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温热手——汕头大学志愿者麦嘉卉(山西宁养院)
发布时间:2011-8-19
—— 汕头大学义工 麦嘉卉
一进门,冯奶奶就坐在沙发的一个小角落中。
看到我们入了门,冯奶奶显得十分高兴。用手一个劲掀开放在桌子上的罐子盖。我们很疑惑,不懂奶奶的意图,赶忙走上前去帮她翻开盖子,问她想干些什么。奶奶也不说话,就把手伸进罐子中,抓一把自家焖煮的花生,准备往我们手中放。我们婉言谢绝的时候,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些许的失望,左手却还是一直抓着花生,悬着等待我们的接应。因为右手的淋巴回流受阻,手已经水肿得十分严重,右手有十公斤左右的重量,奶奶为了给我们拿花生吃,起身哈着腰,依在身旁的桌子,不停的忙乎着抓起花生,嘴里念叨着,“快吃,快吃……”。
为了顺着她的意,我们接了些花生在手。奶奶又嫌拿得太少,用手接着一把一把的递。最后每个人手里都捧着满满的花生,颗颗饱满。奶奶这才满意的重新坐回自己小小的角落中,用殷切的眼神盯着我们,挥手让我们坐下。
“近来吃得怎么样啊?”,宁养院的辛老师用温和的语气,细心询问奶奶的近况,“天热了得多喝点水”,同时也不忘温馨地给冯奶奶和她的女儿提醒。寒暄了一阵后,辛老师便扶着冯奶奶,和我们一同,一步步小心翼翼的来到里屋,让冯奶奶先坐在床上,再用手扶着后背慢慢让冯奶奶躺下。我们一起协助着缓缓抬起奶奶的腿放在床上,让她平静躺在床边,以便测量血压值,评估是否适宜换药清洁伤口。
辛老师打开血压计,轻轻的套在冯奶奶的臂上,测量血压。“正常范围,不错,”辛老师放慢着语速,尽量让奶奶听清。而后腾出了些位置,给我们坐在床边陪着奶奶,虚掩上房屋门,在外头给冯奶奶的女儿讲解护理的知识,说明奶奶的情况并具体了解奶奶的近况。
在里屋内,冯奶奶和宁养院来的我们一起聊着天。奶奶的心态很好,跟我们诉说着她患病的历程。患上右乳癌的她四处的奔波治疗,让她的家境越来越贫困。多次的手术放疗化疗,早已让她及亲人身心都不堪负荷。现在已是右颈部,右锁骨区的多发淋巴结转移。然而她的心里,对自己的病情却有数,明白自己只能减轻疼痛,无法根治好。
谈话中,奶奶一直牢牢握着我们的手。那只静脉青现干干皱皱的左手,想象不出是那么的有力。粘着不放,颤抖着却紧紧扣住。
也许是躺着不舒服的缘故,奶奶没一会儿就要我们帮着她坐起来。奶奶握着的手依然没有放开。一边在后背协助她立起来,一边抬起她水肿的右手让她稍稍减轻重担。当我们让奶奶完全起身坐立的时候,她说出了让我们哑口无言而又心酸的话。
“你们的手,热的,这个…凉的”,边说,奶奶边指着她水肿的右手。奶奶或许只是单纯说出这个感受,我们的心中却是煎熬难耐。能够维持正常的体温,一双热乎乎的手,是奶奶的渴求。却由于肿瘤的淋巴转移使得回流的受阻,使得奶奶右手表皮又肿又重,表面体温低,没有正常的温热。除了温度,肿胀使得手沉重,也同样给走路与生活都带了极大的不便。她的女儿说,有时老人家甚至是想去捡起地上的东西,都会由于身体失去平衡而几经摔倒。双手恒温的我们,无法体会到一只手凉一只手热的反差。而冯奶奶却期盼自己的双手可以与我们一起温热。心中的五味醋早已倒翻,冯奶奶的一字一句都似针头,不痛,却能够扎得你内心酸酸涩涩。
水肿的右手无法消肿,我们只能由远及近给奶奶推拿按摩,慢慢地揉。尽我们的努力,让老人家感觉更舒服些,手的肿胀也能够稍稍改善,便是我们最大欣慰。
在我们按压推揉的过程中,冯奶奶也像个淘气的孩子似的,“嬉耍”着没有弹性的右手,压出一个个深深浅浅的压痕,让我们瞧。这些压痕在宁养人心里都是一个个深深浅浅的窝,藏着我们心中的关怀与疼爱。
冯奶奶的女儿十分孝顺,一直守着老人家的身边照料着。悉心的照料让伤口没有发生感染和恶臭的现象,是她的骄傲。
戴上手套,绑好口罩,那个麻利的护理动作一点也不输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在宁养院辛老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换下伤口上的绷带,再一点点清洗,最后敷上干净的纱布,再做好包扎。整个过程,宁养院的老师是个辅助角色,教会家属如何正确科学的换药处理,日常生活如何护理周全。整个过程中,奶奶一直握紧我们的手,那份期待,那份热切,从指尖传到指尖,由心及心,让我们也紧握住她的手。
“你们好好工作,好好去帮助更多的人,要一生平安…”
冯奶奶真真切切的话语中,饱含太多的真情深意。每况日下的病情,在宁养院团队的积极帮助下患痛得到减轻,只能居家修养,靠亲人来护理照料。本是儿孙绕膝,共享天伦之乐的年纪,却因肿瘤使生命在最后一程急转船舵,朝向沼泽泥泞驶去。寄愿宁养院这只有力的浆,可以让冯奶奶即使是在沼泽泥泞之中,也能走得更安稳,更宁静。
2011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