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勇气的声音 (湛江宁养院义工 何贤、陈彬)
发布时间:2023-10-16
夕阳下的白羽伴随着浮云,在逐渐暗淡的天空下化为肆意飞舞的黑影。幼年时,我常坐在屋檐下,向往地望着天空,用指尖勾勒鸟儿飞翔的轨迹。那个时候我不禁在想:小小的生命却有勇气在这么高的天空上飞翔,也太厉害了吧。这份尊重从幼年一直跟随我成年,直到三年前我遇见了宁养,才明白这股生命的勇气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凝聚而成。
大一时从师兄师姐口中初次了解到宁养这个概念的那个时刻,是我第一次注意到贫困晚期癌症患者这个特殊群体。出于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又或者是对上天如此无情便夺走一个人的厌恶和愤怒,我决定为那些人做些什么,于是我加入了宁养义工服务队,踏上这趟通往生命终点的列车。
离别的往事
身为一名宁养义工,或许是对相关内容有一定的敏感,我在以医学生的身份在上课学习的过程中,时常会不自觉地去留意癌症患者的晚期症状以及一些可行的治疗和护理手段。理解他人的痛楚,在认知水平相近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倾听患者的病情和过往,自加入宁养开始,我一直认为这是医生与患者沟通中必不可缺的一环,义工和患者之间也同样如此。
但很不凑巧的是,我在宁养义工服务队的三年刚好处于疫情时期,尽管学校与宁养院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维持原有的义工活动,但由于防疫政策,服务队的校外活动多多少少受到了限制。因此服务队在不偏离服务贫困晚癌患者的宗旨下,将部分重心偏向宁养服务理念的线上宣传,通过网络提高宁养的知名度,让更多人认识、理解贫困晚期癌症患者这个群体。
而当时我身为通讯部的一员,在偶然的机会下在宁养义工服务队的电子档案资料里接触到了往年义工的部分服务心得。字里行间,透露着笔者与患者相处时的温柔、不舍和敬佩。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对离别的悲伤和无助仿佛化作烙印刻在笔者内心深处,却又像落日的钟声鼓励他继续前进。“离别不是止步的理由。”一名义工在心得的结尾写道:“我将永远铭记这段陪伴的时光。”被眼泪模糊了视线,我沉浸在这些暖心又让人流泪的感人故事,久久不能言语。希望用文字传达对患者的话语,也希望用同样的方式呼吁广大群众关注这个特殊群体的念头,就在那时一直扎根在我的内心深处。
倔强的同行
宁养院社工余红珍老师在两年前的一次会议上跟我们说过,她更愿意用“同志”或是“战友”来形容宁养义工之间的关系,那句话一直被我铭记心中,也被我奉为真理。也许是因为宁养义工总有一颗温柔敏感的心,与战友们一起度过的时光总是让人安心,彼此间的信任和理解总是能让双方默契一笑,便又继续朝着同个方向前行。
我试过因为生活的迷茫而在某个夜晚被战友拉出宿舍,在倾诉和抽泣中吃着宵夜;也试过生病刚出院就试图报名全国抗癌日活动而被师姐“勒令”不许工作好好调养身体;也试过在宣传宁养服务的舞台上与战友们一起跳同一支舞、唱同一首歌、鞠躬回应响亮的掌声与欢呼。在一起流过的泪,一起熬过的夜的见证下,我们的友谊早已饱含纯粹的真意,心心相印。为了一同守护日落的余晖,也为了延续这份友谊,我倔强地留在宁养这趟列车上,希望将这段沉淀留香的时光延展涂抹在更远的风景。
追寻的勇气
落叶捎来讯息,只剩下无限澄净的余晖。对过去的我来说,死亡是相当遥远的事情。当第一次探访的患者朱阿姨离去的消息传入我的耳中时,这种距离感徒然消失,曾经面对面的人已经从世界上消失,在不可置信之余,这个事实带给我沉重的悲伤和遗憾。
宁养义工前往朱阿姨的家 (笔者陈彬,右)
朱阿姨是一个很和善的人,探访那天她半坐在床板上,非常高兴我们的到来,她当时正吸着氧。因为我不会粤语,朱阿姨特地用普通话来跟我们交流。“我从来没干过什么坏事,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会是我患这个病。”朱阿姨的语气透着虚弱和无奈。“人生什么都可以被代替,唯独生病这件事,别人是无法替代的,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朱阿姨是一名骨转移的晚期癌症患者,即便在吸着氧,因为强迫体位,无法平躺,偶尔还会觉得呼吸困难,右侧脖子传来阵阵的不适感,但使用止痛药后,身体痛感减轻许多,精神较前好。朱阿姨生有一儿一女,儿子需要工作养家,女儿则是职中辍学在家照顾朱阿姨。她担心着儿子将来的婚姻问题,也一直把女儿的学业和未来等问题挂在嘴边。比起自己的不幸,朱阿姨更担心孩子们的未来,在社工老师的引导和大家的陪伴下,朱阿姨慢慢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在自己和孩子们身上找到勇气和力量,同时也赋予了她能量,继续加油做孩子们的榜样,让他们放心。谈及儿女时,即便满是担心的话语,但朱阿姨的语气似乎也轻快了许多,她的视线仿佛穿过了狭小的卧室,透过墙壁,在蓝天上轻轻勾勒儿女的未来。在朱阿姨看似脆弱的躯体上,我看到了一种与命运相抗的执着和勇气,它们在生命的终点闪闪发光,犹如敲响落日的钟声,在我心中不断回响。
结语
三年的时间似乎过得很快,但回首过往,发现在宁养度过的时间早在自己身上留下痕迹。从加入宁养,担任三年前的世界纾缓宁养日活动快闪舞环节的领舞开始,过往的胆怯便已在那时悄悄褪散。责任与初心鞭策着无知的我前行,也给予了我改变的动力和理由。曾经微不足道的我或许也能成为黑夜中某人想要依靠的月亮,怀揣着这股小小的勇气,在这段时光里我渐渐学会如何去理解不善言辞之人的表达,学会如何与他人一起勾勒梦想的轨迹,学会如何拥抱落日与温情,学会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宁养义工队参与2020年世界纾缓宁养日 (笔者何贤,最前排,穿黑裤子/笔者陈彬,最后排,左1,戴眼镜)
“如果失去的东西无法拿回,也不能用其他事物弥补,那就更应该将欠缺的部分磨亮,微笑着活着。”这句标志着勇气的话语,是我从加入服务队以来所学到的,也是一直想用文字的形式对晚期癌症患者传达的。我多么希望我能四散成无数碎片,化为数以万计、亿计的鸟群自由地飞向世界的任何地方。每一枚碎片的翅膀很小,拍打起来弱不禁风,只能承载细微的心念。尽管如此,还是能穿云过海,冲破夜色和黎明,化为火种,燃起各色灯火,一定能传达到世界的任何角落,包括那些人的身边。我相信在未来我走上医生抑或是更艰难的道路时,身为宁养义工获得的这份温柔和耐心,一定会让我在某个时刻成为患者或无助者的依靠和勇气之源。
宁养义工队十周年庆合照,摄于2022年 (笔者何贤,第1排,右2/笔者陈彬,最后排,举手者)
宁养公众号相关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X4Vb5A6Sk9AsAWvbLmgifA
原创声明
- 内文配图由作者提供,谨此致谢。
- 本文为原创,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请勿擅自修改文章内容及封面配图,以尊重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