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用无私的手,点燃他人生命之光--加入宁养义工
汕医宁养义工队“尊重生命”海报设计比赛
感想·随笔
[成都]宁养家访里的珍惜 (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成都分队队员 董寅茜)
发布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22-7-13

      作为清华大学“守望乡宁”社会实践成都支队的一员,很感激能够有这样一次机会跟随宁养院的老师家访患者,让我真切地接触到一个距离死亡如此之近的人,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也观摩到宁养院老师与之交流沟通的过程,收获很多。

 

      首先,罗大哥的家庭条件让我触目惊心,一家三口挤在狭小的空间里,陈设简陋,以及从他的叙述中反映出的极度贫困的状况。我也意识到在我们国家,不论是政府提供的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还是众筹平台中的公益慈善资源,都远远无法解决因病致贫的问题。宁养院提供的免费镇痛药物对于罗大哥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慈善力量在缓解“疼痛不平等”上的努力。

 

      其次,疾病的“污名”和社会歧视、社会排斥问题对于癌症病人而言是身体疼痛之外的心理之痛苦。疼是生理上的,而痛是心理上的,罗大哥需要承受各种癌症的症状,同时又要面对父母的抱怨和不理解、周围人的冷漠、劳动力市场和整个社会对病人的歧视。病人也是一个人,他们需要身体健康的人的理解,而我们在无法感同身受的情况下,也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健康是一项幸运和“特权”,了解他们所背负的身心的疼痛,尽量去安慰、去倾听,而不是压抑或主观预判他们的感受。

 

      再者,宁养院的老师与罗大哥的沟通过程对于他的重要意义。一开始,面对他接连吐露的对于生活失去信心的悲观态度,我感到深深的无力和无言以对,觉得不论说什么都是“鸡汤”。但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感受到罗大哥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了太多来自家人和社会的负面压力,他需要一个倾诉的出口,有时候我们只要静静听他说完,不打断、不左右他的想法,就是对他最有效的抚慰了。此外,对于家访对象的了解也是有效沟通的必要条件。宁养院的老师告诉我们罗大哥有活下去的愿望,他的痛苦来源于他对家人的在意、希望获得社会的认可,所以在沟通过程中老师努力发掘他身上的价值,比如他写小说的爱好、对于家庭的贡献,称赞他,让他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

 

      家访结束时,罗大哥下楼送我们到出诊车旁,我们家访人员顺便与罗大哥在罗大哥租房的街边合影留念。罗大哥告诫我们年轻人一定要重视身体健康。我会记下这句最朴实真诚的提醒,珍惜生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关心身边挣扎在病痛中的人们。

 

笔者 (右1) 与宁养工作人员一起家访

 

文:董寅茜 /编辑:贾艳皊

相关阅读:
宁养居家探访服务与疾病生活 (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成都分队队员 胡予嘉)
从宁养居家服务看安宁疗护——参加华西第四医院宁养家居实践有感 (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成都分队队员 丁冠乔)
生死思考与宁养 (成都宁养院护理本科实习生 程广振)
点点星光的亮度 (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成都分队队长 许钰羚)
用宁养陪伴温暖生命 (成都宁养院护理本科实习生 黄宇凡)
面对疾病困境的生活(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成都分队队员 代金辰)
陪伴中的疗愈 (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成都分队队员 王浩旭)
生命之光 (成都宁养院护理本科实习生 赵禄祥)
与肿瘤相遇的生活 (成都宁养院护理本科实习生 王龙)
宁养慈善服务里的坚持 (成都宁养院护理本科实习生 陈雨露)
网站热门点阅:
[社工活动]姑息医学大会首开先河 社会工作服务成功亮相 (点阅数:747778)
[世界宁养日]宁养日社区宣传与观影活动 (点阅数:188894)
[世界宁养日]传承大医之爱,守望夕阳之美 (点阅数:181819)
[世界宁养日]纪念世界宁养日,“人间有情”送乡村——山西宁养院 (点阅数:156395)
[世界宁养日]生命远行 真情相伴——暨兰州宁养院宣传活动 (点阅数:153209)
[社工活动]2015年宁养社工&义工赴港交流培训团 (点阅数:131881)
[社工活动](课程及讲师)香港医院管理局进修学院 ——「宁养服务」社工人员及资深义工交流课程 (点阅数:122232)
[世界宁养日]缤纷晚霞二十年、人间有爱“宁养”情 (点阅数:105486)
[世界宁养日]人间有情,宁养有爱——用温情守护每一位需要的人 (点阅数:103878)
[世界宁养日]享受无痛的人生是每个人的权利 (点阅数:9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