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话共情 (成都宁养院护师 贾艳皊)
发布时间:2020-8-17
医护患沟通一直是宁养服务需要持续精进的内容。共情作为沟通的桥梁,在医护患沟通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什么是共情?我们又如何在宁养服务中更好地运用共情进行医护患沟通?为此,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办公室分別于2018年和2019年,邀请原陆军总医院刘端祺教授和台湾台中荣民总医院朱为民医师在宁养项目年终会议为我们讲授共情在宁养服务中的应用。
病情告知与共情
共情又被称为同理心、同感、投情,由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罗杰斯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指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并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这与中国文化所强调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哲理一致。
病情告知在宁养服务过程中医护患沟通中一直具有挑战性。由于担心病情告知会带来病人强烈的情绪反应,不愿意告知病情反映的是宁养服务工作人员的慈悲,但不告知病情常有违医学伦理学知情同意原则。就如何告知病情并安抚病人得知病情后强烈的情绪反应,朱为民医师提出了共情回应的三步骤:停、看、接纳。也就是说当病人被告知病情后,我们要稍稍停下来;感知一下病人的情绪反应,是悲伤、是失望、是愤怒,还是其它什么情绪,并把感知到的这个情绪向病人表达出来;最后通过告知病人,如果这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也会有如此感受,来表达对病人这种情绪的无条件接纳。
在病情告知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把病人作为一个整体人来看待。既要关注病情告知的具体信息内容,更要关注病人了解病情后的情绪反应。共情回应通过体察病人的情绪,并准确地表达出来,很好地回应了病人的情绪,让病人感到被接纳、被理解、被尊重,从而达到良好的情绪安抚和沟通交流效果。
冲突性沟通与共情
冲突性沟通作为医护患沟通的另一挑战,带给医护人员极大的压力。刘端祺教授用自己临床亲身经历的一个例子很好地阐释了共情作为设身处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所带来的效果。刘教授说,他一次在门诊工作,下班时,一位父亲抱着孩子匆匆赶到刘端祺教授的门诊室、其助手就对那个抱着孩子的父亲说:“我们已经下班了,不能看病人了。”刘教授见状,随口说了一句:“给这个孩子看吧,抱着孩子来看病挺不容易的。”正是刘教授这不经意的一句话平息了一个医疗纠纷,因为他说了这句话后,这位父亲就打电话给正在医院其他地方与医务人员发生争执的家人说:“你们都过来吧,这边有好医生,我们到这里来看病。”刘教授这句话不仅达到设身处地感受他人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也满足了病人情感诉求下的深层需要。
宁养服务实践与共情
朱医师谈共情,是从理论层面去把握,从程序化操作层面去实践。当把共情作为一个技术,像驾驶技术一样,进行程序化,我们就感觉看不到摸不着的共情是可以一步步习得的。这样在我们遇到医护患交流临床困境慌乱无主意之时,想到共情的程序化操作技术,就如心肺复苏时想到ABC步骤一样,至少会有一种章法可依,而不是头脑一片空白。刘教授谈共情,更多是从哲学层面去把握,从悟道体验中去实践,重在临床情景中设身处地地感悟与自修。
两位老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授共情,实际上达到了中西合璧话共情的效果,既可以让宁养服务者在短暂的时间内掌握实践共情的方法,又可以在共情能力精进的道路上寻得自修、自悟方向。
刘端祺教授在2018年的宁养项目年终会议
朱为民医师在2019年的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