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守微光,启新思(山西省肿瘤医院宁养院义工 张婷)
发布单位:山西省肿瘤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25-6-4
2025年5月17日,我有幸参与了第四届全国宁养义工线上服务论坛,这场跨越地域的交流盛会,犹如推开一扇深入理解宁养服务的窗。论坛中,宁养义工们以真实案例为笔,勾勒出这项事业的温度与深度,让我在聆听与思考中获得了认知的升华与心灵的触动,也让我对这份事业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知。
论坛开场的主旨演讲中,专家对宁养服务“全人、全家、全程、全团队、全社区”的核心理念剖析,打破了我对“宁养”的片面认知。各地宁养义工的案例分享,正是这一理念的鲜活注脚:武汉宁养院的“生命故事书写计划”,通过引导患者记录人生经历、义工协助整理成册,让生命末期的患者在文字中寻回价值感,为家人留下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结;汕头宁养院的“生命回顾”项目,以实物、照片打造个人纪念展,吸引社区居民参观,让患者一生的成就与热爱被看见、被铭记,赋予生命末期“被尊重”的重量; 福州宁养院的“宁养伙伴计划”,整合家属、邻居、朋友组成互助网络,既构建了可持续的社区支持体系,也让专业服务与家庭照护形成温暖共振。这些实践印证:宁养是对患者身体病痛的科学疏导、心灵恐惧的温柔化解,更是对家属照护压力的系统分担,本质是以人文关怀编织“生命守护网”,让患者及家庭在爱与尊重中坦然面对人生的特殊阶段。
义工分享后,专家的点评如同一面明镜,既映照出实践中的闪光点,也直指需要改进的方向。他们肯定了宁养义工们在沟通技巧、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亮点,为义工新手提供了可借鉴的“行动指南”;同时,专家也指出部分义工服务中存在的等问题,并从伦理、沟通策略等角度提出系统性建议。这让我明白,宁养义工服务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工作,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复盘,小到沟通时的语气温度,大到义工服务方案的个性化设计,都需要以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为核心,在反思中迭代,在改进中贴近“精准照护”的目标。
通过此次义工交流论坛,我明白自己的使命,展望未来,我决心将论坛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论坛落幕,但责任与行动才刚刚开始。作为宁养义工,我深感自己不仅是温暖的传递者,更是这份事业的“播种人”。未来,我将从两个层面践行所学:
• 深耕服务一线:将“叙事护理”引入陪伴场景,以倾听生命故事的方式构建心灵联结;推动“家属支持小组”落地,通过群体互助缓解照护者孤独感,让每一次服务成为照亮心灵的微光;
• 传播理念火种:主动向身边人普及宁养服务的价值,让更多人了解“临终关怀不是放弃治疗,而是让生命以更舒适的方式谢幕”。我相信,当更多人关注宁养、参与宁养,我们终将汇聚成一股力量,让生命的最后一程不再孤独,而是充满爱与希望的“温暖告别”。
这次义工论坛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真正理解:宁养义工服务不在于惊天动地的壮举,而在于无数个日夜中,用专业与爱编织成的“生命守护网”。未来,我将以义工论坛为起点,带着“尊重生命”的信仰前行,在实践中成长,用更有温度、更具深度的服务,为生命末期的患者及其家庭,铺就一条充满爱与希望的“温暖归途”。

笔者参加以线上形式举行的第四届宁养义工服务交流论坛时所摄
文:义工 张婷/图:义工 孙辰洁
编辑:侯蓉、辛丽艳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