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宁养院介绍 医院简介 宁养新闻服务札记 社会反馈联系方式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宁养院 >> 典型案例
自杀未遂的心理干预(武汉宁养院)
发布时间:2016-4-8

  患者褚女士,于2011年4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行左乳癌根治术,术后行化疗8周期,放疗25次。2013年2月行右乳癌根治术,术后行化疗6周期,放疗25次,出现疼痛后自服曲马多。于2016年1月发现肺、骨转移,行放疗10次,并服用美施康定。于同年3月8日建立宁养关系。患者父母双亡,建立宁养关系后住在丈夫在武汉开的寿衣花圈店不肯回老家住,怀疑老公抛弃他,于是要求老公天天陪着他,晚上也不让老公安心睡觉。最近几日把儿子、女儿叫到身边,整体吵着想死。

 

  2016.4.7晴下午两点,患者的丈夫来门诊取药,说昨晚患者一口气吃了20多颗10mg吗啡即释片,还问有没有安乐死的药。社工告诉他,我们不提倡安乐死,既不加速死亡,也不延缓死亡。然后随家属来到患者家里。

 

  患者处于昏睡状态,听到丈夫的呼唤声,睁开眼前,身体没有反应。社工俯身问她,现在感觉怎样?她说头晕、没有力气。社工接着问:您昨天晚上到底吃了多少止疼药?她说:23片。社工见她意识清楚,于是问:您现在还疼吗?她说:不疼。社工说:身体不疼,心里还是难受,是吗?她说:是的。于是社工开始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社工:您为什么吃那么多止疼药?

患者:我不想活了?

 

社工:为什么呢?现在身体不疼了,是不是?

 

患者:……因为丈夫抱我解手,把腰闪了,儿子抱我解手,把手折了,我活着连累大家。看着儿子受累,想着孙子只有九个月,也需要爸爸,我心里特别难受。我不敢对孩子们发脾气,所以把坏脾气都给了老公……

 

  等待患者哭诉完毕,情绪恢复正常,社工开始就患者目前存在的需求召开了家庭会议,协助家庭成员正常沟通。在场家庭成员有:患者的丈夫、女儿、媳妇、孙女。

 

身体层面的需求:因患者无力翻身,已经出现骶尾部压疮。双大腿内侧及右大腿外侧出现溃烂。排小便需要及时协助,排大便需要耐心协助。

 

心理层面的需求:需要老公把自己当孩子对待,希望看见老公的笑脸,希望老公每次离开自己出去的时候打个招呼,告知去向。

 

  帮患者阐述完需求后,开始进行四道人生的教育,告诉大家,我们都是借着对方的存在来看见自己是谁,身在何处。活着的时候学会道爱,患者对亲人的付出懂得珍惜、接受、感谢、而不是推开、拒绝、指责。道爱的人生才不会让亲人在患者离世后感到内疚,患者也会不会带着遗憾与怨恨离去。看着一家人复杂的表情,于是我引导患者:你看见了大家对您的关注了吗?您能不能慢慢做起来对大家以微笑的方式表示感谢呢?患者欣然同意。接着又提议患着的丈夫搂着妻子照一张合影,看到他们羞涩的笑容,感觉他们回到了初恋。然后我让患者看着她的孙女,是多么自在和我们在一起,社工问她,您愿不愿和社工合影留念呢,患者开心的笑了,表示乐意。看着患者从头脑内疚的故事中走出来,和大家一起享受真实表达,真心沟通的人生。社工决定可以退出来了。

 

  临走前,社工对妻子说:有尿意的时候不要忍,及时告诉家人,以免来不及的时候责怪家人不及时回应自己。对丈夫说:听到患者的呼唤,问一问是否很急,如果急,就暂时放下手上的事情。对大家说:我们天生都会大哭大笑,结果现在是不敢哭不会笑了,希望大家想哭就哭,哭能排毒,想笑就笑,笑能聚气。

 

  此次危机干预帮助患者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家属也明白不是身体病痛让患者产生离世的想法,是用这种方式呼求关注与理解。妻子最大的需求就是希望丈夫做一次自己的父亲,满足她从小渴望父亲笑容的愿望。丈夫也明白不是自己做的不好、不够,而是妻子把自己当孩子,把老公当爸爸。

 

  2016年4月8号,社工安排义工队长带领一名义工去探访患者。患者正在室外一边晒太阳,一边享受儿子给自己洗脚。见患者心情好,我们也放心离开了。

 

  2016年4月12号,义工说给患者翻身时增加了患者的疼痛,心感不安。安抚了义工的情绪,问及患者的情况,患者不好的心情不知是疼痛引起,还是不满引起。于是社工打电话给其丈夫,患者的丈夫明显处在情绪中,对妻子不理解自己,不让自己好好睡一个觉感到委屈和愤怒,对他进行了同理,确实无法理解患者的行为。家人对患者的付出,患者不懂感激,相反,希望大家都要和她一起受苦才能心理平衡。这种病态心理需要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可是她拒绝接受心理治疗。

 

  2016年4月18号,晴天。家属门诊取药,面容憔悴,诉自己的腿疼,每个人都被妻子责骂。全家人拿妻子的疼痛没有办法,女儿气得回自己的小家了。自己还要安慰受气的媳妇。门诊取药时已经给予增加药量,但社工还是想了解到底是心烦意乱导致的躯体症状,还是肿瘤及疾病本身引发的身体疼痛。于是跟随家属再次来到患者所在地。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是患者抗拒事实的信念导致对自己的不满及对家人的不满。患者无法接受自己以后不能走路、排便的事实,觉得自己活着生不如死。患者说同期的病人都陆陆续续死了,自己已活了五年,已经知足了。其中一位病友死前还下跪求刚刚结婚女儿给钱治病,自己练下跪的能力都没有。患者从自己不想看人到低头看着社工,社工发现患者其实真正渴望的是关注,渴望家人给自己好脸色。可是谁能做到对方责骂自己还能面带笑容呢?于是这个家庭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患者要么忍一时之气,要么情绪大爆发,引起关系紧张与恶化,制造更多矛盾和误会。看见患者最在意的人是儿子,告诉患者为儿孙想想,也要学会管理好身体的疼痛(按时服药),心情(正确表达需要)。问患者的家属为何昨天拒绝义工的上门服务,患者的丈夫说患者说没什么用,再问及患者是否需要义工上门陪伴,患者说可以。患者的吃苦耐劳的品格是丈夫欣赏的,面对已非昨日的妻子,丈夫说已经忍到极限了,希望患者快点死自己快解脱,但不敢公然表达,觉得自己度日如年。患者一边不希望自己不依赖家人照顾,一边又不得不依靠家人照顾,陷入极度冲突中,对比自己过得开心的人是嫉妒加恨,反映在丈夫身上就是:为什么不是你得病?反映在孩子身上就是:认为自己的儿子女儿为孙子外孙花钱是乱花钱。如何让病人看见自己错误信念的害处,经验修正错误信念的益处,是需要整个家庭的人员接受生命教育,明理才能性柔,于社工来说任重道远。整个交谈过程中,没有听见患者说身体疼痛。鼓励患者自己给自己按摩,但依从性差。于是嘱咐儿子,经常提醒母亲在床上给自己按摩,接受所有症状积极想办法处理,减少患者胡思乱想的时间,从而起到平衡身心的作用。

 

  2016年4月25日,晴天。对患者的儿子电话拒绝义工服务一事问及前来取药的患者的丈夫,没有得到正面答复,只说病人吃药止不住疼痛。患者受害者的心态让患者的丈夫及儿子陷入冲突之中,一边看着患者受苦于心不忍,一边承受患者的怨气心生怨恨。患者烦的时候说想一死了之,痛的时候又喊救命,患者的丈夫已经感觉疲惫不堪,将妻子从自己的店中送到自己的家中,让儿子媳妇去伺候。对于夫妻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社工只能分别开导安慰,但无法去改变个性与习性。

 

          2016年4月26日,阴天。患者听从社工建议回到自己宽敞明亮的家中,可是依然感觉疼痛。邀请医生、护士一起寻找疼痛的原因。经过询问病情,发现患者因为排尿困难怀疑是吗啡毒副作用(不知是自己不想麻烦家人的心里冲突导致),而自行减量,导致服药无效。经过调整体位,给予正确按摩指导,促进静脉回流,患者感觉身体开始变得轻松。督促家属做好压疮护理:勤洗头、勤搓澡、勤换衣,勤换床单,保持床单清洁,勤晒被子,保持被褥蓬松,让患者身体感觉舒服。指导靠我们,实施靠家属。

     

 

武汉宁养院社工 汪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