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伤痛总是无法避免。当我们感到痛苦,感到孤单,感到恐惧时,内心总是希望可以有一个能理解自己的人陪伴在身边,让自己能够暂时依靠,重获内心的温暖,继续体会生命的满足与幸福。然而在这个充斥着标准答案的社会里,已经很少有人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去体会别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更多的人只是急于催促别人赶快走出伤痛,却从不明白陪伴的真谛。
苏绚慧在《当伤痛来临——陪伴的修炼》这本书中用细腻而深情的文字记录了自己对“陪伴”这个角色的反思与观点。文中反复提及的一个词就是“同理心”。所谓的同理心,便是真正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客观的感受与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这不是单纯的理性分析,而是一种情感上的感受与体会。书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真正美丽的同理心,是两颗心的靠近,是两个人情感的交流传递,是两个生命的相互呼应。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喜欢轻易地做出评论,还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说得很有道理。就像有些小孩考试考差了,家长总是自然而然地就去责怪孩子学习不认真。但或许是孩子考前太紧张了没睡好,而家长的这种责备只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情绪。又比如当我们身边的人有亲人去世了,我们通常都会让他们不要难过,节哀顺变,要继续新的生活,可是这些话或许只会让丧亲者更加压抑,把他们推向孤独的角落独自疗伤,我们从没有真正去理解与陪伴。
我一直认为,如果你没有真正了解一个人的经历,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只是根据一些表面呈现出来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揣测而去肆意地评论,这其实是对他人的不尊重,而且会给其造成伤害。我曾经看到过不止一个人说他们鄙视那些自杀的人,认为他们软弱无能,认为他们不负责任,认为他们是不可原谅的。我看到这些话时其实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我并不是赞成自杀,但我觉得自杀的人终归是内心绝望又无人陪伴。他们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我们既然不知晓,那我们也就不应该轻率地责备他们。换个角度,如果他们在自杀前能有一个人真正用心去陪伴他们走出困境,那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无人陪伴并不是说我们的社会有多冷漠,而更大的原因或许是我们不懂得如何陪伴。我们自以为的陪伴方式或许反而会给他们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
然而我们不懂得如何陪伴亦是情有可原。我们从生下来到现在,我们自己或许也几乎没有被真正地陪伴过。从小到大的教育都告诉我们,我们要坚强,不能表现出脆弱,不能喊痛,不能承认痛。这样的观点在我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我们慢慢地开始忽略自己的内心感受,内心也变得空洞而麻木。而这种麻木其实只是麻痹自己的方式。既然不能喊痛,那索性给自己的心包裹上一层坚硬的外壳,避免下一次受伤。于是我们以为自己不需要陪伴,更不用说去陪伴别人了。
刚到宁养院做义工时,我内心是很忐忑的,担心自己说错话刺痛他们敏感的心。所以我以为会有一个模板能够告诉我与他们交流时什么情况该说什么话。看了这本书以后,我觉得我自己很可笑。有了模板就相当于有了一套标准,而我们在与他们交流时也就不过是在套用这一套标准,却完全不是在用心去感受他们所感受的,那也就起不到真正的陪伴作用。作者在书中提到,“净空”是陪伴者要做的第一步自我调整。当我们面对那些临终的病人,我们总是容易抱有一些想象与既定的看法。我们习惯性地怀揣着对死亡的恐惧,想象着他现在内心一定很恐慌很焦虑很沮丧。但其实临终者心里并不一定就是这样的状态。我们只有耐心地听他们诉说与他们交谈才能真实了解他们此刻的情绪感受。
然而要想真正地去理解体会他人的感受并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即便有心也可能无力。一个陪伴者如果他自己的生活就是充满了压力,那他便无法做到“净空”,面对他人的痛苦,也就只会有简单的评价与判断。所以我们要想真正陪伴他人,首先就要呵护自己。一个人只有懂得满足自己的快乐与需要,懂得感受爱与幸福,才有可能理解他人的需求。只有允许自己被照顾,被理解,才有可能有效地去照顾理解他人。助人的前提是自助,只有自我“净空”以后我们才能真正用心去陪伴他人。
陪伴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学会的,这或许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摸索去实践。愿我们的陪伴能让人与人之间拾回亲近与真情,感受到生命乐章的绚烂。
用心与你温柔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