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宁养院介绍 医院简介 宁养新闻服务札记 社会反馈联系方式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宁养院 >> 感想·随笔
探访随笔及感想(武汉宁养院义工 燕宇飞 彭健宏)
发布时间:2011-6-28

访患者小珍

 

一、经过

探访小珍之经过

5月22日,星期六,下午我和健宏费尽周折,终于按时到达患者小珍家,进行一次义工服务。开始我们都不知道这次服务会做成什么状况,我们在她家里和她交流了三个小时,当我们离开后,内心都认为,今天是一次不小的收获,对我们非常有意义。

我们到了她家,首先进行了自我介绍,她表示非常感谢,请我们坐下。

坐下之后,我看她气色不是很好,就问了她最近的身体状况。也许是她觉得我们真的在关心她,于是就给我们诉说了她身体上的种种不适,为了方便记忆,我就拿出事先准备得笔和本子一条条的记录,当她看到我在记录的时候,说的更详细了,还时不时提醒我什么什么记录了没。我边记便向她说明,让她放心,我回去会给宁养院的老师反映她的这些问题,看她们有什么意见,她不断地表示感谢。

这样说了大概有半个小时左右,之后我准备问一些她以前的生活经历。但是遇到困难,陈阿姨很不情愿谈论她以前的事情,尤其是那些开心的往事,说一谈到这些,她就会很难过,感觉自己不想活了,想快点结束自己的生命。

于是谈话陷入了困境,要想更好的服务病人,我们必须要让她改变这样的想法,但是通过什么方法呢?我想起在义工培训时吴新老师给我们讲的与病人交流的技巧中有一项开放式的提问的方法。于是我就问陈阿姨:“阿姨,您为什么会这样想呢?您为什么想到以前就会有不想活的感觉呢?能给我们说说么?”当我问完这句话后,陈阿姨想了一下,说出了她的原因,是因为以前曾多么的辉煌,现在却什么也做不了,感觉活着只是家人的累赘,太没意义了。

抓住这个机会,我接着说:“陈阿姨,我们能体会您的心情,您能给我们说一下您的以前么,让我们对您有更多的了解?”于是阿姨就讲起了她的以前讲起了她的奋斗史和成功的历程,中间我和健宏又寻求时机插话问了一些问题并向她阐述了“癌症也是一种慢性病”和“带癌生活”的理念,同时在手中的本子上不停地记录阿姨话中的重点。这样一直谈了将近两个小时,中间健宏问她可不可以拍照,她也欣然同意。

最后,她笑着说:“瞧我跟你们谈这些,都不觉得自己有病了,还跟健康人似地。”接着又说:“在我病了之后这还是第一次有你们这样跟我谈话的,让我很放松,以前有人来看我时,总是要我勇敢一点,坚强的面对,但每听到这些我只会更难过,更想哭,我在家里,内心却很孤独,总想有说话的人,真的很感谢你们。”

我们表示不用谢,看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该告别了,阿姨送我们出门,此时她的气色已经好了许多。我们说以后在她方便的时候还会来看她的,她再次表示感谢。  (文 燕宇飞)

 

二、感想

                                                                                                                                                                    探访小珍之感想(一)

                                                                                                                                                                                              ------灵性的感悟

小珍女士在患病之前有一个三口之家幸福的家庭,就在她事业处于巅峰之时,病魔却把她的梦想剪碎了。

小珍女士在患病之后,心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是她在和病魔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刚开始诊断出肺癌时,她非常恐惧,焦虑,对疼痛特别敏感,总想寻求医生的帮助,对死亡极度地畏惧。后来她信仰了基督教,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自从有了信仰,她的心境开始变得开阔起来。基督教认为,人的生命都是由上帝安排的,上帝给了你幸福的同时,也会给予你痛苦。陈女士就是以这样一个信念,看待自己的生命。她还自嘲道自己是幸福的,因为在深受痛苦的同时有丈夫的日夜陪伴,自己还比某些20多岁就英年早逝的年轻人多活了20年。在和她交谈之中,她还时常露出笑容,虽然笑容又些苦涩,但是我非常佩服她顺其自然的生命观,至少她对死亡看轻了,至少她有生的顽强。

但是小珍的目光依然是绝望的,她的生活担忧日益加重,这些生活的担忧来源于不堪重负的家庭负担。自己开创的理发店面临倒闭的危机;自己走了以后,丈夫孤独的痛楚;没有自己的陪伴,儿子的前途会变成怎样?这一切一切都是疾病本身以外的担忧。疾病引起的间接的痛苦更是病人无法面对目前生活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有时生活的危机比病痛本身更让病人难以忍受。作为一名义工,其实我们也很无奈,因为我们的服务只能给她一时的心理上的慰藉,就像止痛药一样药效过了之后,病人终究还是会疼,而不能从根本问题上给她一些帮助,这一点也是义工服务范围的局限性。

但是我依然感到,宁养院义工这份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当我将要走的时候,病人的心情豁然开朗,她又重新找到了健康人久违的自信与快乐。至少她跟我交谈的过程中,她忘记了疾病的痛苦,重新寻找过去的美好,还细细回味跟我们分享其中的乐趣和她的成就感。癌症病人最恐惧的就是寂寞与孤独。对于癌症病人的后期治疗,亲人或义工的“话疗”和止痛药的联合应用往往比单纯用止痛药的效果更好。而我就是充当“话疗”的医生,我给她缓解痛苦的同时,我自己心中也有一份成就感。所以说宁养院义工的意义具有双重性。

我和小珍和影的时候,她的手紧握住我的手,我感到,她非常渴望我们的陪伴,我们的真诚已经取得她的信任,我们将心比心的服务态度让她深受感动。这也是人性的交融,心灵的濡养的过程。在今后,我也应继续保持真诚的服务态度,努力以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去提高服务质量,让癌症晚期病人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站之前还能感受到人性的温暖,生存的意义。                                                             (文 彭健宏)

 

 

探访小珍之感想(二)

                                                                                                                                                                                                                 ------对义工工作的体会

探访小珍之后,我和健宏都觉的很高兴,一是为患者一个下午心情状态的转变,另一个就是为我们这次出访取得成功而骄傲。

在出发前,我跟健宏谈笑谈之前有人说我们的义工的活儿就是去给患者做“话聊”——听患者讲话、陪患者聊天。我们从小珍家里出来之后,健宏说,我们所做的活要加上一个字了,叫“放话聊”,“放”代表“放开心扉”的意思。我击掌称妙,感觉极是确切。

听患者讲话容易,陪患者聊天也简单,但是前提是患者愿意说,乐意说,你才有机会。如果他不愿意的呢?所以我觉得最难的就在于让他“放开心扉”,也就是“放话聊”的第一步。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开放式的问题会比较有用。

对小珍的探访,我们就遇到了她不愿意说的问题,她不愿意提起以前的事,拒绝给我们讲。遇到这样的困境,谈话快难以进行下去,只是一味的转移话题终究不能改变患者消极的心态,于是我试着问了一句:“阿姨,您为什么不愿意回忆呢?”得到的回答是“我一想到以前,就难过,就不想活了。”我见有回应,紧接着问:“阿姨,您又是为什么会这样想呢,以前你过得很痛苦么?”得到的回答是“不是,以前很辉煌,但是现在我什么都不能做,一想到以前就难过。”我顺着问下去:“阿姨,您能不能讲一下您的以前呢?”于是她就给我们讲起了她的过去,在讲话过程中我们就有了交流,并且我发现随着讲话的深入,阿姨的心情也越来越好,越来越乐意说。到最后,她自己都说觉得自己像没病一样,非常感谢我们。

其实这就是开放式问题的作用,在你和患者的谈话陷入困境之时,试着将导致困境的问题纳入一个开放式问题中,以求得和患者的交流,使患者逐渐的放松,逐渐的放开心扉。从而实施我们的“放话聊”专业服务。                              

                                                                                                                                                                                                                                                                                                                (文 燕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