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宁养院介绍 医院简介 宁养新闻服务札记 社会反馈联系方式

社会反馈

聊城市人民医院宁养院 >> 媒体报道
【大众网】聊城宁养院五年收治1900多人,总结出癌症患者三大误区
发布时间:2016-7-8

75日,聊城宁养院成立五周年,工作人员制作了一块简单的展板以示纪念。大众网记 王传胜 摄

 

      大众网聊城7月5日讯(记者 王传胜)7月4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高杰和耿春平像往常一样,踏上家访之路。这一次,他们要走访城区周边四名癌症晚期患者。

      汽车里程表显示的数字为100882公里。这就意味着,聊城市人民医院宁养院成立之初配备的这台专车,五年来已走过10万多公里。

      五年来,宁养院工作人员风里来雨里去,几乎走遍了聊城每一个村庄,收治了1900多名晚癌患者,陪伴他们走完了人生最后的里程。

      聊城宁养院由李嘉诚基金会“人间有情”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与聊城市人民医院联合创办,目前是山东唯一一家宁养院。

      其服务对象为贫困晚癌患者,免费提供止疼药物,并通过定期家访、电话回访等形式,为患者的症状改善提供辅导,并为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癌症患者去世后,还要对其家属进行哀伤辅导,使他们从失去亲人的悲伤中尽快走出来。

      在聊城宁养院成立五周年之际,大众网记者对话宁养院主任高杰,希望通过他总结出的经验,为正在经历癌症之痛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几点建议。

 

 

宁养院工作人员与患者交流,为他们做身体检查。(宁养院供图)

 

      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不必“谈癌色变”

      大众网:当一个人得知自己患上了癌症,立即觉得离死亡不远了,其内心那种恐惧感是无法言说的。这种恐惧感能克服吗?

      高杰:现代医院研究,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可能会给人的生命带来一些威胁,但并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得了这种病就等于马上面临死亡。癌症患者通过调适心理状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经过科学的、有程序的治疗,有很多人延长了生命,有的三五年,有的甚至二十多年。

      只要患者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并从内心里接受“癌症是一种慢性病”这种观点,相信自己不会很快就会死去,他可能就不那么害怕了。

      大众网:病人肯定会说,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发生在自己身上,总会说起来很轻松。

      高杰:从病人的认识过程来说,总要经历逃避、同化、调适的过程,承认和接受失落的事实,让自己愿意面对和体验悲伤和失落的存在,从中建构起新的意义,这从心理精神上对疾病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种积极主动的精神应对,对生理、心理、精神、免疫、內分泌系统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对不良情绪的宣泄,能排解压抑在內心深处愤闷怨恨,克服恐惧、焦虑、抑郁心态,对改善症状病情都是很有益处的。

 

 

五年来,宁养院工作人员按时家访,风雨无阻。(宁养院供图)

 

      不要向患者隐瞒病情

      大众网:在我国,第一个得知自己病情的往往不是病人。家属要么隐瞒病情,要么就面临这种纠结——到底要不要告诉病人实情?

      高杰:我们走访过的近两千名患者,大多数不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这样的患者家庭往往存在一种神秘兮兮的气氛,说话都要小心翼翼,我们就无法开诚布公地跟患者讨论病情。

      而在很多西方国家恰恰相反,医院查出病人患上癌症,先会把病人家属都请出去,如实告知病人的病情,再由病人自己决定把病情告诉谁、不告诉谁。

      大众网:对癌症病人隐瞒病情有哪些害处?

      高杰:首先对病人是一种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没有人告诉他到底得了什么病,他内心就会充满压抑,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家里就无法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还有,很多人直到去世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病,这是一种遗憾和悲哀。

 

 

五年来,宁养院开展了无数次宣传活动、社工辅导。(宁养院供图)

 

      过度治疗值得反思和探讨

      大众网:宁养院收治的这些患者中,是否存在过度治疗的情况?

      高杰: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不少家庭条件优越的病人,不惜一切代价,去济南、去北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各种方法都采用了,结果是倾家荡产、人财两空。

      过度治疗既浪费了医疗资源,又让病人承受巨大的痛苦,还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通过治疗,患者的生命周期有没有得到延长?目前,尚未有科学的定论。

      大众网:那么,治疗还是有必要的吗?很多病人往往会说,得了病总不能受着吧?

      高杰:要因人而异,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适度的治疗,要看病人的承受能力、精神状态和经济基础。如果是早期发现,还没有转移扩散,可以果断采取手术切除的措施。

      很多病人往往存在误区,他们只认为在医院接受治疗才是治疗,而不认为调理身心、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一种治疗。人们往往不相信自身具有强大的修复能力,却把自己的身体完全交给医生。

      从舒缓医疗理论来看,外出旅游调整身心,到树林中休闲,在阳光下漫步,其实也是一种治疗。舒缓医疗并不是放弃治疗。

      很多病人家属长久无法走出失去亲人之痛。为此,高杰主任想以宁养院为依托,成立一个组织,为这些人提供哀伤辅导,并让这些人抱团取暖。有对此感兴趣的网友,可以到聊城宁养院报名。

 

 

记者手记:

假如生命只剩下100天……

      在宁养院走廊里,有这么一块展板:假如生命只剩下100天,我希望……展板是宁养院工作人员、义工们的答案,有的希望去旅行,有的希望和亲人在一起。

      每次到宁养院,笔者总会为这块展板而感动。

      100天,三个多月的时间,恰好是大多数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如何让晚癌患者走好生命中最后这段日子,是宁养院的主要职能,也是他们五年来主要的工作。

      一般来说,病人从查出患有癌症,到最初的恐惧,到一次次的接受化疗、放疗,其内心的挣扎、彷徨和无奈……没有亲身体验的人,怎么也无法有切身的体会。

      笔者刚刚经历了生离死别,也通过读书、向医疗专家请教,对癌症做了一定的研究。希望通过正文和这篇手记,为读者提供一个参考。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早期发现并治愈;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可以通过有效的综合治疗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部分有望治愈。

      印度传统医学大师安德烈·莫瑞兹在其惊世力作《癌症不是病》中,提出了如下等观念:癌症是你不爱自己的结果;癌症不是病,它是身体的一种生存机制;将癌症当成疾病来治疗,而不去消除它的成因,只会带来更多副作用;自然消失的癌症,比被诊断出来和治疗过的癌症要多得多;战胜癌症,开刀、放射性治疗等现代西医医疗行为是不成功的,关键是要改变身体酸性的体质,否则癌症还是会复发;癌细胞是你体内的细胞,要给与它更多的爱和热情,一旦癌细胞感受到被接纳,它就能恢复为健康、正常的细胞。

      这跟姑息医疗理念有相通之处。姑息治疗在欧美等国家称为“palliative care”,而在日本、中国台湾翻译为舒缓医学,中国大陆目前将其翻译为姑息治疗。姑息治疗起源于hospice运动,其最早起源于公元四世纪。从上世纪60年的hospice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姑息治疗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肿瘤防控体系的重要环节和方面。

      笔者希望借此告诉大家,要努力做一个“有文化”的癌症病人或病人家属,多了解一些癌症的成因,用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但已被科学验证的常识,来捍卫自己的生命。而不是一味地把自己的身体交给医院,实际上,无数事实证明,目前来看,医学对于治疗癌症所有的手段,投入巨大却收效甚微,这也是医学的无奈。

      假如生命只剩下100天,就放下疾病、放下烦恼,问问自己的内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尽情去享受阳光雨露,享受这个世界所有的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