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守在日落的那一边(兰州宁养院)
发布单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10-7-15
中国政法大学 张 好
2007年的暑假,我经历了一场特殊的心灵之旅,那是生命的沐浴、灵魂的拷问,是爱的挥洒与侵润。
机缘出自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部关于北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的纪录片,第一次接触到了“临终关怀”这个词。那时候的我,被片子里生命的坚强和无私的爱与善意深深的感动了,当时我就渴望着有一天,也能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帮助那些挣扎在生命尽头的人们,让他们少一些痛苦多一份欢笑,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这个心愿一直被我珍藏着,直到2007年的夏天,我走进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宁养院。作为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的一部分,兰大一院宁养院是西北地区第一所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关怀服务的机构。通过宁养院,我的心愿终于得以实现。
那天通过一个简短的培训之后,我跟随着宁养院的老师们,进行了一天的出诊服务,上门为患者免费提供止痛治疗等服务,与癌症患者的零距离接触,带来的是与观看记录片完全不同的震撼。我第一次这么真实地感受到,在我们身边,在我生活的这座城市里,有这么多人,正在与病魔斗争,忍受着痛苦的折磨却得不到应有的抚慰,生命在这里,在他们身上,变成沉重的负担;我也看到,有人面对病痛依然能乐观、欣然地生活,积极地面对人生。不论是哪一种震撼,都像暴雨般击落在我的心上,让我不得不再次审视生命的价值。
有一位患者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拾荒的老太太。在见到她之前,同行的张晓霞老师就向我讲述了她的故事。张老师是兰大一院宁养院的资深护师,还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他是爸爸的中学同学,我叫阿姨)。她告诉我,老太太家里条件很不好,癌症已经到了晚期,腿上的肿瘤已经长得非常大,但她的子女没有一个愿意赡养。别说带她看病甚至生活费都成问题,因此老太太只能靠拾荒度日,腿再疼,都只能忍耐着,为了生计每天早出晚归。但每一次你见到她,她都是笑眯眯的,连诉说疼痛时也只是皱皱眉头。她的坚强和乐观感动了所有认识她的人。张老师提到她,言语之间满是敬佩和感慨。车停在了老人住的院子外面,穿过一排简陋的平房,我们到了老太太的家里。老太太显然已经跟张阿姨很熟了,见到我来,还热情地招呼我坐下,如果不是预先知道,根本看不出这一个已经到了癌症晚期的人。张阿姨问她最近腿怎么样,她说:“疼啊,晚上觉都睡不着,不过用上次你给的药就好多了。”依然是笑着的。这一刻我心里有许多话想告诉她,有许多问题想问她,却不知怎样开口才合适,她的笑容里是生命给我们的最大意义——有尊严地活着。她令我为自己感到惭愧,想到自己平日里太多的抱怨,忽然想问问自己有什么资格、有什么理由这样对待生活?我拥有完全的健康,拥有幸福的家庭,却不懂得去感恩这已经拥有的一切,更别提面对逆境绝对的乐观了。那之后的日子里,我时常想起这位老人,特别是当我沮丧、迷惘的时候,她的笑容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像一股轻柔而强劲的风,托举着我的心,让它向着温暖的地方升腾。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她一般能享受宁养院的关怀并欣然面对,我见到更多的是卧病在床无法走动,被疼痛消磨得失去生气的人们。疼痛太强烈了,让他们呻吟的声音都变得微弱,那些呻吟令我揪心,可比我更揪心的,是患者的家人,我想那些“疼啊,疼...我疼”是比钉子更尖锐的利器声声刺在他们心上。如果可以,或许他们更愿意去替亲人承受痛苦,而不是无奈、绝望的陪伴。很多患者都有过四处求医的经历,有人为此耗尽半生积蓄甚至倾家荡产。他们中仅仅一部分患者得到宁养院的关怀,终于获得了减轻身体和心灵的痛苦机会。但是,必须看到,在庞大的癌症患者群体中,大部分患者,尤其是在落后地区,是很难接触到、享受到临终关怀服务的。大部分患者最终是被疼痛夺去了生命,甚至以自杀这一极端方式,为生命保留最后的尊严。这样,活着只不过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过程延续,所谓苟延残喘。高贵的生命,在抵达终点之前竟如此不堪!
我相信所有心中有善的人都不愿意看到这一切继续下去的。国内有的地方已经由政府出资建立了临终关怀医院,也有像李嘉诚先生这样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企业家建立了基金会,在全国各省会城市筚路蓝缕,悬壶济世。或许我们无法向张阿姨那样全身心投入这项事业,但我们也需要行动起来,用我们的爱和奉献,用我们生命最深处的善去温暖另一个生命,让他们轻松走完生命最后的旅程。也别忘了,他们也曾经为社会做出过贡献,也帮助过别人,现在,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就像宁养计划说的,我们能做的是“守在日落的那一边”“抚慰流逝中的生命”。人命关天,临终关怀又何尝不是一项“天大的事”呢?人是“万物的灵长”,“寰宇之精华”,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守护生命更重要、更伟大的工作。
我的旅程在那天之后还远远没有终结。高三的忙碌让我没有机会再走近癌症患者。一年之后,我有幸前来北京深造。在公告栏众多的学生社团招贴中,我首先记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联系方式。第一次会商活动计划,我讲述了那部纪录片里的故事,坚持要去那家医院。整个下午,我和同学们陪老人们聊天,给他们唱歌,跟他们学折纸,哄着哭闹的孩子。初冬时节,窗玻璃上结满了冰花。那一刻我心里是安静的,是满足的,自己的生命似乎在与另一个生命的交流中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这样的安静与满足还会持续下去,是平平常常的付出,也是满满当当的收获。
最后,想借用李嘉诚先生的一句话结束这篇文章:“人生在世,能够在自己能力所逮的时候,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为无助的人寻求及建立较好的生活,我会感到很有意义,并视此为终生不渝的职志。”
2009年3月5日于中国政法大学端升楼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