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常常是安慰 (成都宁养院-四川大学本科实习生 罗怡)
发布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23-8-31
今天跟着宁养院老师一起,作为一名宁养院的志愿者,访视了一位癌症终末期的患者曾奶奶,切身感受到癌痛患者及家属的不易,同时也了解、学习了家庭访视的流程和方法,受益良多。
在访视之前,先跟曾奶奶家属联系,确定访视的时间。从宁养院到曾奶奶家的路上,老师简单跟我们介绍了曾奶奶的情况。曾奶奶已经七十四岁了,罹患肺癌及帕金森病,全身有多处转移。她与老伴育有一子,已经成家有子女。
到了曾奶奶家中,自我介绍并说明来意。其中一个细节很打动我,老师自己在包里准备了一次性鞋套,这样方便了自己同时也不用弄脏主人家的地板。随后我们到房间了解曾奶奶的情况。
曾奶奶躺在床上,可能因为肿瘤转移,左侧髂骨处有一个很大的包块,使她不得不保持右侧卧位,手还一直拉着床档,看起来十分费力。幸好检查完身体后发现皮肤暂时还没有被压坏。在与患者家属的交谈中,我们问了曾奶奶疼痛及用药、饮食和大小便等情况,也跟曾奶奶进行了交流。尽管曾奶奶已经基本说不出来话,但交流过程中老师抚触曾奶奶的肩背部,轻声夸奖曾奶奶吃饭很“乖”,做得很棒。我想,对患者的关怀就体现在这些细节当中吧。我们也跟爷爷聊了许多,爷爷于2017年脑溢血,之后右手便瘫痪了。谈及面对生死,爷爷仿佛已经很坦然。
每个家庭情况都不同,即便我们其它什么都不能做,我们还可以耐心倾听,给他们一个宣泄的出口,通过细节处言语和行为,力所能及地带去一丝温暖与关怀。同时做好用药指导,使患者尽可能舒适、无痛地度过最后的时光。

笔者帮曾奶奶翻身
文:罗怡/编辑:贾艳皊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