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 (西安宁养院义工 曹佳琪)
发布时间:2025-3-24
日期:3月22日
星期:周六
天气:晴
最近,我读到这样一句话:生命是一万次的春和景明。这句话是作家毕淑敏的一本散文杂文集的书名,在做完这次宁养义工服务之后,这句话总是在我的脑海中闪现。
这次服务的患者是一位52岁的叔叔,曾为厨师的他,现在被病痛折磨的身形消瘦,面色萎黄。他术后有两年病情较为稳定,但现在情况恶化,咽部不适,还常常心慌,睡眠质量也很差。
与叔叔交谈后,我被他的内心世界打动。他的身体虽然羸弱,但是精神却颇为丰富。他对哲学,佛学,地理都有一点研究,对世界和生命都有自己独到的见闻。他内心光明,坦然接受现实,想要在生命尽头平静的迎接死亡。现在他想找一个清静的并且可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地方去做告别。他还略带懊悔地表示,后悔自己以前脾气不好,觉得是内心不够平和才生了病。叔叔羡慕我们大学生,说也想做义工去帮助别人,改变自己。
宁养院社工袁老师鼓励叔叔,不要太沮丧、太懊悔,如果想做义工,可以先从身边最爱的人开始,平时要多感谢、赞美照顾她的妻子高阿姨。我听了以后也颇受启发,忽然发现那“悔”字,拆开就是一个“心”字和“每”字,当我们失去某种东西时,不要沉浸在失去的痛苦之中,应该用心去活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爱好每一个人,就如东晋诗人陶潜所言“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叔叔的妻子总是默默在一旁照顾着他。她身形胖胖的,脸上没多少皱纹,眼神里满是温柔与爱意。虽然生活没有那么一帆风顺,但她还是那样乐观,用心生活着。
我们还一起制作了艾草锤。叔叔做艾草锤做的特别棒,包艾叶的手法娴熟,像在揉面。缠手绳时也,绳一圈挨着一圈特别规整。做好艾草锤后,我们向叔叔阿姨介绍使用方法。看着他们相互轻轻捶打,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小小的屋子弥漫着艾叶的清香,温馨又美好。
这次宁养义工家访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叔叔面对病魔的坦然、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阿姨始终如一的陪伴,社工袁老师温暖的引导,都让我深刻认识到宁养服务不仅是对病人身体的照料,更是对他们内心世界的关怀。
在这春和景明的三月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春和景明。

患者 (左三) 与家属 (左一) 和宁养义工们在制作艾草锤后合影 (笔者,左二)

患者叔叔用制作好的艾草锤为妻子敲打经络

宁养社工、义工们与患者和家属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