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用无私的手,点燃他人生命之光--加入宁养义工
汕医宁养义工队“尊重生命”海报设计比赛
媒体报道
[重庆]【天使心语——点点滴滴都是爱】释怀
发布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17-7-11

 

前言:这篇出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0周年院庆编写的书《天使心语——点点滴滴都是爱》,2017年5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由宁养院巫如菊护师撰写。 

 

  8月的一天上午,我和范医师顶着烈日,驱车来到渝中区大坪一幢老式的旧楼房探访我们的病人。


  因为年代久远,卫生环境差,走到楼下便有一股难闻的气味。我的病人彭夏和她的丈夫长期租住在这里,他们从丰都农村来到重庆打工已经快十年了。我们喘着粗气爬上了8楼,丈夫打开了房门,由于长年治病早已家徒四壁,而且还借着许多外债,亲戚朋友担心他们的偿还能力都不愿意再借钱给他们,家里仅有的家具是一张自制的小木桌,上面杂乱地放着各种物品。


  只见彭夏蜷缩在床上不停地呻吟,因为缺钱没有购买止痛药,几个月来一直强忍着疼痛。“有时候痛得不行的时候,那种想死的念头经常在脑子里闪过……”丈夫只能木讷地站在旁边,什么忙也帮不上,不停地抹着眼泪。我们俯下身来,蹲在她的身边,轻声地问到:“哪里不舒服,请告诉我好吗?”一边问一边检查着她的身体。


  5年前,她因右乳房包块到医院检查确诊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经历了手术、化疗、放射治疗后,还是出现了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数月后又发现右胸壁多发皮下结节,慢慢地结节开始融合、破溃,流血流液,且伴有恶臭。


  这5年间除了遭受身体的痛苦外,心理上也要承受着从希望到失望,再次燃起希望,到最后不得不接受已是癌症末期的事实。反反复复,这样的摧残,也还是没有把她击垮。只要有一丝丝的希望,彭夏仍在积极地寻找着机会,目前在服用中药治疗。


  准确地评估了疼痛过后,范医师处方了盐酸吗啡缓释片,详细地指导了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她的右胸壁因肿瘤的侵蚀已经大面积溃烂,流出红黄色且伴有恶臭味的液体。我迅速地从出诊包取出带来的无菌生理盐水、碘伏、双氧水、换药包等物品,戴上无菌手套,为她轻柔的冲洗,并要除去覆盖在表面黏黏的坏死组织及分泌物。清洗的过程必须加倍小心,稍稍用力就会触碰到肿瘤处的小血管,导致血流不止。当然,因为是居家服务,我还必须教会她的丈夫怎样清洗伤口及注意事项。

 

 

  再次上门探访时,彭夏的疼痛得以有效缓解,紧蹙的眉头已经舒展开来,伤口分泌物减少了许多,已经没有了恶臭味。她的话明显比上一次多了起来,除了对我们表达无尽的感激之外,她还在抱怨着什么。我一边给她清洗伤口,一边听着她的叙述。


  原来,她有两个女儿,年龄悬殊大。大女儿由于学习成绩差,便早早地辍学,远嫁异乡,已经结婚生子;小女儿学习优异,正在上大学。姐姐一直觉得父母偏心,固执地认为他们只喜欢妹妹,便经常对父母出言不逊。母亲患重病的五年间亦从未回家看望。这导致双方的积怨加深,母亲一再地表示永远不能原谅大女儿的行为。即使后来大女儿曾有悔意,有一次打电话来问候与关心,亦没有取得母亲的原谅。


  难道要让彭夏带着怨恨和遗憾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吗?身为医务人员,作为孩子妈妈的我,能够为这个辛劳一生、备受病痛折磨的母亲再做些什么呢?


  听完彭夏的叙述,知道了大女儿如何地不懂事,不孝顺。这让我也很生气。但是,在这个时候,我必须保持理性,不能够火上浇油地再去批评和指责大女儿的种种不是。因为,这更会加重母亲的怨恨,与宁养院倡导的让病人“善终”的宗旨不符。


  我坐在她的身边,轻轻地拍着她,安慰道:“孩子即使长大了,在父母的眼里也始终是个孩子,总有不懂事的时候!现在她自己也成为了母亲,能够慢慢地理解做父母的艰辛和不易!那,我们,该不该原谅自己的孩子呢?”


  很快,我们通过电话与大女儿取得联系,讲述了妈妈目前的病况。并且一再地告诉她:“其实妈妈一直都非常爱你,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回去看望她,陪伴她!”


  工作人员成为了母女俩能够良好沟通的桥梁。在我们的积极引导下,母女间多年的积怨渐渐地得以释怀。她们,相互抱头痛哭着。


  在最后一段日子里,丈夫及两个女儿一直陪伴在彭夏身边。他们翻出了以前的老照片,一张张反复地看着,讲着。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诉说着曾经的种种过往,她们有时候在哭,有时候在笑。这时候的母亲,是快乐的,脸庞流露出满足的笑容!


  12月的一天,彭夏安详地离开了她留恋的人世间!


  后来,丈夫及大女儿特地从丰都老家赶来。说是专程来感谢我们,其实他们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只是静静地,静静地,深深地,深深地鞠了一躬,抬起头来时已是泪流满面!我轻轻地拍着大女儿的肩膀,我的泪水也止不住的往外涌,我在努力地克制着。在我们彼此泪眼相望的脸庞里,我知道他们已获得了一种了然于心的支持和同理,并且以此慰籍着自己的悲伤!


  望着她们离去的背影,我在想,工作中,我们经常提到的“以病人为中心”,不能仅仅当做一句老掉牙的口号,要真真切切把她(他)当做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情绪的人。要考虑到病人的感受,她(他)不仅仅是一个躯壳,一部机器,哪里病了医哪里,哪里坏了修哪里。 病人的心理需求,需要花时间来陪伴,积极地倾听,给予同理心,并适时地作出回应。


  我们的工作,就在于实实在在,点点滴滴的帮助,让病人和家属心里温暖,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
[社工活动]姑息医学大会首开先河 社会工作服务成功亮相 (点阅数:689223)
[世界宁养日]宁养日社区宣传与观影活动 (点阅数:167094)
[世界宁养日]传承大医之爱,守望夕阳之美 (点阅数:163931)
[世界宁养日]纪念世界宁养日,“人间有情”送乡村——山西宁养院 (点阅数:139280)
[世界宁养日]生命远行 真情相伴——暨兰州宁养院宣传活动 (点阅数:136692)
[社工活动]2015年宁养社工&义工赴港交流培训团 (点阅数:124909)
[社工活动](课程及讲师)香港医院管理局进修学院 ——「宁养服务」社工人员及资深义工交流课程 (点阅数:112936)
[世界宁养日]缤纷晚霞二十年、人间有爱“宁养”情 (点阅数:92767)
[世界宁养日]人间有情,宁养有爱——用温情守护每一位需要的人 (点阅数:84971)
[世界宁养日]享受无痛的人生是每个人的权利 (点阅数:7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