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若失而复得的喜悦 (成都宁养院护师 贾艳皊)
发布时间:2020-11-17
张梦 (化名) 是一位在读研究生,因确诊为脑瘤转入姑息医学科。当时住在一个靠窗的病床上。一次,我去她的病室,她在静静休息。她的父亲在她床尾的椅子上坐着,满脸疲惫。我于是与她父亲聊起张梦。父亲说,他女儿是在军队大院里吃百家饭长大的,小时候很活泼,从小到大喜欢运动,像个男孩子。大学时,参加学校运动会常拿到奖项。在读研究生期间,查到患有脑瘤。尽管父亲满脸疲惫,但谈起女儿的成长过程,仍充满陪伴女儿成长过程中的喜悦。
学习不息
张梦的母亲从来没有放弃对女儿的积极治疗,尽管当时包括我在内的医护人员并没有对张梦的疾病抱有多少希望,但我们一直尊重张梦的母亲对女儿的希望。为了给女儿治病助力,张梦的母亲不仅担负起女儿的生活照顾,在女儿生病期间尽自己可能阅读与女儿疾病相关的书籍,对于一个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的普通母亲,阅读医学书籍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但为了女儿的健康,她接受了这个挑战。张梦住院期间,有一个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来姑息医学科参观,顺便与张梦的母亲聊天谈心,过后在医护人员分享会上,这位博士特别谈到让医疗团队关照一下张梦的母亲,她为了女儿,承担了她人生极限的压力和努力,太累了。
张梦从姑息医学科出院后,就接受了宁养服务,她母亲帮助张梦定期来宁养院取药。好多次,我试探性地问张梦的母亲,我们可否家访张梦。张梦的母亲总是说:“张梦在积极准备硕士毕业论文,如果你们想看张梦,我把张梦带来就可以。”但张梦的母亲几次带张梦过来,我都没有遇到。一次,张梦的母亲门诊取药,我又问张梦怎么样了呢?其母亲说:“她正在做硕士毕业论文,等她硕士毕业了,我就让她学习英语。”我于是称赞张梦的母亲说:“您真会鼓励女儿, 学习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恍若失而复得
最近一次门诊,我竟然见到了张梦。其母亲在门诊等着开药,张梦就坐在门诊外的候诊椅上等待。我坐在张梦旁边,对着张梦的母亲问了一句:“这是张梦吗?真好!研究生毕业了吧?”张梦立刻大声说:“感谢你们!感谢老师们!别的医院都不要我了,就你们要我,感谢你们救了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于是说:“主要是您自己的努力呢,是您内心的信念坚定。”张梦没有回复我的这句话。一会儿又接着说:“感谢你们给我第二次生命,是你们救了我。”在门诊的10多分钟中,张梦至少说了四次感谢的话,面容里满了愉悦。门诊结束后,张梦在离开门诊走廊时,又向我们深深鞠了一躬,才随她母亲离开。
望着张梦离开的背景,我一遍遍地品味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喜悦,让张梦用她这个年龄近乎不平衡的语言和行为一再感谢宁养院的工作人员。那种兴奋满溢了一个身在青春年华的孩子对生命恍若失而复得后的欣喜。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