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清晨7:20,当预报中的雨滴迟迟未落,阳光却已洒满大地时,我踏上了前往宁养义工服务的旅程,期待着收获一段充满欢笑与感动的珍贵记忆。
刚下车,黄婆婆热情的儿媳便笑眯眯地迎了上来。路过她家旧院子围墙时,她敏捷地爬上去,摘下两个新鲜的火龙果,自然地分成两半递给我们。这个突如其来的举动让我忍俊不禁——原来义工服务也可以从分享一个现摘的火龙果开始!走进家门,一只活泼的小鸡吸引了我的注意,没戴眼镜的我竟错把它认作小猫,引得大家一阵欢笑。爷爷拄着拐杖为我们搬来椅子,这一刻,温馨的氛围在小小的客厅里弥漫开来。

宁养义工与家属(坐着,左二) 合影留念 (笔者,站立者)
起初,客家话的交流障碍让我们略显拘谨。但姐体贴地为我们翻译奶奶的话语,并切开了酸甜可口的白心火龙果。当话题转到院子里那只"像鸽子一样每天下蛋还爱爬树睡觉"的神奇母鸡时,谈话变得格外生动有趣。奶奶兴致勃勃地带我们参观她的"宝藏房间",像展示珍宝一样捧出五个完美无瑕的鸡蛋时,我们都忍不住开怀大笑。最让我难忘的是,奶奶突然想起要和我们合影留念,坚持要把鸡蛋放在被子上作为道具拍照。看着照片里她慈祥的笑容和那几个"床头蛋",我们笑得前仰后合。当奶奶天真地问我们是否要煮鸡蛋吃时,那份毫无保留的朴实与真诚,深深地温暖了我的心。


我们的交谈从院子里的石墙水瓜,到韶关特产三华李、马蹄,再到各自的旅游经历,甚至聊到了狗妈妈和它一窝活泼的小狗崽。当我看到与自家爱犬极为相似的狗妈妈时,忍不住伸手抚摸,又在姐的帮助下与这位"新朋友"建立了短暂而美好的友谊。狗妈妈守护着一窝蠕动的小狗崽,那份原始而强大生命的活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临别时,握着奶奶温暖的手,我们都不舍地道别。在返程的车上,回想起姐问我们:"你们做义工有报酬吗?"我们回答:"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这确实是我第二次宁养院义工服务,但每一次都带来全新的感动。
或许我穷尽一生也难以完全领悟老人们面对生命终点时的豁达态度,但在这短短三个多小时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超越言语的温暖。正如朋友所说:“人生就该向上见繁荣,向下见艰苦,在见自己的时候,也见芸芸众生。我们不用共情苦难,只用切身体会幸福。”
这次义工服务让我深刻体会到,幸福往往就藏在这些火龙果与鸡蛋般平凡却温暖的瞬间里,而能够传递与感受这份温暖,便是生命最美的馈赠。
痛苦或许无法真正感同身受,但真诚的笑容却拥有最强大的感染力。感谢这次美好的相遇,感谢宁养院提供的平台,更感谢这对可爱的老夫妻,是他们让我明白:生命的意义,往往就藏在这些平凡却温暖的瞬间里。


患者黄婆婆 (坐着)和家属与宁养义工们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