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里的安宁疗护-听清华中元论坛有感 (成都宁养院护师 贾艳皊)
发布时间:2021-8-22
2021年8月22日是中国的中元节。我用了一天的时间线上聆听了清华中元论坛 (2021年8月22日9:00-17:00),备受启发。
安宁疗护的推广推动新的死亡认知
北京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岳说,用几个事件的排比,讲述健康时应为死亡准备些什么,如为未成年的孩子录制好几段视频,以便他可以在他人生重要的场合(如高中、大学和结婚典礼上)播放,准备几首自己喜欢的歌曲交给亲人,让他们可以在自己弥留之际播放等等;王院长认为,伴随着安宁疗护项目的推进,我们中国老百姓会越来越多地选择有尊严的死亡,这也是我们对死亡认知的一种最新的迭代与革命。
“心性关怀”符合中国人的文化认同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魏德东教授认为中元节是混合了儒释道三大文化体系的当代节日。在谈到spiritual care的翻译时,提出了“心性关怀”的概念,并引用宋孝宗赵昚提出的“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来描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身份认同。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心性关怀”这个概念是符合中国人内在文化结构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死亡也是新的联结的开始
死亡是什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路桂军教授说,死是安静了,静止了,没有生机和活力了;而“亡”是彻底的忘记,80%的人怕被忘记。如果一个人走到生命的尽头能被永远记着,他对死亡的恐惧就会降低很多。对于一些人,可以用一些特立独行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处理失去亲人的哀伤,而不是强制性地让他们走出哀伤,也不要强制他们忘记逝去的亲人,生死两端的对话有时更能安抚哀伤者。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死亡也是新的联结的开始。
生死教育的壁垒
上午的专家分享环节中,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党委副书记王克霞老师认为,整个医学院教育缺乏深厚的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底蕴;人文教育最好的方式是让其在一个具有人文的环境里浸润,并耳濡目染地成长。《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陆晓娅老师认为影像是生死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因为影像既有理性思考的空间,又有情感的触动;她曾开设过一门名为《影像中的生死》的课程, 进行生死教育。
陆晓娅老师对生死教育的壁垒进行了阐述,认为壁垒永远存在,永远有缝隙。记得一次在苏轼的故乡眉山的水街上的一个茶馆喝茶,我随手拿了一本余德慧教授 的《生命史学》进行阅读。茶馆的两名年轻的服务人员很有兴趣地看着我问:“你到哪都带着书看吗?”我回答说:“这是看闲书解闷的。”她们又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我于是用我多年总结出来的回答这个问题的套路回答她们:“我从事的工作可能对你们听者来说是一个挑战。”于是让她们在手机上搜索“宁养之窗”,告诉她们说,我就在成都的这个宁养院工作,如果她们周围有这样的人需要接受宁养服务,可以提供给他这个资源。她们了解之后便立刻绕开了这个话题。这就是陆老师所说的壁垒吧。但正如陆晓娅老师所说,是壁垒,也是一种提醒,它提醒我们可以更谨慎谦卑地去做。
王克霞女士和路晓娅女士的分享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勇气。最近曾有1周多的时间,宁养院没有出诊活动,我让来宁养院实习的学生阅读或观看生死教育的书籍或电影的事情。有位同学就问我:“我们为什么要看书或者看电影呢?”我是想让来宁养院实习的这些实习生在相遇宁养院的时刻,可以对生命教育有一个初探,也许在生命的某一个时刻,生命教育的感受会在她们生命中发芽。正如我2011年去台湾学习安宁疗护知识,石世明老师向我们分享了他灵性照护的经验。许多年后,我才对他的导师余德慧教授的著作有了很深的感受,这种很深的感受与2011年台湾安宁疗护学习的感受遥相呼应。
安宁疗护需要技术与人文整合,回归到生命的价值体系。在安宁疗护领域,除了医疗技术本身,我们还能提供什么?这是值得思考的主题。中元节是一个关于生命的生死的一个节日。正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王名教授所说“除了生命有生死之外,文化和社会也有生死。”我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人去传承,去研习;安宁疗护需要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面对生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