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宁养院介绍 医院简介 宁养新闻服务札记 社会反馈联系方式

德宏州人民医院宁养院 >> 感想·随笔
在陪伴中照见生命的重量与温度 (德宏宁养院义工 甘树芳)
发布时间:2025-10-29

  每一次宁养义工的经历,都是一场对生命的深度探寻与温柔感悟。2024年9月26日,当接到社工谢安所老师的电话,得知81岁的张大妈急需陪伴与照料,即便小组已承担一位患者的服务,我仍毫不犹豫地答应——因为我知道,对于这位历经坎坷的老人而言,一份真诚的陪伴,或许就是她对抗病痛的最大力量。

 

  张大妈的人生布满了风雨。作为石油公司的退休职工,她在5年前确诊乙状结肠癌,手术后未进行放化疗,如今中重度疼痛已折磨得她几乎说不出话。更令人揪心的是,她先后经历丧子、丧女、丧偶的重创,独居十余载,只有一位侄子在芒市工作,外孙女也在外地,亲人的陪伴成了奢望。当我们决定陪她走过这段布满荆棘的路时,只愿用微薄的力量,为她的晚年添一丝暖意。

 

初识时的小心翼翼,是温暖的开端

  2024年9月27日的初次探访,我们像面对所有新患者一样,带着几分陌生,将话题聚焦在她的身体状况与用药上。起初用药反应剧烈,呕吐不止的她,常常要搬着凳子坐在庭院的洗漱池边,狼狈又让人心疼。我们及时与宁养院沟通,医生一次次调整用药方案,呕吐渐渐好转,可她的食欲依旧不佳。即便如此,张大妈始终在努力调整情绪、配合治疗,哪怕对吗啡存在“成瘾”的误解,在我们反复解释与鼓励后,也慢慢放下顾虑,接受了更合适的药量,镇痛效果终于有了起色。

 

陪伴中的双向奔赴,是治愈的良

  随着探访次数增多,我们的话题渐渐跳出“用药”的框架。张大妈会跟我们聊家长里短,聊独居生活的琐碎,也会眼神温柔地说起与老伴在一起的温馨时光——那些长情的回忆,让她的脸上泛起久违的光彩。我忽然懂得,义工与患者的关系,从来都是双向治愈:我们用陪伴驱散她的孤独,她却用最真诚的信任、最坚韧的生命态度,反过来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她面对病痛的坚强,对过往美好的珍视,都是岁月赠予我们的生命智慧。

 

留影时的温和笑意,是时光的馈赠

  记忆里最清晰的,是为张大妈留影的瞬间。她脸上的皱纹蜿蜒如溪,每一道褶皱里都沉淀着时光的细沙,可当她微眯起眼角,漾开温和悠长的笑意时,仿佛能驱散所有病痛的阴霾。那笑容里没有抱怨,只有历经沧桑后的从容,让我们明白,生命的力量从不只在于年轻强健,更在于面对苦难时的平静与坦然。

 

照料时的细致入微,是真诚的具象

  长期卧床让张大妈长了压疮,我们定期为她做皮肤护理、换药,还特意买了水垫床帮她减轻身体压力;当她因呼吸困难面露难色时,宁养院第一时间送来免费的制氧机。每一次照料,她都反复说着“谢谢”,可我们知道,能为她做些什么,是我们的幸运。阳光好的日子里,义工小伙伴们会一起帮她沐浴——有人洗衣服,有人吹头发,有人剪指甲,而张大妈就乐呵呵地坐在一旁,像个被疼爱的孩子,那一刻,小小的屋子满是家的温暖。

 

离别时的安详体面,是圆满的句号

  最终,张大妈在我们的陪伴下安详离世,如她所愿,体面地告别了这个世界。没有遗憾,没有痛苦,只有我们日复一日的守护,与她始终如一的坚强。而她的家属那句“你们的服务是家人都替代不了的,宁养服务让我们震撼”,更让我们明白,这份工作的意义远超“帮助”本身——它不仅温暖了患者,更点亮了家属心中的善意,就像他们说的“以后会力所能及帮助身边人”,这份爱与温暖,正在悄然传递。

 

  宁养义工的路上,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学习,但我觉得唯一不变的就是面对患者时真诚的态度,真诚是我们沟通的法宝!

 

笔者 (左) 日常探访中与患者张大妈留影

 

注:图片使用已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