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宁养院介绍 医院简介 宁养新闻服务札记 社会反馈联系方式

德宏州人民医院宁养院 >> 感想·随笔
陪伴是最好的“处方” (德宏宁养院义工 乔茹孟)
发布时间:2025-10-30

      “什么是陪伴?”每次我随宁养院人员出诊,这个问题总会在我心底反复浮现。有人说陪伴是失意时的光,是彼此的牵挂;而在见过太多病痛与别离后,我渐渐懂得,对于身处困境的患者而言,陪伴是比药物更有效的“治愈良方”,是支撑他们对抗病魔的勇气源泉。

 

      宁养出诊的路,总在细节里藏着人生百态。那一日,雨水敲打着车窗,朦胧了窗外的风景,我们抵达第一位患者家时,心也跟着沉了下去。敲了许久的门,才见一位身带造瘘口的患者缓缓出现——不过五十多岁,却已满头白发,身形消瘦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他独自住在宽大却冷清的房子里,桌上积着薄尘,桌下散落着碎屑,偌大的空间里没有一丝烟火气,只有化不开的孤独。

 

      问诊时,他轻声说自己站立久了肠子会从造瘘口脱出,躺下才能回缩,这样的状况已经持续许久,他告诉过子女,却始终没能等来子女一次陪伴就医。整个过程中,他重复了三次“就这样了”,语气里满是无奈,可那双黯淡的眼睛里,又分明藏着对健康的渴望、对关怀的试探。子女的疏忽,不仅让本可及时处理的病情一拖再拖,更让老人的求生欲在日复一日的孤独里慢慢被消磨。

 

      隔壁村的另一位无法行走、坐着轮椅的傣族患者,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温暖。刚进门,老人就热情地递来瓜子和水果,眼角的笑纹里满是暖意。老伴始终陪在身旁,细心地帮他整理衣襟,说起子女时,老人的语气里满是骄傲——他们总抽时间来探望,一家人围坐聊天的热闹,让小小的屋子充满了生机。虽然老人血压偏高,但他笑着说“睡得香、吃得香”,那份从容与豁达,离不开家人日复一日的陪伴与支持。

 

      同样是与病痛相伴,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陪伴的重量。出诊路上见过太多患者,才愈发明白:有时候,比起精准的用药、专业的护理,亲人的在场、耐心的倾听、一次并肩就医的陪伴,更能给患者带去力量。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关怀,是驱散孤独的光,是点燃希望的火,更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处方”。

 

      愿每个身处病痛中的人,都能被陪伴温暖;愿每个家属都能多些停留,别让“就这样了”成为彼此心中无法弥补的遗憾。因为我们与患者的相遇,从来都不是单向的帮助,而是在见证人生百态的过程中,学会更懂得爱与珍惜。

 

笔者(右)协助患者移动轮椅

 

注:图片使用已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