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心绪与安宁 (成都宁养院-赣州市肿瘤医院进修医生 温欢欢)
发布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23-8-2
“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这是《荀子》里的一句话。生,肇始于父母;死,或决定于自己,或决定于他人。如何面对死亡是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孙思邈提出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因此为其著作取名《千金方》,更何况,救死扶伤是医者的本职工作。但是,很多慢性病是很难完全治愈的,而且,老龄化的趋势,慢性病患者的增长,恶性肿瘤也被纳入慢性病范畴,对于无法逆转的病情,如生命终末期,患者、患者家属、医务工作者,不得不接受生命因为疾病而结束的结局。对于这类群体,生命最后一程需要尽力控制症状,帮助患者减轻身心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而安宁疗护就是由专业照护团队对这类群体提供生理、心理、精神、社会等多方位的医疗照护服务,帮助他们以有尊严、平和、舒适的状态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
了解生命终末期患者的病情,倾听患者及家属的诉求,解决患者身、心、灵各方面的困扰,以提高其生命质量。国家卫健委将姑息治疗、临终关怀、舒缓医疗均纳入安宁疗护范畴。蕈状瘤综合征、肝性脑病、肺性脑病、重症肺炎、全身多处重度混合性癌性疼痛、生命末期重度生存痛苦 ...... 得不到片刻安宁,给生命终末期的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带来的痛苦及焦虑令人绝望,部分患者及家属来相关科室就诊时的诉求—— “痛死我了”、“活得太痛苦、太难受了”,“痛得我一个多礼拜没睡着了”、“肚子实在是胀得难受哇”、“十多天没吃东西,不想吃,吃了就吐,吐得厉害,就不吃了”、“我不敢睡、怕睡着了就醒不过来了”、“让我早点死吧”、还有其悲鸣及绝望的眼神,对人内心冲击极大。
来宁养院学习,门诊接诊期间,内心没有在姑息医学科病房的冲击大,患者和家属多较平静,也许患者是生活在家中的熟悉环境下,而不是24小时都生活的不熟悉的医院;也许是因为宁养慈善服务减轻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压力。但面对生死,家属们仍充满焦虑。
通过治疗,不干预生存期,能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痛苦是最大的欣慰,让患者尽可能少痛苦地、平和安心地走完一生,这是对患者本身、患者家属及医务工作者的重要肯定,也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

笔者在宁养院门前留影
文:温欢欢/编辑:贾艳皊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