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宁养院介绍 医院简介 宁养新闻服务札记 社会反馈联系方式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宁养院 >> 感想·随笔
为善别开一扇窗 (成都宁养院护师 贾艳皊)
发布时间:2022-4-23

关于善别,安宁疗护团队可以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做些什么?

 

您一直是我的保护网

有一位患有白血病的16岁少女,她的母亲一直自责,自责她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女儿才让女儿患有这个病。无论医生从医学上如何向这位母亲解释不是因为她的行为导致女儿生病,但这位母亲自责的情绪没有丝毫减轻。安宁疗护工作人员让这位女儿选择一颗纽扣表达对母亲的爱时,这位16岁的少女选择了一个有着网状纹理的纽扣,然后对她母亲说:“妈妈,您知道吗?我就如这粒纽扣,您的爱就像这个纽扣上的保护网,保护着我。照顾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小到大。但是,妈妈,您知道吗?就像这粒纽扣2个洞眼没有保护网一样,您的保护网也有保护不到的地方。所以您不要自责您没有保护好我,因为那2个洞眼是天生的,没有办法放上保护网。”她的母亲听她这么说后,就没有再自责过。我感叹于一个16岁的少女能说出这样智慧的话语,而这件事情的发生是因为安宁疗护团队用选择纽扣的方式给了这位少女这样的表达机会。

 

这是亚太慈怀疗护网络华人安宁疗护专家培训(计划)组织的华人安宁疗护培训课上,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主任周燕雯教授为我们讲授基本课19“善别照顾”时提到的案例。尽管周教授普通话说得不是很标准,但这并不影响她讲课的魅力。

 

为善别开一扇窗

另一个故事,讲述一位父亲一生酗酒,在他生命末期,他就很遗憾没有给女儿留下什么,周教授提供原料,让他亲手做两串珠手链送给女儿。他的女儿接过父亲送给她的串珠手链,激动地说:“这是我们的传家宝,我要把这个手链一直保持着,我要在自己的结婚典礼上带着这个手链,如果我将来有孩子,我也会把这个手链传给我的孩子。”这位父亲听后很是感动。

 

课后,我对周教授分享的故事回味了很久。善别需要表达,我们华人普遍委婉内敛,或者说不善于直接表达。周教授为患者和家属提供这种通过第三方或者中间物件来表达爱与传承的方式很好地接应了这种委婉内敛、不善于直面表达的文化共性,为华人安宁疗护的“善别”开了一扇窗。

 

作为安宁疗护从业10多年的护士,与关注宏大叙事相比,我更关注在安宁疗护每一个微小行动里带给患者和家属的安慰。临床工作中,可以借鉴周教授这种实务做法,在患者生命最后一段旅途中,创造机会让患者及其家属表达爱,留下爱的印记和幸福的感觉。周教授在当时香港疫情较重时,依然坚持免费为华人进行免费安宁疗护培训,她培训的内容也必将对我们安宁疗护服务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