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用无私的手,点燃他人生命之光--加入宁养义工
汕医宁养义工队“尊重生命”海报设计比赛
媒体报道
[聊城]【聊城晚报】“全球肺癌关注月”启动,我市宁养院2033例恶性肿瘤病例中——肺癌占比超三成
发布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16-12-20

  虽然小朱已去世两年有余,如今再提及这位年轻人,高杰依然止不住地深深叹息。

  2014年8月8日,罹患肺癌两年有余的小朱终于解脱了。此前,他不止一次请求父亲帮助他结束生命,那一天,他安详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11月2日,市人民医院宁养院负责人、业内专家高杰坦言,2011年7月宁养院成立以来,他们收治了2033例晚期癌症患者,他能深刻理解小朱那种生不如死的痛楚。

  今年11月份是第16个“全球肺癌关注月”,这是世界肺癌联盟在2001年发起的一项全球性倡议,目的是呼吁世界各国重视肺癌的预防。

  高杰希望这个被大多数人漠视的“关注月”,能得到人们的真正关注。毕竟,在他们收治的两千余例恶性肿瘤患者中,肺癌占了694例,在十几种癌症病例中,占比高达34.13%。

  从这个意义而言,全球肺癌关注月的确应该得到应有的关注。

                                (高杰手拿宣传资料,想着能为这类患者做些什么)

◎故事

23岁小伙罹患肺癌

发病呈低龄化趋势

  小朱是东昌府区梁水镇人,两年前去世时,他才刚刚23岁。

  被确诊为肺癌时,小朱21岁,那个时候,他还是名在技校勤奋学习技术的学生。对于这一结果,小朱一家人都不愿相信,尤其是老父亲,更是涕泪交加。

  即便是做过手术之后,小朱的情况也并没有明显好转,身体每况愈下,慢慢地丧失了自理能力。

  2014年7月23日,市人民医院宁养院主任高杰和护工,第一次走进这个被疾病拖垮的家庭。

  一贫如洗——这是高杰对这个家庭第一印象。几间砖房一字排开,低矮、潮湿,降雨过后,本就不坚固的房子似乎摇摇欲坠。

  见过小朱之后,高杰的心情很沉重。这是他们收治的最年轻肺癌患者,这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小伙子,原本应该在校园内奔跑,抑或是满怀希望地踏上工作岗位,如今却不得不卧在床上,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一周之后,高杰再一次来到小朱家里,这次他带来了小朱最喜欢喝的饮料。尊重患者的每一个意愿,其实就是希望看他们有尊严地离去。

  高杰忘不了小朱父亲的老泪纵横,也忘不了这个贫困之家一个“不协调”的地方。

  高杰所说的“不协调”,指的是小朱破旧的房内安装的空调,那是父亲为减少儿子痛苦,咬牙添置的一件家用电器。虽然它摆在那里,跟整个家很不搭调,但能减轻一些孩子的痛苦,他愿意努力去做。

  事实上,肺癌的发病已经有了低龄化趋势。高杰介绍,宁养院收治的694例晚期肺癌患者中,21—40岁的患者就有12人。

◎提醒

一家三口患肺癌

吸烟成最大元凶

  1个月前,宁养院一直关怀的肺癌患者老潘去世了。家人说,老潘离开的时候很安详,没有痛苦,好像一直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高杰和老潘很熟悉,常去其家中探访。高杰知道,老潘患病,抽烟是最大的元凶。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最新统计,全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58.6万例,死亡病例218.7万例。其中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70.5万例,居各类恶性肿瘤发病首位。

  同时,有临床统计,80%以上的肺癌患者长期大量吸烟。吸烟20年以上、20岁以下就开始吸烟、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群属于肺癌高危人群。

  对这组数据,高杰深有感触。

  在宁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病例中,长期抽烟或被动抽烟者占绝大多数。有的患者甚至每天要抽3包烟,即便确诊肺癌之后,也无法完全戒掉烟瘾。

  这其中,有一家两代人,三名男性患者都因长期抽烟罹患肺癌,并且兄弟两人离世时正值壮年。

  高杰表示,肺癌的发生一般与吸烟、油烟、大气污染及室内装修污染有一定的关系,但绝不是仅仅由这些因素决定。“当今社会,人们所处的各种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饮食环境等,构成了现代人的‘呼吸’环境,这也逐渐成为肺癌的帮凶。”

  2日,高杰对系统内的肺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趁着这个“全球肺癌关注月”,他和同事打算组织一些患者家属开个座谈会,让他们相互沟通交流一下,尽量陪同患者安静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

  数据显示,2011年7月以来,宁养院收治的694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中,男性患者441例,女性患者253例。其中,21—30岁的有4人,31—40岁的有8人,41—50岁的72人,51—60岁的有166人,61—70岁的有286人,71—80岁的128人,81—90岁的有28人,90岁以上的2人。   

  显而易见,50岁以上为肺癌高发年龄段。医生提醒,年龄在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伴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都是肺癌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专业体检。

◎期待

鼓励患者现身说法

希望重视反向关怀

  最近收治的肺癌患者中,有两个人让高杰和同事感到欣慰和由衷地佩服。一个是老付,85岁,身体状况良好;一个是老李,61岁,积极乐观。

  说起老付,得从宁养院墙上张贴的一封感谢信说起,这封信,是老付的儿子手写的。

  一年前,老付被确诊为肺癌,为此,在济南工作的长子特意请了长假,在农村老家陪同、照料父亲。虽然家人没有对老付明说,但老人明显知道自己的病情,有了子女的陪伴,老人从不多说、多问什么,配合治疗,积极生活。

  后来,老人被宁养院收治,长子在固定时间来为父亲取药。让人欣慰的是,在高杰和同事去家访时,原本卧床已久的老人,竟然起身拄着拐杖行走。

  而得知自己身患肺癌的老李,则是乐观得有些不可思议——确诊病情后,他瞒着孩子和家人,照常工作挣钱,他说,不能给孩子增添负担,自己能挣一分是一分。

  事实上,对于类似正面典型,高杰有更深一步的考虑。他在思考,能不能让两位患者或家属现身说法,给其他患者做个表率,当然,也用自身经历给普通人一个警醒。

  高杰称这为“临终反向关怀”,让患者带动患者,甚至更多的人——这仅仅是因为,患者的切身体验更为重要。

  然而,事实并不乐观。

  国际抗癌联盟主导的一项针对全球42个国家、约4万人参与的调查发现,面对癌症,发展中国家受调查者更容易持悲观和消极态度,其中,中国持悲观和消极态度的约为43%,超过全球平均值。

  在中国,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癌症患者、家属对于疾病本身的关注,仍远远高于对心理状况的关注。在一些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癌症患者会感到某种耻辱或受到歧视。

  由此,高杰说,自己始终有一个期待,他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更多的患者说起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参加一些互助活动,和病友交流心得,给正常人有参考价值的提醒。(记者 赵艳君)

相关链接

两万多人注册“生前预嘱”

  11月1日,聊城市人民医院宁养院主任高杰收到广州同行的一则微信,向他介绍“生前预嘱”的注册流程。

  据介绍,生前预嘱是指一个人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签署的、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文件。

  注册者可通过网站注册填写“我的五个愿望”:我要或不要什么医疗服务;我希望使用或不使用生命支持治疗;我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我想让我的家人和朋友知道什么;我希望谁帮助我。

  这五个愿望可以明确表达自己的临终意愿,选择以怎样的方式告别世界,还可以随时更改和撤销。

  据了解,目前生前预嘱注册中心已经有了两万多名注册者。

  在收治了2000余例晚期癌症患者,并陪同其中大部分人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后,高杰对此有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高杰说,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人认为放弃对临终病人的抢救,是不孝的做法。不少人并没有意识到,对癌症晚期病人的多次抢救,可能带来更多的过度医疗伤害,也是一种疼痛。当然,这同时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在宁养院医护人员看来,当死亡不可避免地降临时,多数人都希望有尊严地离开人世,而不是像一台被维修的机器,浑身带着各种插管,在医院里痛苦地耗尽生命。

  高杰解释说,生前预嘱并不意味着要放弃抢救,而是明确表达本人是否接受舒缓医疗的意愿。他希望,生前预嘱理念逐渐推开,让那些只靠人工维持患者心脏搏动、带给患者及家属身心持续创伤的徒劳抢救逐步成为历史。(记者 赵艳君)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
[社工活动]姑息医学大会首开先河 社会工作服务成功亮相 (点阅数:689138)
[世界宁养日]宁养日社区宣传与观影活动 (点阅数:167001)
[世界宁养日]传承大医之爱,守望夕阳之美 (点阅数:163879)
[世界宁养日]纪念世界宁养日,“人间有情”送乡村——山西宁养院 (点阅数:139179)
[世界宁养日]生命远行 真情相伴——暨兰州宁养院宣传活动 (点阅数:136604)
[社工活动]2015年宁养社工&义工赴港交流培训团 (点阅数:124898)
[社工活动](课程及讲师)香港医院管理局进修学院 ——「宁养服务」社工人员及资深义工交流课程 (点阅数:112904)
[世界宁养日]缤纷晚霞二十年、人间有爱“宁养”情 (点阅数:92702)
[世界宁养日]人间有情,宁养有爱——用温情守护每一位需要的人 (点阅数:84888)
[世界宁养日]享受无痛的人生是每个人的权利 (点阅数:7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