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一院宁养院“庆祝世界纾缓宁养日——义工培训交流会”心得感悟(长春宁养院义工 许晟玮)
发布时间:2015-10-16
2015年10月11日,借世界纾缓宁养日的契机,吉大一院宁养院举办了“庆祝世界纾缓宁养日——义工培训交流会”。我作为宁养院的一名义工参加了此次培训交流会。
这次培训交流会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即宁养社工介绍《宁养义工志愿服务角色及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以及义工代表的心得感悟分享。本次与会人员除了包括我在内的大学生义工,还有吉大一院宁养院的刘芳主任,社工王文雅老师,心理咨询师张老师以及拥有“患者”和“义工”双重身份的王哥,田姐等。这些前辈、长辈在社会生活中有不同的分工和擅长的领域,也有着不同的经验和阅历,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丰富宁养疗护的意义,也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指导我们这些尚属稚嫩的义工的宁养服务。而与我一样的大学生义工的心得感悟分享也让我受益良多。
第一项内容《宁养义工志愿服务角色及案例分析》重申了宁养义工在宁养服务中所起的作用和应尽的职责,并举了两个案例让义工讨论出一套完整的宁养疗护方法。在这一部分我感悟最深的有两点,一是要注意帮助重建患者与社会的联系,二是要注意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忧虑而非做一些浮夸的表面工作。关于第一点,我以前对宁养义工职责的认识更多的是停留在帮助患者缓解身体上的疼痛和不适,陪伴患者,以及对患者的家属进行抚慰等等,对帮助重建患者与社会的联系则十分忽视。但这次培训交流会上社工王姐指出,义工到患者家里进行服务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重建了这一联系。患者罹患癌症之后往往只能终日卧床,面对的基本都是家人,丧失了社会功能,心中其实很希望能重拾这种能力。照顾患者的身体,陪伴患者等工作患者的家人也能做,但重建社会联系却是家人不容易做到的,所以我们要注意这一点,尽量让患者多与社会接触。一位义工就说他们在服务一位老大爷的时候就常常带他下楼遛弯,跟街坊邻居闲话家常,老大爷总是很开心。心理咨询师张老师说这就是重建患者与社会的联系的一种方式,由于满足了患者不容易被满足的社会需求,他就很容易达到心理上的愉悦。第二点是在案例分析中感悟到的。案例内容是一位离异单亲妈妈有一个上高中的儿子,她在患癌症后不仅要承受病痛,还非常担心儿子日后的学业和生活。为了帮助这位患者解决后顾之忧,大家在讨论的时候提出了通过媒体号召社会募捐、给儿子免费辅导功课等方案,但张老师在点评时就说其实最根本的一个方案就是一位义工提到的“帮助联系孩子的父亲”。募捐、辅导功课等只是暂时之功,不能让患者真正的放心。只有联系到孩子的父亲,让父亲做出承诺今后会照顾孩子,患者才可能真正的放心。张老师总结说我们身为义工其实是很渺小的,不要为了凸显自己的高大去做一些浮夸的事,要做可能“小”但能真正“解决实质问题”的事,真正帮助到患者。
第二项内容角色扮演中,由张老师扮演患者,两位义工扮演义工,模拟了义工探访患者时的情景。在这一部分我明白了:一要有同理心,要走进患者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疏导患者,不要说一些好听的空话反而让患者厌烦。但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开始患者与义工不熟悉很难达到交流内心想法的境界,可能只能进行一些客观信息上的传达,义工也不要太急躁。二是宁养义工的一个大忌就是不要轻易的承诺。患者有什么需求可以记在心里默默去做,如果一旦承诺实现不了对患者本就脆弱的心灵反而又是一个打击。
第三项内容中我聆听了大学生义工们的分享,学到了很多经验,也感受到自己做的还有很多不足,希望能在日后的志愿服务中进步改正。
通过此次培训交流会,我学到了很多能够应用到平时的服务中的常识和技巧,明白了想要提高宁养服务的质量,掌握一些基本的医学、心理常识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忘自己的初衷,为更多的人带去希望和温暖。
王杰军教授(中国抗癌基金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说过:“医学在改变,不止是以前的生物医学模式,现在是关注‘生理-社会-心理-精神’的全人健康,所以单靠医生一个专业是治不好的,要靠医生、护士、社工、心理专家等跨学科团队,才能把‘病’治好,这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参加过这次培训交流会,我更为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希望宁养院这个先锋旗手能让这种全新的医疗模式被更多人了解,吸引更多不同专业背景的义工加入宁养队伍,最终能让更多的人能在身患重病后继续过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能安详地走完生命最后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