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爱的模样(成都宁养院-四川省护理学会第四届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学员 程秀梅)
发布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23-4-9
上周四,我们与宁养院的贾艳皊老师一起家访郑婆婆。家访路上,贾老师说:“每次有同学来学习,我都会带同学到郑婆婆家中,不是我们宁养院为她们服务,而是我们能从她们的家学到很多东西。”贾老师这样说,我并没有什么感受。
走进博物馆
来到郑婆婆家,我瞬间惊呆了,迫不及待地冒昧地问李爷爷 (郑婆婆的爱人):“我可以照一下你们家的布置吗?”借用贾老师的一句话说:“我们来到了博物馆。”郑婆婆与女儿们一家6口生活在一起,房子不大,物品很多,但却极度整洁。
来到郑婆婆的家里,爷爷热情地招待了我们,亲手为我们每个人削了一个苹果,送到我们每个人的手中。爷爷说:“你们一路来到我们家,挺不容易的。吃个苹果解解乏。”爷爷的热情让我们难以拒绝,我们一边吃着苹果,一边跟郑婆婆聊天。
爷爷微笑着说这都是婆婆功劳,婆婆很爱整洁,喜欢把东西弄得整整齐齐的,用的东西在哪里拿的就放在哪里?这样一来东西也特别好找。婆婆随声附和道我过去也带着女儿们和孙儿们这样做,她们现在也这样收拾家。我们聊天时,婆婆一直微笑着,她的笑是那么的甜,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她的脸好像绽开的白兰花,显得十分的和蔼可亲。同行的张丽梅老师说:“进到这个家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温暖和生活气息。”也正是因为这个家所建构的温暖让郑婆婆的笑那么具有幸福的感染力吧。

有爱的家
客厅的书柜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整整齐齐的。书香之气溢满空间。爷爷给我们介绍说,他现在上年老年大学,每上一门课,就整理成一本书,其中整理的一本关于烹饪的书还被老年大学的同班同学带到世界各地。听到这里我惊艳到了,爷爷还出书了,好厉害!
于是我就问了爷爷:“你当时怎么会想道出一本书呢?”爷爷娓娓道来:“我们老年人记忆力不太好,对以前的事情记得很牢,对眼前的事情很多容易忘。我当时为了不让自己学习的忘记,就做了笔记。大家都喜欢我做的笔记,就说把我的笔记整理成书,这样大家更容易翻阅做菜。”爷爷说:“过去都是婆婆照顾我生活,现在他生病了,我要学会做饭,让她吃得好一些。”婆婆接话说:“他所有学习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平时要照顾我的生活,要熬药,要去门诊帮我取药,要接送孙子上学。剩下一些时间学习。”
爷爷自豪地说:“现在很多人都问我怎么照顾的病人,照顾那么好。我也在亲戚朋友间成为照顾病人的专家了。”
婆婆爷爷的家为我提供了一个幸福生活的模型,疾病如何,肿瘤如何?这个家依然爱意满满。有烟火气,又是一个精神家园。

笔者 (左1) 与宁养院工作人员一起家访郑婆婆
文:程秀梅/编辑:贾艳皊
笔者来自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