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用无私的手,点燃他人生命之光--加入宁养义工
汕医宁养义工队“尊重生命”海报设计比赛
感想·随笔
[成都]面对疾病困境的生活(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成都分队队员 代金辰)
发布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22-7-12

      第一次听说安宁疗护还是在研一上学期的生命关怀协会的推送,今年暑假正好作为清华大学“守望乡宁”社会实践成都支队的一员参与安宁疗护的实践中,但我从未想过我的第一个访谈对象是一个年仅32岁的肿瘤末期的年轻人。

 

      家访途中,贾老师第一次提起这位患者,当她第一次说这位患者是在20多岁得肿瘤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患者真的好年轻。这也更加让我觉得惴惴不安,这么年轻,我又该如何展开我们的对话。事实上,这也确实印证了我当时的想法,完全不能按照我们事先准备的访谈提纲进行。

 

      初次见到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他挂在身体外面的引流袋。起初,我以为那是他给树苗打针用的,后来才知道,那其实是用来导出他身体中的积液。一个30多岁的小伙子,不算高,有些白,想着之前贾老师说,他的肿瘤已经是晚期,我就以为他状态会很不好,没想到他还可以爬上四楼、每周一次自行去宁养院门诊取药。

 

      环顾他家的四周,很明显,他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健在但却拿着最低的工资收入,尽管罹患疾病仍然拿不出钱租住在相对方便的一楼、二楼,全家人蜗居月租400元的房屋顶楼。从我们坐下的第一刻,他就在不停的向我们诉苦。作为一个学习社会学四五年的人,我们一直讲求“价值中立”,即不能将我们自己的情感与偏见带入到访谈的过程之中,但是面对一个这样的病人,我实在是做不到。在整个聊天的过程中,我试图去理解他的痛苦,可正像是他所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肿瘤没有长在我们身上,我们并不能真正体会到他的痛苦。

 

      贾老师问他:“在你与自己相处的时间,你如何让时间更充实,让自己更快乐呢?”他回答:“看手机,也写些东西。但父母总说我没用,是个负担。”家庭是社会学的一个核心研究领域,他在访谈的过程中,就一直强调父母的抱怨所给他造成的困扰,他也一直再强调,还不如死了算了,自己又解脱了,也不会给父母增加负担。我当时感觉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诉说中,他却一直感谢宁养院提供的服务。他说:“如果没有这个服务 (宁养慈善服务),我们家是买不起我吃的镇痛药的,我早就疼得跳楼了。”这也让我体会到宁养服务带给他的帮助。

 

      通过这次家访实践,了解医生、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加深了对安宁疗护的了解,也更加认同安宁疗护的理念,即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笔者 (左1) 与宁养工作人员一起家访

 

文:代金辰 /编辑:贾艳皊

相关阅读:
宁养居家探访服务与疾病生活 (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成都分队队员 胡予嘉)
从宁养居家服务看安宁疗护——参加华西第四医院宁养家居实践有感 (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成都分队队员 丁冠乔)
生死思考与宁养 (成都宁养院护理本科实习生 程广振)
点点星光的亮度 (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成都分队队长 许钰羚)
用宁养陪伴温暖生命 (成都宁养院护理本科实习生 黄宇凡)
宁养家访里的珍惜 (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成都分队队员 董寅茜)
陪伴中的疗愈 (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成都分队队员 王浩旭)
生命之光 (成都宁养院护理本科实习生 赵禄祥)
与肿瘤相遇的生活 (成都宁养院护理本科实习生 王龙)
宁养慈善服务里的坚持 (成都宁养院护理本科实习生 陈雨露)
网站热门点阅:
[社工活动]姑息医学大会首开先河 社会工作服务成功亮相 (点阅数:747783)
[世界宁养日]宁养日社区宣传与观影活动 (点阅数:188894)
[世界宁养日]传承大医之爱,守望夕阳之美 (点阅数:181819)
[世界宁养日]纪念世界宁养日,“人间有情”送乡村——山西宁养院 (点阅数:156395)
[世界宁养日]生命远行 真情相伴——暨兰州宁养院宣传活动 (点阅数:153209)
[社工活动]2015年宁养社工&义工赴港交流培训团 (点阅数:131881)
[社工活动](课程及讲师)香港医院管理局进修学院 ——「宁养服务」社工人员及资深义工交流课程 (点阅数:122232)
[世界宁养日]缤纷晚霞二十年、人间有爱“宁养”情 (点阅数:105486)
[世界宁养日]人间有情,宁养有爱——用温情守护每一位需要的人 (点阅数:103878)
[世界宁养日]享受无痛的人生是每个人的权利 (点阅数:9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