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死亡永远都不会麻木的人 (唐山宁养院义工 程梦丹)
发布时间:2019-8-19
2019年8月7日早上,恰逢乞巧节,路边的小草上还遗留着昨夜未干的雨水,给这所城市的炎炎夏日带来了一丝凉意。自加入宁养院以来,由于平时课程较多,一直没有机会参加宁养院的出诊探访活动,宁养院主要为贫困肿瘤晚期患者免费提供镇痛药物,缓解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同时还帮助其家庭回归正常生活轨道。这次假期非常有幸可以在社工孙老师的带领下院外出诊探访,内心既兴奋又满怀忐忑,就这样我坐上了李嘉诚基金会唐山市人民医院宁养院的出诊车,跟随着老师和一些社会爱心人士开启了今天的家访之旅。
提前了解到今天要去拜访的是一位年仅28岁的女患者,一年前被查出患有盆腔癌晚期,目前丈夫一直在床旁照顾,在此暂称姐姐。对于28岁的姐姐来说今天本该是属于自己和丈夫的美好时光,而如今姐姐却由于盆腔部位肿物的迅速生长压迫神经,不仅不能下床活动,甚至每天还要与癌症引起的剧痛相抗争。目前依靠宁养院免费提供的吗啡,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镇痛药物姑息治疗。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尽头的疼痛。
来到姐姐家中后,姐姐刚刚起床,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完全看不出眼前这个坐在床上满脸笑容的姐姐和正常人有什么异样,姐姐看到我们之后特别的开心,非常热情的招呼我们。一起随访的医生询问了她最近病情状况,服药是否有不良反应,疼痛缓解状况。由于姐姐用药较为合理,疼痛控制的尚好,询问完病情,医生也按照患者的困惑相应调整了药物的种类和剂量。聊完疾病,姐姐向我们聊到了自己的家庭,才了解到姐姐自幼被养父带大,八岁养母又去世,但养父对自己从来都是视如己出,亲生孩子一样对待,小时候的叛逆和对父母的不理解,甚至幼年时候的离家出走,小时候的不懂事每每想起都让她愧疚不已。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成年后才理解父亲的不容易,自己也一直都在照顾一直疼爱自己父亲,说到这,姐姐止不住泪水,然而上天并没有因此眷顾这个家庭,父亲患有肾病综合征,身体也一直在走下坡路,就在自己查出癌症不久,2018年农历正月初三,父亲却永远离开了这个家庭,而这一天正是老父亲76岁的生日!“父亲走的很安详,算是没有受什么罪,自己省吃俭用半辈子,也疼爱我半辈子。父亲走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西北方向,我知道他是放不下我,那就是我们家的方向。”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熟知父母?姐姐说完,一时间我们所有人也都哽咽了,幸好宁养院的老师们及时安抚患者的情绪,才使所有人回归理性。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生命也许是缓缓爬上额头的河流,当我们懂得珍惜时,河道已太深太深,深深的河道里有深深的遗憾。
姐姐让丈夫拿来了前些日子亲手为儿子制作的成长日记,原来前天儿子刚过完八岁生日,儿子出生的时候八斤八两,自己生儿子的时候相当艰难却又格外独立,说着脸上洋溢着无比的自豪和令人羡慕的满足。然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姐姐说唯一放不下的还是孩子,他还这么小,不希望儿子以后像自己一样没有母爱。成长日记上的笔迹工整而又深刻,写满了不同时期想要对儿子说的话。也许时间是最好的良药,现在姐姐已经开始慢慢接受癌症的事实,处于一个接纳阶段,甚至开始对生命进行讨价还价,对生还存有希望,并且也完全配合后期治疗。有生命的存续,才会出现希望!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普遍存在的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的现象,有时候不得不引人反思,也许人和人之间并不缺少那一分口角,缺少的是相互间的一句问候和设身处地的关怀!作为一名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医德的提高和医学人文的回归也许是我在接触临床中最应该重视学习的一部分。
在宁养院的宁养医疗服务不仅让我学到了传统医学学习中所学不到的沟通技巧,面对晚期患者不应该逃避和忽视,更应该想办法开导和关怀,也许他需要的只是一句问候,一句关心。在宁养院我看到的,感受到的是一群“面对死亡永远都不会麻木的人”,在这里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医患关系中应有的温情,还有所有工作人员对患者的尽职和个人关怀,少一点疼痛,再少一点,再少一点,有他们在的一天,他们必将竭尽所能帮助患者减少一分的疼痛。在这里爱心传递爱心。生命鼓励生命!生命有时候很残酷,用悲伤让你了解什么叫幸福,用噪音教会你如何欣赏寂静,用弯路提醒你前方还有坦途,但每一种创伤之后,都是一种成熟。
宁养义工陪伴患者儿子
宁养义工与患者及家属合影 (作者,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