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无私的手,点燃他人生命之光--加入宁养义工
汕医宁养义工队“尊重生命”海报设计比赛
常见的心理、社会和灵性需求
——“我还能活多久?” 汕头大学宁养院 -- 李嘉诚基金会「人间有情」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 -- 宁养之窗
发布时间:2008-6-25


 

 

令很多家人感到头痛的是患者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我还能活多长时间?”或者“医生说我只有三个月可以活,是这样吗?”

很多时候这些问题只是患者的反问,并不一定要有明确的答案。不管怎样,这种对话给了家人一个了解患者思想及感受的机会,借机找出他们特殊关心的重点,帮他们卸下重担,重新建立希望。具体的应对策略有:

1) “我不知道”---避免精确的答案

应尽量避免给出确切的时间长度,承认“我也不知道”或“这是很困难的。”--- 例如,“这是很不确定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恐怕我们现在很难预测……,我不知道。而且也没有人能告诉你确切答案。”即使患者已经被告知只有“几周”或“几个月”可活,也要让他们明白,这只是一个平均数或中位数,实际上与很多生理和心理的因素相关,不是确切一定的,可以是几天到几周,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年。

(2)         为何询问---探寻背后的原因

实际上,很多提问的患者都知道家人并不能够准确预测生存期长短,所以家人要了解患者提出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 例如,“你为什么这样问呢?”“你希望我怎样告诉你呢?” 或者对患者的想法表现出兴趣,引导其说出自己真实看法,对他的感受和恐惧多一些了解 --- 例如,“我倒是有兴趣了解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你认为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有时不妨提出这样的问题 --- “你希望活多久?”(在轻松愉快的情形下提出)

有些患者反复询问,只是希望寻求保证,此时可找出患者真正关心和担忧的问题,进一步讨论。有些患者是希望提前做好准备,好好计划余下的时间,此时需要的是更详细的沟通,以及给予实际支持。

(3)         转移关注点---做最坏打算,但选最好方法

可能的情况下,协助患者将关注点从“恐惧、担忧未来” 转移至“活在当下”。做最坏的打算,但要选择最好的路走--- 例如,“无论你的病发展怎样,未来都是我们无法预测的,与其让担忧影响现在的生活……还不如现在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我知道您担心病情发生变化,心底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但毕竟影响未来的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医生会很好地控制你的疼痛……我们会尽量让您感觉舒适,所以我建议你学会与疾病和平相处,计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享受眼下的生活……”

(4)         保持希望---帮助患者建立滚动向前的目标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帮助其建立在近期可实现的目标,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帮助实现这个目标;然后,再帮助患者设定下一个可实现的目标。如此滚动向前,始终保持“有可能”,帮助患者重新树立起能够控制自己生活的感觉,完成最后的心愿--- 例如,“医生说在未来的2-3个月内,你的状况都会较稳定,足够让你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有什么计划吗?……”或者“不如让我们来看一看今天可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