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安宁疗护与生死哀伤 (成都宁养院-四川大学本科实习生 王继霄)
发布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23-8-31
在《死亡与生命手记》这本书里,心理治疗大师亚隆医师因为妻子的离世在书中展现了自己的内在世界,使读者窥探到他内心秘密的一角。我认为这种展示只是他的一部分,因为在每一个人的潜意识中不可能让他人看到自己所有的秘密,同时在无意识中也有着从未被自己认知到和被忽略的秘密。但是,这并不妨碍亚隆医师的真诚、坦然与伟大。
“受伤的医生才是治愈者。” 亚隆医师当初面对丧夫的艾琳难以共情,在对艾琳做心理治疗时会以“并非只有瘾君子才能治疗瘾君子,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精神分裂症 ......”进行反驳。直到自身面对妻子玛莉莲的去世,有了万念俱灰、了无生机的感受后,才对当初与艾琳的沟通进行了反思。“艾琳,你是对的。你说我‘舒适、温暖’完全正确。现在我经历了玛莉莲的死,如果现在我见到你,我相信我们的配合会有所不同——一定会更好。我不能具体说明我会做什么或说什么,但面对你时我会有全然不同的感受,会找到一个更加真实和更有效的方式与你相处。”
虽然亚隆医师是职业的心理治疗师,但他自身仍有无意识的存在,也有自己内在的隐藏人格,当触碰到人格核心时,他依然会激起内在防御,出现恐惧和逃避。在第21章:“玛莉莲经常尿失禁,女儿和幺儿班恩每天帮她清理换洗。每当此时,我便离开房间:我美丽的玛莉莲,我要保留她洁净的记忆。”亚隆医师想保留玛莉莲洁净的记忆,这是对现实中失禁玛莉莲形象的防御逃避。但亚隆医师能写出这段文字,无论是无意识的防御暴露或者是有意识的自我暴露,都会让我感到亚隆医师是真实的,他并非一个无坚不摧的理论大师,他依旧是一个泥胎肉身活生生的人。
读完这本书,让我感受到心理治疗师也是寻常人,无论与来访者讨论过多少次死亡,当最亲最爱的人即将离去的时候,内心的痛苦也不会因为多年的训练而减少半分。这本书是亚隆医师以一个平常人的身份表达出的对妻子深深的爱和依恋。面对被唤起的死亡焦虑,他选择感受和面对,感受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在陪伴妻子治疗的同时与妻子写下这本著作,并在妻子离世后逐渐学会重新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努力生活。这份勇气与内心的柔软令人动容。
无论一个人平时表现得多么坚强,在生命最后一段路中都需要支持系统来帮助面对死亡,家属的哀伤照护也不容忽视,这就是安宁疗护存在的意义吧。

笔者阅读《死亡与生命手记》
文:王继霄/编辑:贾艳皊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