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用无私的手,点燃他人生命之光--加入宁养义工
汕医宁养义工队“尊重生命”海报设计比赛
感想·随笔
[武汉]华师医疗社工实习周报连载·第二周(武汉宁养院)
发布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12-4-5

 

 

 

 

第二周周报

2012.03.05-----2012.03.11

 

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 

 

 

 

天为生命定寿元,人为生命赋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可以选择,却总是无奈;

很多事情以为能够把握,却总是在掌握之外;

很多人以为会永远陪我们直到终点,

却总是猝不及防地在某一个不知名的小站悄然下车……

生命无常,能做的,唯有以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所有,

善待身边和生活中的人,惟其如此,

旅途才会少些遗憾,多些快乐……

 

 

 

 

 

 


 

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8:00—18:00)

 

——段进玉

      上午,吴新老师首先跟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宁养院的义工管理情况,然后给了我们一些相关方面的资料,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一下,希望我们尽快确定角色,可以往“义工督导”的方向做些尝试。随后,吴新老师就出诊去了(宁养院的出诊指的是上门为癌症晚期患者服务,提供一些镇痛药物和心理辅导)。经过一上午的研读义工管理的相关资料,我初步了解了义工管理的基本程序,还有一些规范、方法和技术。义工招募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宁养义工的基本标准之一是在和晚期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接触时没有难以克服的心理不适感。在义工招募中社工人员的职责有:1.工作安排计划。2.义工招募策划。3.义工培训制定。4.义工活动策划。5.义工工作内容评估。

      下午,我又了解了一些“灵性需求”方面的知识。对有些人来说,灵性就是关于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地球以及宇宙的关系。而对有些人来说,灵性的能量存在于这几种关系的中心。灵性的能量可能来源于上帝、阿拉、佛祖、印度神或其他任何收到崇拜的至高神。具有这种灵性的人通常都属于某个组织的宗教团体。即使属于同一个宗教的人,有些人士的祷告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对灵性的理解也不一样。基于以上原因,临终者的灵性需求有时可能会很明显地表现出来,而有些时候却不容易发觉。但无论何种信仰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灵性需求,那就是——寻找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目的。

 

——张攀

      今天的实习,吴老师安排我们看宁养院义工管理方面的资料,并没有安排我们跟随出诊。关于宁养院义工管理方面的情况就不多说了,这里主要介绍临下班时跟付玲老师谈话中的一些收获:

1、倾听的重要性。对于癌症晚期患者,其实我们能做的并不是很多,我们大多时候是在听,并引导他们将这种压抑的情绪宣泄出来。尤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是贫苦家庭,因为生活、工作、长期照顾的压力等各种原因,在他们最亲密的人之间,已经没有多少语言的交流。我们作为一个“陌生人”的出现,给予了癌症患者一个很好的的宣泄渠道,并且对于患者家属来说也是如此。临终关怀,不仅是针对临终者的关怀,而且还包括临终者的支持系统,尤其是对家庭和主要照顾人的关怀。

2、肢体语言的重要性。我们国人缺乏丰富的肢体语言表达,尤其是在亲密的人之间。如吻、拥抱、眼神交流等。而这些亲密的肢体语言有时候更能使照顾者或者被照顾者感受到温暖。所以肢体语言的训练很重要,不要害羞,要敢于用肢体表达你的爱,尤其是面对最亲近的人。

3、“尊重和感恩”的语言训练。上班的时候对家人说“我去上班了”,下班回来时对家人说“我回来了”,睡觉前的“晚安”等都是很好的表达尊重和感恩的方式,有时候这些简单的语言恰是对亲人很好的感恩表达。当然,信息接收对象的恰当回应也是很重要的,不能只是简单的“哦”了事,比如回应“路上注意安全,工作顺利!”“你辛苦了”等。语言环境的创造需要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一方有信息的发出,而另一方没有积极回应的话就算不上沟通。信息的编辑和发出需要一定的的创造力,才能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社工的价值观十分强调尊重,这就是很好的尊重人的训练。

4、“发生就是恩典,福分就是奖励。”宗教信仰对于一个人的信念支撑很重要,而我们恰是没有信仰的人。灾难、疾病或是痛苦的发生,是给予我们成长的机会,而福分是上帝对我们的恩赐,要懂得感恩和知足。其实这就是社工中叙事疗法的运用。对于已经发生的事实关键就在于你语言的建构,用你建构的语言去重新诠释、编写有助于案主的故事,从一种压抑的文化中解放出来,使自己成为生活的主宰。简单点,有时候适当的阿Q精神还是有助于释放压力的。

      其实老师说的这些都是社工的一些常用技术,比如倾听、肢体语言的运用等,很简单却又很难。有时候做社工真的需要一定的天赋成分,但我相信价值观的内化和系统化的训练也很重要,这也是社工走向职业化的必须。

 

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8:00—17:00)

 

    ——李肖岭

      上午八点赶到宁养院,学习有关临终关怀的资料,之后协助吴老师做一些简单的日常工作,九点半,随付老师出诊。上午探访两个病人,一个新洲的新病人,一个老病人,中午回来十二点半了;下午两点出发,共探访三个老病人,直到五点。

      今天是第一天跟随老师出诊,感谢颇多,然不成体系,于此暂时片段记之:

      片段一:一辆车、三四个人,行程数十甚至上百公里,历时数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穿梭在武汉市内及武汉周边100公里之间,一天天、一年年,只是去看望那些素不相识的贫困的癌症晚期病人,且为需要的病人及家属提供心理辅导及灵性关怀。这是什么行为?这是什么精神?汽车窗外路旁一排整齐的水杉依次出现在视线之内由迅速地退出视线,水杉后面是一个个整齐的蔬菜大棚,也随之退去了……就像这些水杉一样,尽管为汽车内的行人带来了视觉的美感,然而对于它们只是按照它们的本性静静地生长在那里而已。由此我不仅想到他们—宁养院的全体工作者—只是在做着而已,一直在做着而已,从来不去想也不去问,只是一直在兢兢业业地做着而已……

      片段二:宁养院是在李嘉诚基金会资助支持下成立的,李嘉诚基金会“人间有情”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是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在中国内地设立的免费为贫困晚期癌症患者提供镇痛治疗、心理辅导、生命伦理、宁养善终等方面服务的宁养家居服务项目。项目宗旨是“以人为本,全人服务,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李嘉诚先生出于社会责任感及对不幸的慈悲设立李嘉诚基金会,而基金会项目下的实际工作人员不是李嘉诚先生本人,这些实际工作人员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选择在基金会或是基金会项目工作,然而他们所做的工作还是给那些需要关怀的人带去了温暖,当然实际上这些工作人员具有同情弱者、希望给弱者以关怀的品性或是特质,同时工作又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因此,当一种慈悲心成为一种制度、一种行为习惯模式的时候,且被广为推广,就能关怀更多的人,就能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温暖,体现社会人文关怀。

      一个人建立一个基金会,一个基金会设立多个项目,每个项目都能给很多的人带去希望、带去祝福、带去关心、带去帮助……一个人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一个人的力量是否很渺小?我们到底能不能做些什么?

      再联想到社会工作的发展,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当以社会工作价值观为指导的行为成为一种制度、一种行为模式的时候,社会工作对社会和谐建设的重大意义才会逐渐显露出来。

      片段三:宁养院只有6个(包括一名司机、一名文员)正式工作人员,而他们同时服务的对象有160多个癌症晚期病人、分散在武汉市及周边100公里以内;而且是家居服务,并且每个病人至少两个月家访一次,两个月八个周160多个病人,每周需要探访20个病人……家居探访并不是仅仅简单地送药,更多的时间是用来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及灵性关怀,而心理疏导及灵性关怀并不是一两句话、一两次就能解决问题的,因此这其中的工作量很明显,并且需要足够的耐心、爱心、责任心及坚持。

      另一方面,不禁想到他们的时间、精力毕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实现对每一个病人或家属需求的积极回应及有效干预是难以做到的,这个问题如何解决?目前能想到的两个途径是:一更多义工的加入;二其他相关社会机构提供的转介服务,第二个途径在我们社会现在还难以实现,因此一个人途径显得更为重要、更为紧迫。类似的机构都需要更多的人利用自己业余的时间、精力和爱心加入义工行列,给更多需要关怀的人送去温暖,而义工队伍的壮大一方面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另一方面更与我们社会积极地倡导、宣传有关,以形成一个“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这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不仅能解决社会问题,更能自发减少社会问题,因为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自我获得了成长,同时加深了对生活的理解,更懂得地珍惜生活、享受生活了,自然纷争就减少了、矛盾就较少了,人与人的关系更和谐了,这个社会也就和谐了。

 

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8:30—17:00)

 

——李肖岭

      上午只要是学习有关临终关怀的小册子,感触非常深,现在摘录一段,《安然善别》中关于“活在当下”:(给病人)“过往你可能只是埋首于工作,营营役役地活在不同的事情中。但生命其实需要的并不多,回归自然的心态,让活着更贴近生命的本质。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亦不能控制未来,但你可以选择好好地把握现在,尝试开放自己的感官,用单纯自然的心态重新感受眼前的世界。学习活在当下,你可能会对生命有新的体会!”

      看到这里不禁在想:难道“活在当下”仅仅是癌症晚期病人应该学习的吗?这又何尝不是每个人应该学习的,应该思考的,因为即使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我们依然是不能改变过去,也不能控制未来,我们唯有现在,唯有“当下”!因此,我们人只是活在现在,也唯有活在现在,如果不能好好珍惜现在就没有未来,因为未来就是现在,今天就是昨天的明天,明天就是昨天的今天。

      下午跟随吴老师去了武汉大学,吴老师在武汉大学社会工作的课程上给学生们介绍宁养院的基本情况及舒缓治疗的理念。学生们听得很认真,课后很多学生积极地和邓主任、吴老师就此方面进行了交流,加深了对宁养院的了解及对灵性关怀的感受。看到、听到,不禁想到,学生们对这方面还是很感兴趣的,或是想了解和学习的,那为什么这些内容就不能广为宣讲呢?在大学生中,在社区中,在学校里,是社会中。如果每个人在出生之后就明白了死亡是必然的,并且能够随着身心的成长不断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对生命的理解,那么当人面对死亡的时候,是不是就会更加从容、更加坦然呢?并且活着的时候能够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总之更加懂得如何去做人生选择了。

      这种思考也许有助于使一种理念由社会工作个案层次上升为一种社区工作,甚至是社会行政、社会制度层次吧?如此这般,就能更为广泛地推广宣传和实现社会工作的价值和理念了。当然只是一种想法而已,如果要成为一种行动,产生一种社会效应则需要更多的努力和付出。

 

(注:因实习刚刚开始,以上内容都是个人感想而已,且不具专业化水平,定有不妥之处,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多多批判指正!)

 

 

 

 

点击阅读 华师医疗社工实习周报连载·第三周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
[社工活动]姑息医学大会首开先河 社会工作服务成功亮相 (点阅数:689219)
[世界宁养日]宁养日社区宣传与观影活动 (点阅数:167091)
[世界宁养日]传承大医之爱,守望夕阳之美 (点阅数:163930)
[世界宁养日]纪念世界宁养日,“人间有情”送乡村——山西宁养院 (点阅数:139278)
[世界宁养日]生命远行 真情相伴——暨兰州宁养院宣传活动 (点阅数:136691)
[社工活动]2015年宁养社工&义工赴港交流培训团 (点阅数:124908)
[社工活动](课程及讲师)香港医院管理局进修学院 ——「宁养服务」社工人员及资深义工交流课程 (点阅数:112936)
[世界宁养日]缤纷晚霞二十年、人间有爱“宁养”情 (点阅数:92767)
[世界宁养日]人间有情,宁养有爱——用温情守护每一位需要的人 (点阅数:84969)
[世界宁养日]享受无痛的人生是每个人的权利 (点阅数:7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