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温暖最后的人生
发布时间:2008-6-23
来源:半岛晨报 时间:2007.3.26
182张病历卡都是生存希望
3月12日8时许,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宁养门诊里一片安静,门诊主任姜玉华默默地抽出一张卡片,然后封存在备案袋里。宁养门诊的医护人员都知道,这意味着又一个晚期癌症患者走了,抽卡片和封档也就意味着这位患者已经成为过去。离去的是一位晚期子宫癌患者,66岁,接受宁养服务102天。
封好档案,重新回到病人一览表前,姜玉华仔细数了数,181张,这些卡片每张都代表一位晚期癌症病人,上面详细标明他们年龄及所患疾病等。在这里,几乎每天都有卡片被摘下,最多一天摘了3张。忧郁写在每个人脸上,沉默还在宁养门诊里蔓延。
8时30分,一名男子走进宁养门诊,他替朋友咨询的,他的朋友54岁,是一位晚期结肠癌患者,其父亲过世,母亲因为年龄太大已住进养老院,所以每天独自一人在家,靠朋友邻居接济,现在已经痛的出不了门。因为到了癌症晚期,医院已经不收了,关键的是,这位癌患已住不起院,用不起药,哪怕只是些简单的止痛药。
听完男子的介绍,值班的陈康林教授帮助办理了宁养手续,填写一张小卡片,然后放进一览表中。这样,医护人员就可以免费为这位患者提供镇痛、心理抚慰(心理疏导)等服务。于是,一览表中的卡片数量又回到182张。
看着妻子剧痛丈夫哭坏眼睛
当天上午,沈德义也来到宁养门诊,他几乎每周都要来一次,每次都是为他老板开镇痛药品。来的次数多了,他已经熟悉宁养门诊的每一位医护人员,看罢沈德义手中的药品卡,陈康林又为其老伴开了一周的镇痛药品。
拿起处方,沈德义眯起眼睛,努力想看清楚上面的字“看起来眼睛真是完了。”看了一会儿,他摇头说,沈德义老伴今年49岁,5年前被查出患有脊索瘤,已经到了晚期,没有手术机会。沈德义说,老伴的病疼起来每完,有时疼的直翻滚,嗷嗷哭,他也跟着黯然流泪,他的视力渐渐出了问题。
因为没有治疗意义,沈德义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老伴的痛苦,一发病,他就给她用些镇痛药品,药品一用完,他就到医院去开,每个月都要花一千多元,而家里还有个孩子要上学,逐渐入不敷出了。于是,沈德义找到宁养门诊。让他感动的是,宁养门诊不但免费为老伴提供镇痛药品,还定期上门指导用药,进行心理疏导。
宁养成“精神止痛药”
如果说晚期癌患是和死神无限接近的人,那么宁养服务工作者就是对他们进行最后一程服务的人。对于他们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爱心,更多的是勇气。
中午,巡诊后,张琛和高凤娟两位护士回到了宁养门诊。刚坐下两人就端起水杯。“话说的太多了。”他们说。一位晚期肺癌患者,因为不堪癌痛的折磨,想到自杀。为了缓解其不良情绪,张琛和高凤娟劝了一上午。
晚期癌症的患者,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镇痛药虽然可以解决他们的疼痛,但解决不了他们内心的绝望,这就是她们每天要解决的。张琛说,对于一些患者而言,去的次数多了,聊的久了,就和她们成了知心人。
高凤娟说,一般她们每天早晨从医院出发,中午回来吃午饭,下午继续巡诊。每天不在癌症患者家,就在去患者家的路上。
每月五六十患者离去
5年来,宁养门诊先后为2542人提供了数万次上门服务,她们服务最长的一位患者,也只不过活了两年,最短的不过几天。
宁养门诊介绍,几乎每个月,都要有五六十癌症患者离去,但几乎同一时间,又会有许多患者补充进来。难怪医护人员感叹说,现在的癌症病人怎么这么多。当然,她们所服务的对象还仅仅局限于那些贫困的晚期癌症病人。
在宁养门诊,高峰的时候同一时间有220人在接受宁养服务,平均也有180余人。医护人员要一个一个对她们进行上门服务,因为人数太多,每位患者每半个月才能轮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