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一碗难端平的亲情 (德宏宁养院社工 谢安所)
发布单位:德宏州人民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25-5-22
“杨师傅又在和患者谈心啦!”看着办公室里相谈甚欢的场景,同事忍不住在背后蛐蛐。这一次的主角,是位从乡下独自来宁养院取药的大妈。
记得大妈刚开始接受宁养服务时,因病痛折磨连生活都无法自理。如今竟能独自乘车前来,这本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可护士陶婧却满心担忧:“大妈,下次别自己来了,路上不安全,让孩子们来取药吧。”大妈只是笑着点头,却没正面回应。
核对信息时,我发现了不对劲儿。以往都是大妈的大儿子媳妇和孙子来取药,怎么今天突然变了?面对我的询问,大妈的回答让人哭笑不得。原来,这位有两个儿子、五个女儿的老人,背后藏着一段复杂的家庭故事。
生病前,大妈一直跟着小儿子生活,帮着带孩子。可当她病重后,离异的小儿子实在无力照顾一老一小,孝顺的大儿子一家便把老人接了过去。尽管大儿子家并不宽裕——大孙子还因突发疾病留下后遗症,在读大学期间就饱受病痛折磨,但他们依旧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老人。每次取药,受伤的大孙子都坚持按时前来,从未耽误。
然而,今天大妈却道出了令人意外的原因。她怀疑大儿子媳妇借着取药的机会赚取差价:“医院没药的时候,需要去外面买。就说那个治骨头痛的塞来昔布胶囊,我自己买只要4块钱,她却告诉我花了30多块。”这份猜疑,让大妈对儿媳的信任彻底崩塌。更让人惊讶的是,恢复自理能力后,大妈不仅决定搬回小儿子家居住,还把在大儿子家养的鸡全都带走了。
“都是自己生养的娃,怎么就不能一碗水端平呢?”看着大妈固执的样子,宁养院专职司机杨师傅忍不住和她拉起了家常。从家庭责任谈到亲情维系,从生活琐事说到相互体谅,七七八八聊了一大通。可大妈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任谁劝都没用。
这看似鸡毛蒜皮的家庭矛盾,在宁养服务中却并不少见。对于生命末期的患者来说,家庭关系的和谐往往比药物治疗更重要。处理不好这些家长里短,很可能成为压垮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但这种事急不得,就像培育一株幼苗,需要耐心和时间,用理解与关怀慢慢化解。
在宁养院的日常里,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我想,宁养院人员除了为患者缓解身体的疼痛,抚平心灵的褶皱同样重要。

宁养院专职司机 (右) 和患者拉家常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