离老爷爷更近一些的地方,而我和向桂香站在后面一些的地方。这样由于病人本来就很虚弱,声音比较微弱,很多话我都听不清,下面的都是我听到的:
黄玲玲、詹婷和老爷爷的对话
学生:老爷爷以前是做什么的?
爷爷:我以前是厂长。
学生:那爷爷您真的好能干啊。
爷爷:我以前还是第一批入党的党员,社区的先进党员和劳动模范呢。
学生:爷爷真是很了不得。
爷爷: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年轻的时候那么辛苦,现在不管不问,哎,退休后单位分房子,就分了这样一个房子。现在实行医保,像我这样的病又根本不能报销多少钱。
学生:是啊,现在都是这样了。
(个人反思)老爷爷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非常得意和能干,做到了厂长的位子。现在老了,单位就没怎么照顾他了,他觉得自己的权益没有很好的得到保障,而且对现行的医保制度颇有微词。
(对理论的应用)学生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整个过程中给了老爷爷一个倾诉的机会,让其抑郁的某些情感得以释放。这个就是倾听并关注病人的体现。
学生:爷爷,您和奶奶是怎么认识的啊?有什么美好的回忆可以和我们分享的吗?
爷爷:……没什么好分享的,不想去回忆那些,回忆也没有用,只会更痛苦。
(个人的反思)爷爷不愿意去回想从的生活,不知道是因为有些不太愉快的回忆,还是说不愿意提起以前的美好,难以面对现在的不堪。
(对理论的应用)当时,我们的同学没有继续往下问,但是我们确实是应该问的。引导爷爷说出自己为什么觉得没有用?为什么不愿意去回忆?
爷爷:现在活着真没用,就只会拖累家人,有时候还不如跳楼算了。我这个病已经由4年了,每天每时每刻都是疼痛难忍,像现在的日子真是难过。真想死了算了,可是我要是自杀了,别人还以为是我老婆照顾不周,我才自杀的,哎……
学生:微笑,点头……
(个人的反思)爷爷自己在反思自己存在的意义,并个自己找了一个合法性,因为自己死了,家人会背负骂名,因此自己不能随便死了。
(对理论的应用)面对死亡这个敏感的话题的时候,又是面对这样的一个病人,不适当的回应会给病人及其家属留下很大的阴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就是倾听和适当的引导,帮助病人释放情绪,由他自己去寻找生的意义,而不是我们将活着的意义强加给他。
2012年3月29日 星期四 (14:00~17:00)
黄玲玲
今天下午主要是去宁养院与吴老师反馈下周二家访和下午与百步亭交涉的情况,以及在家访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疑惑的交流和解答。吴老师结合我们在家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和我们进行解惑和技巧的教授。比如要肯定患者的个人价值,这个价值不用很大,养育孩子、支撑整个家庭也是个人价值的一种体现,要多鼓励、多肯定患者,告诉他们自己如今坚强面对病魔,日后会成为子孙的榜样,让自己的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起自己父亲当初是如何坚强面对和度过的,这对患者的内心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让他们更深地体会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而当我们遇到我们无法回答的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认真聆听、重复或总结他们说过的话语,来表示我们有认真在听和对他们的尊重。因为有时候患者也不是想要得到你们的答案,他们只是想要倾诉,这种时候,我们认真地去听,表示我们对他们的理解,他们就会觉得心里舒服和满足一点了。吴老师还提到一点就是,因为患者本身的特殊原因,包含着太多不可预料的因素,所以我们其实是要抓紧时间和进度来完成我们的任务和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以及减少他们的遗憾,因此在和患者交流过程中,要学会适时地打断患者的话题,总结重复后回到自己的主线问题上,自己心里要有个谱,不能总是被患者主导了话题而无法有效率地获取到我们所需的信息和资料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技巧和经验,或许我们刚开始还没办法如吴老师一般和患者交流地很顺畅,遇到一些突发状况也不清楚如何应对,但我们会在实践过程中慢慢地学习、体会和运用,也会将自己碰到的疑惑和困难向老师们求助,请求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
向桂香
今天我们是到了宁养院的办公室,老师以前说过我们可以翻看病人的病历,所以在老师来之前我们都是在看一些病人的病历。其实病历我主要看的是关于心理测评和家庭结构这两块部分,前面的那些关于病人的疼痛和一些医学方面的知识我都没有去了解。(我总以为自己不是医学专业方面的学生,就给自己一个不看的理由,在后面反思的时候我在想我应该多学一些的,这对以后从事医务社工是有帮助的)
抱着是寻找目标的任务,匆匆翻过别人的病历。这给我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像是自己在偷窥别人的秘密,尽管是自己不认识的人。(人不是万能的,总有一天会因为某些不可克服的原因,我们得将自己的命运和生命中的一些暴露在别人的面前)
今天学到了很多,因为前天去了案主的家里,根据自己与案主交流时遇到的一些困难和困惑向吴老师学习。老师教了我们一些具体的进行访谈的技巧,这让我受益匪浅。老师也交流了她在跟案主交流时的经验,发现原来我们现在不要因为遇到一些困难就放弃,要学会坚持。
詹婷
实习地点:中南医院宁养院
我们与老师交流了我们在上次实习中面对个案遇到的一些问题,并向老师说明了一下去百步亭讨论社区宣传场地的事宜。
老师进一步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关于宁养知识的书籍和网站。
主要还是就我们在遇到个案中的一些问题予以解释,主要有以下方面:
1、当我们在与个案交流中遇到一些问题,病人不愿意谈及某些话题或病人表现出一些痛苦情绪时,我们可以予以直接询问,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进而使病人的问题更加具体化,也易于我们分析病人的感受,另一方面也可以就此打开话题,试图进一步走进病人内心深处。
2、相册的重要性,我们面对的是绝症病人,有一个帮助其进行人生回顾的主线,而相册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我们针对相册中病人的不同状态使其对自己人生的不同阶段进行具体形象的回忆,这样的人生回顾也十分有助于帮助病人进一步认识自己生命全部的厚度和意义价值。
3、肯定、赞赏性的话语,我们更多的可以以一个自己是受教者的身份面对病人,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使对方觉得我们是在与其的谈话中收获其宝贵的人生经验,另一方面又要十分主要病人的此时此地的感受,挖掘其此时此地能感受到的自我价值,而肯定、赞赏性的话语子啊其中可以起到很大作用。
4、尊重、理解,在与病人建立关系的过程中,我们要表示出对对方充分的尊重,耐心倾听以更好地理解对方,我们对病人的真正理解也是会对病人起到宽慰作用,让对方感到自己是受重视的人,自己的此时此地的感受时受人尊重和理解的。
5、鼓励其发掘自身现在的意义,绝症病人多会感觉自己拖累家人,没有生活价值,帮助病人了解自己此时此刻还可以做到的事情,比如关心重视家人感受等,鼓励病人了解自己对于家庭无论何时都是十分重要的。
徐小燕
大概两点多一点的时候我们就到达了宁养院了。过了会,吴老师来了,但是马上有一个病人要来建立关系,因此吴老师就去给该病人建立关系去了。我们就自己在看吴老师给我们看的一本关于社工培训的书以及个案病例。再后来,老师回来了,我们先是将我们写的实习周报交给了老师,然后就是将我们写的实习日记给老师签名。同时,也将我们去百步亭花园洽谈的结果汇报给老师,社区宣传我们还是要做,但是地点就不用去百步亭了,可以选择其他的社区进行宣传。最后,我们和吴老师谈到了我们在周二和个案解决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吴老师都给出了详细的解答。
1, 关于面对死亡。当病人自己谈到死亡的时候,我们不能贸然的符合病人的观点,尤其是活着有什么意思啊,还不如死了这样的观点;我们应该引导,甚至只是等着病人自己说出自己活着的意义,帮助他思考其生存的意义,让他自己找到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2, 生死两相安。我们去到患者家里,不仅仅是照顾患者的感受,只关注患者,也应该关心和关注家属,有时候家属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和生理的压力,而且也没有任何途径可以释放,照顾病人的辛苦又无处言说,这样的状况下,照顾者也需要很多的关注和倾诉。
3, 怎样从困境中走出来——学会忘记。我提到一个问题,我们看到这种状况的人和事情太多了之后,会不会对自己的情绪和生活有什么影响,该怎么处理在即的负面情绪等等。老师提到的是学会忘记,学会接受,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期待去改变所有的事情,能够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努力地改变一些。因此,我们自己也要“能进能出”。
4, 深入挖掘病人的心理和社会需求,并满足之。老师提到,我们去不是简单的聊天,更要通过谈话,了解病人的心理和社会的需求,并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去满足他,这样才能让他以后没有遗憾的走,家属也会更好过一些。
2012年3月30号(徐小燕—因为这个是关于吴老师对我们的个案培训的一个探讨,我就做了如下记录。又想,既然已经写了,给吴老师看看,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无国界社工吕安安老师的临终关怀介绍及角色扮演演习。
首先,老师按照自己的情况来介绍整个临终关怀的一些社工的服务。后来老师鼓励我们分享些想法,我就提到了我们去过的那个个案。
个案的情况介绍:生病的是一位老爷爷,许老爷爷得的是肺癌,已经有4年了。积极参与治疗,曾经做过化疗等一系列治疗活动。许爷爷自从生病后的主要照顾者是其妻子,夫妇两人只生了一个儿子(响应国家的计划生育号召)儿子现在已经结婚了,并生下了一个女儿。许爷爷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由于长期患病,故长期忍受着病痛的煎熬。爷爷因为长期服用止痛药,现在已经产生了耐药性,大概每隔4个小时就要吃一次药,而且痛苦也只能减轻百分之八十,而且,许爷爷的药吃的很混杂,各种止痛药和其他作用的药相互吃,可能也会影响药效。许爷爷非常疼痛,一种姿势往往保持不了几分钟,人就会痛的受不了,因此,他很痛苦。许爷爷以前是一个工厂的厂长,以前也是劳模等的得主,现在他得病了,大家对他的关注减少了,也因为现在医疗体系的改革,他的病很大程度上是自费,这一点让许爷爷对自己的单位和社会有一点不满。接着,我和向桂香就和奶奶聊天了,问了一些家里的状况。
针对这个个案,我们提到的问题有:一,由于我们是第一次在没有老师的带领下接触个案,之前只是一些简单的经验,因此,我们在问了一些问题的时候就卡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做。二,我们在和爷爷的聊天过程中,当我们关心他的身体状况的时候,他说了句,这样拖累家庭,拖累亲人,还不如死了算了。在当时的情景下面,我们四个人是对于死亡问题是没有什么反应的。
后来在课堂上,老师就带领我们讨论了那个问题。讨论的结果是和吴老师给我们讲的差不多,我们可以继续问案主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更深一步剖析案主的心理同时帮助案主整理其心理思想状况,理清楚头绪)并进而更深一步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对于我们说,我们在谈话过程中的那种不知道怎么接下去,老师说,我们以后会慢慢熟悉的。
后来,安安老师根据我提供的个案,我们模拟了第一次见面的场景,第一次是由我当爷爷,高慕旋作为社工来问的,高问的时候,有点生硬,导致我有很多话都不想说,感觉在一个问题的圈子里面打转,好像就是在问些,你很痛苦是吗?你觉得拖累了家人^如何如何的问题。 紧接着,安安老师作为社工初次探访许爷爷(詹婷),老师的整个探访过程很顺利也很流畅,好像问问题的针对性也强了很多,并不是像我们那样打散弹枪似的。整个过程中,我觉得做的很好的点如下:自我介绍并问对方希望自己如何称呼他(我觉得这样的问法就是很尊重人的做法,没有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案主)——病痛状况的询问,并了解病人哪里最痛,得知病人坐卧都难受的情况下,告诉病人可以随意变更姿势,以让他自己更舒服——整个过程中,安安主任都是无条件关注案主的,并询问病人自己对于病痛的看法——能够及时并很好的共情,复述病人的状况并重复病人说话的要点以表示理解和支持——“你好坚强”得知病人生病多年,但是能够忍受病痛坚持到现在,鼓励和肯定病人的坚强和努力——了解病人和家属的情感病痛交流的情况,明确其心理状况-----最后,安安老师及时停止了问话,考虑到病人是很难支撑很久去说话的,让其休息和喝水等。整个初访的过程很流畅。并且,老师有提到说,可以喝老人多沟通心理情感上的需求,而病人的病情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渠道了解。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次课,通过解决一些我们组遇到的问题,我了解和学到了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同时,安安主任的一些话一些做社工的理念也对我有所影响,至少,很多时候,我认为安安老师做事的时候,很多关于社工的原则,准则和方式方法等都是由内而外的过程,似乎像是一种气质由内而外在散发。我想,这样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同时也需要我们去内化。
点击阅读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第1-2周实习周报·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