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哲学-赵新爽(西安宁养院)
发布时间:2010-3-15
生死哲学
——宁养义工赵新爽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冬去春来,当我看到落花又回到枝上时,它不过是一只蝴蝶!每个人都是草原上的一朵小花而已,落了香魂,化为蝶影,没有死亡的终结,一切不过是生命的轮回罢了。一个人的离世,宛如一片树叶飘然坠地。如果人死了,就会到另一个地方去,那一定是去了别人的心里。每当落叶飘落在我的肩头,那是在告诉你:请珍惜,珍惜生命和生命的轮回。
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是一个静美的日子,没有必要去惧怕什么。我们只需在生命的旅程上,高歌而舞,且笑且吟,自然得行到一扇门,轻轻跨出去,步入下一段永恒。生与死如同一场白色而宁静的对话,娓娓道来,生与死的故事与童话。
悠然的白鹭,潺潺的溪水,逆流的游鱼,黛色的乡野,大提琴古典的音色,平和的淡然,静谧的灵魂,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生命的情结。就这样,不用去刻意雕饰,不用去苦苦寻觅,生与死都在其中蕴藏。敬畏生命,尊重死亡,用最温和的眼睛,涵养最豁达的心湖,坐看闲云几度秋………
雪落了,富士山都有白头的时候,更何况人呢?苍茫的雪,找不到定格的瞬间。这冬日里,看生死就如读一本哲学书,远眺无尽的雪,整个视野充盈着白色。我们推开一扇门,走在雪地上,深深浅浅的痕迹蜿蜒着,走到另一边,我们又进入另一扇门,留下身后凌乱的脚印。我们可以选择在雪白的路上,多描绘几分生命的色彩,变幻成多姿的的图画;我们可以选择轻轻的浅浅的行走,不着痕迹的。
入殓师,每一个动作都是精细的近乎唯美,虔诚的尊重着死亡的美丽。入殓师,入殓的已经不是冰冷的尸体,而是死亡的旅行,是新的征程。久石让大师的音乐,淡雅中带着哀伤,哀伤中有几分宁静,宁静中留下永恒的亲吻在死者的面容上,旅行,带着永恒的祝福。
佛龛里承载着生与死的重量,供奉着寄予神灵的期望,生者的安康,死者的安息。《入殓师》中桥上观鱼的老人,也许是真正看破生死的吧!一尾尾鱼,带着几分“执着”,逆流而上,而逆流的尽头只是死亡的等候,生死如斯吧。当父亲手中的白色石头,又传承给下一代时,心中有一种莫名的顿悟和澄澈,生命的永恒就在于此!
后印象主义画家梵·高的《盛开桃花的地方》,画面上阳光灿烂,桃花怒放,浓密的枝条也泛着芬芳,散发着火热诱人的色彩和激情。整个图景给人充满生命和美的强烈视觉冲击。这幅画是“怀念莫佛”的,题词是:不要以为死去的人死了,只要活人还活着,死人总还是活着,总还是活着!!
人生是一条单行道,生老病死是道上的坎坎坷坷。我们无法做到长生不老,但可以用美好的色彩延长生命的长度。打开了一扇门,就在缤纷的世界上上演自己的角色,唱自己的戏份,舞台上多几分余音绕梁,生命就是传承。
《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其以无私耶,故能成其私。我们不能成为圣人,但可以学习圣人,我们在生的旅途上,看斜斜的雨燕,离离的青草,听暖暖的春风,淙淙的流水。青山绿水间落日余晖,蓝天白云下秋尽苍苍,生死如斯,不畏不惧,生如夏花,死若秋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