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时光赋予生命 (成都宁养院护师 贾艳皊)
发布时间:2021-2-20
2021年好像是一个安宁疗护的公众宣传年,开年便有《送你一朵小红花》这个电影;2个月后又看到献唱《送你一朵小红花》同名主题曲的音乐人赵英俊去世的消息,让人不禁一次次思考他在唱这首歌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农历大年初一,迎来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这部以纪念她去世的母亲为主题的电影。他们对生命无常的倾情给时光赋予了生命,也让安宁疗护有了易于说得出口的艺术载体。
社工诗颖说,《你好,李焕英》这部作品让她泪崩了。她与我讲述这事时,又一次泪崩。她说她最受不了那种明明不在却又无时不在的感觉和感伤,所以当她看到《送你一朵小红花》中那群羊身上的小红花就泪流满面。因为这些人与作品都在时光中动了真情,所以被感动。
从事安宁疗护多年,感觉从事的工作越来越深沉。工作中,我们会经常看到生死的切割线。对于个人来说,生死切割线的两边,我们永远体会不了具体是怎么样的超越过程;对于生者和死者来说,我们在此岸抛去千丝万缕的联系去锚定那个彼岸的亲人,但这抛出去的千丝万缕似乎如镜中花、水中月,分明在,却不能触摸。此岸与彼岸的交流永远达不到此岸与此岸交流的强度。所以,安宁疗护中,会见到临终者为了等远处的亲人赶到他床边,会迟迟不咽下那口气,亲人一来,病人那口气就咽下了。他在努力给这段时光赋予生命,留住这人间最深刻的可以触及的定格。
作为安宁疗护人员,即便是常常面对死亡,却不一定可以说我们是“向死而生”的 。我们可能反射性地、无意识地逃避,或者不自觉地认为死亡是他人的事情,似乎这样处理会省很多力,因为“向死而生”本是生命中的上坡路。不想走这个上坡路,重点是不想面对路的尽头,它是美国作家亚隆 (Irvin D. Yalom) 形容的“骄阳”,不可直视。但工作和生活是需要我们“向死而生”的,因而我们对此需不断地精进。
“向死而生”又是为时光赋予生命的过程,如果我们在每段时光中,都感受到我们是活着的,我们就是在“向死而生”了。春节放假七日,宁养院工作人员不上班,但在宁养共照空间微信群中,我们多次收到病人离世的消息;宁养工作人员也一直不分节假日地与病人、与家属交流,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我想这种交流本身便是给时光赋予了生命。
给时光赋予生命,并不在于我们有什么丰功伟绩,仅在于能否给时光赋予温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