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场域里的交流-读《走过道谢、道歉,可以无憾道爱、道别》有感(成都宁养院护师 贾艳皊)
发布时间:2022-2-4
作为一个从业10多年的安宁疗护工作人员,阅读朱为民医师的《走过道谢、道歉,可以无憾道爱、道别》这本书时,有种与其他读者所不同的亲切感。书中随处可见的临床场景和处理方式就是我们安宁疗护从业人员的工作日常。我们浸泡在病人随处可见的身心痛苦中、浸泡在对隐瞒病情和坏消息告知的挑战中、浸泡在家属的哀伤中、浸泡在对生命可畏的一次次的思考中。
告知病情里的智慧
在安宁疗护发展的今天,不愿告知病人病情仍然是安宁疗护临床常见的现象。不愿告知病情有时也包含有“告知病情的智慧”。宁养院服务的一个食道癌的病人,目前仍可以在一个小区内做些打扫卫生的工作。每次我们家访病人时,其妻子都会再三叮嘱我们:“不要告诉他病情,他若知道了病情,精神就垮了。现在,他身体疼痛控制好,精神还是好的。”
平时,病人的妻子帮其来宁养院门诊取药,一次该妻子门诊取药,偷偷地照了病人的一张照片给我们看,说:“我是为他买了一件衣服才给他照这个照片,不然他会对我发气说:‘给我照什么照片,我会死是怎么的?’”说了这些,然后又凑近一步,小声对我说:“贾老师,我现在告诉他(病情)还不是时候,他现在生活得那么好。”
听病人的妻子这么一说,我倒也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没有告诉病人病情,他现在生活如常,“生活如常”便是拥有朴素幸福观的病人最大的幸福。反过来思考,我们告知这个病人病情,病人能获益什么?即便告知病人病情,他也不会为这段有限的生命做多少生活方式的改变,唯独思想上隐隐多了一份“生病的包袱”,他生活如常的日子反而缩短了。
电影《别告诉她》中,朱医师曾用一句话描述观众的思考:“如果一开始就告诉电影中‘奶奶’疾病真相,她还会这么开心地度过这一天吗?”说真的,作为观众的我也是这么思考的。也许“奶奶”这么开心的一天就是当时没有告诉她病情的一种奖赏呢,或许这一天也是她生命回顾里的一个高光时刻。
尽管如此说,我并不是赞同不告诉病人病情,正如上文中那位妻子所担忧的,我们需要对“告知时机”有多次斟酌和权衡。
隐瞒病情下依然有很多可做的
我很认同朱医师说的这个观点,在隐瞒病情的情况下,安宁疗护的从业人员对病人依然有很多可以做的。第一、我们可以从沟通中了解病人的偏好、价值观,甚至是末期医疗的抉择。第二、试着了解家属的担忧,有时候家属的担忧跟事实有很大的差别。第三、在照顾期间不断寻找“适当的时机”,取得家属的同意做病情告知。
在告知病情的道路上,我们不断寻找“适当的时机”,像飞机故障时,飞行员不断寻找适当的时机着陆一样,即紧迫又小心谨慎。这个“适当时机”最有可能是在隐瞒病情阶段,医护人员与病人和家属交流过程中发现的。
能夸奖病人的时候一定要夸奖
朱医师在书中多处提到能夸奖病人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夸奖病人,我对此深感感触。我有夸奖病人和家属的习惯。虽然我多次提醒自己,与病人交流时要用心倾听,不要随便打断病人说话,但倾听过程中我常常控制不住我夸赞病人的冲动。我也想,这样做是否有点“过犹不及”,但临床经验告诉我即便是打断病人讲话的夸赞,多数情况下仍然收获很好的沟通效果。
春节前夕,与李金祥教授一起家访一老太太。老太太的儿孙很孝顺,建议我们不要告知老太太病情。我们尊重了老太太儿孙的建议,隐瞒病情地与老太太交流。家访前半段时间的交流,我们聚焦在老太太在服用宁养院开具的镇痛药物,疼痛控制效果如何以及用药指导上。老太太已经86岁,有点耳背,因此,与老太太交流起来有点困难。整个交流过程老太太都是眉头紧皱地获取信息,然后再表达对信息的理解和解答,中间需要老太太的孙女们为老太太一句一句地做“翻译”。用药指导告一段落时,我很自然地话锋一转:“婆婆,您的儿孙那么孝顺,好有福气啊!您是怎么把儿孙教育得那么好的?”老太太紧锁的眉头如风吹残云般散开,对着我咧嘴笑而不语。老太太平时说的是四川话,我说的是普通话,我不知道这个有点耳背的老太太这次怎么那么容易地就听懂了我这句普通话。我随即对她竖起来大拇指,说道:“婆婆,您听懂我说话了!”子孙孝顺或许是婆婆生命中最愿意和最值得提及的价值和意义。婆婆这灿烂笑容立刻让我想起朱医师在书中多次提出的“能夸奖病人时一定要夸奖病人”。
生命是一个意义体,我们用夸奖赋予了病人生命更多的意义感。
作者 (左1) 竖起大拇指夸奖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