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学生活,清凉度夏—家属团体支持活动
发布单位: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24-7-23
伴着初歇骤雨、声声蝉鸣,我们迎来了大暑。“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节,处于盛夏酷暑模式,烈日炎炎,空气湿度大,“湿热交蒸”到达顶点。大暑也正处三伏中的中伏前后,为此,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宁养院于2024年7月22日在宁养之家举办了“高温酷暑,科学生活”家属团体支持活动,旨在让患者及家属了解“三伏天”应该如何正确养生;怎样做好极端高温天气的防暑降温,科学健康过好这个酷暑。现场共有6位患者家属参加了此次活动。
下午一点半,参加活动的家属陆续到达,看到前来的患者家属各个都是满脸通红,汗流浃背,我们将提前准备的解暑饮料递给了他们,告知他们及时补充水分。
活动伊始,社工孙瑛老师首先笑着说:“进入三伏天以来,这几天天气持续高温不断,38度左右,你们顶着这么热的天能过来参加活动,真不容易,谢谢你们!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三伏天吗?”大家相互看看,摇了摇头。孙老师向家属们娓娓道来:“三伏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标志着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它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每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进入初伏,第四个庚日进入中伏,而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则为末伏的开始。三伏天的名称‘伏’,意味着阴气受阳气所迫而藏伏地下,因此,三伏天也是养阳驱寒、治病、防未病的好时机。”接着,孙老师就如何在三伏天科学养生,健康度夏,如何更好的照护家里的患者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她告诉大家出门随身携带饮水,及时补充,不要等口渴了才喝;合理饮食,多食新鲜果蔬,也可以吃一些苦瓜、绿豆等清热解暑的食物,但切记勿贪食生冷食物,尤其指出隔夜冷藏的西瓜尽量不吃;孙老师重点指出家里要常备一些防暑药如藿香正气水、仁丹、风油精等,以备不时之需;也现场示范教导了家属们一些先兆中暑的急救措施以及防中暑的一些方法。
授课结束,现场的家属们听了纷纷点头,表示收获满满,说:“孙老师,您讲的真好,太实用了,这个大夏天有你们宁养院的保驾护航,我们定能过的舒心、安心!”是的,一定会!”最后,宁养院的工作人员为大家送上了花露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小礼品,希望大家科学生活,清凉度个夏。


孙瑛老师讲授中暑急救措施

家属们领上防暑小礼品合照留念
注:图片使用已征得参加活动的家属同意。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