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宁养院介绍 医院简介 宁养新闻服务札记 社会反馈联系方式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宁养院 >> 感想·随笔
活着的信念 (成都宁养院实习生 李馨怡)
发布时间:2024-8-12

  上周末,我就知道今天到宁养院实习,知道我要去家访,听同学说,家访是一种特殊的体验,我很期待

 

  家访时,患者的爱人迎接我们进家,发现患者在沙发上坐着。接着,从厨房里走出一个老奶奶,宁养院的老师看到奶奶就说:“这是您母亲吗?身体好棒!”患者笑着说:“是我的母亲。”

 

  当我们搬着小板凳坐在患者的旁边,我就开启了“旁听模式”,整个家访过程中没有说一句话,即便患者多次眼睛与我对视,讲述他的故事。整个旁听过程中,我却学习到很多。

 

  老师首先问患者是不是爱喝酒,患者说,过去饮酒的时间很多。他的母亲立刻在旁边接话说:“我也是小三阳,到现在没有事(身体很好)。”老师立刻回复奶奶说:“好了不起!说的竟然是医学专业术语。”然后又转向患者说:“你们家的基因很好,您看母亲有这个病毒,身体依然很棒,您都是喝酒把肝脏累趴下了。”患者说:“您这说得太对了,查出来后,我就戒酒了。我当时活下去的最大信念就是看到儿子上大学成人,我确诊时儿子才刚上初中。”然后患者就自豪地看着我说:”我的儿子现在上大二了,我还想认真活到他大学毕业。“我看着客厅桌子上满了的药物,当时就想一种信念能让一个人的生命产生那么大的奇迹吗?记得我母亲的一个朋友查见肿瘤,虽经积极治疗,也没有活多长时间。我眼前的这个患者,患的是肝癌,竟然为了看到儿子上大学,已经与病共存了近8年,生活质量还很高。

 

  当然,有家人的支持是最重要的,患者与母亲的关系很好,他说他生病住院都是母亲照顾他的,没有母亲的照顾,就没有他那么好的身体。他的母亲笑着说:“我经常鼓励他,今天他还在小区走了一段路呢!”家访中患者三次提到谢谢宁养院的免费服务和支持,家访结束还起身送我们到门口。

 

  家访回去的路上,老师问我在这个家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患者一方面说,他期望再活2年看到儿子大学毕业,一方面又说,希望他走的时候可以少一些痛苦,多一份安详。不知怎么的,听到患者这么说,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距离应是疾病中的守护,而患者那份活着的信念让患者成为医生和护士眼中的“奇迹”吧。

 

笔者(着粉红色上衣)家访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