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宁养温度:当理发剪温柔落下,爱与尊严在此生长
发布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25-4-10
2025年4月8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宁养院联合医院蓝马甲志愿服务队,为宁养患者吕阿姨及其丈夫带去了一份特殊的关怀——上门理发服务。在这看似平凡的举动背后,却蕴含着宁养服务无尽的爱与关怀,温暖着两位老人的心田。
“阿姨,我给您修得短些,这样好打理。”志愿者张笑非的动作很轻,左手持梳,右手执剪,每一剪都带着小心翼翼的停顿。梳齿穿过发间时,她特意放慢速度,生怕扯痛这位饱受病痛折磨的老人。吕阿姨丈夫的目光也始终追随着妻子,看着碎发从她颈后飘落,脸上也浮现出放松和喜悦的表情。

志愿者张笑非为吕阿姨理发
“阿姨,您现在的发型真精神!”宁养院社工王文雅轻声说道。这简单的赞美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吕阿姨尘封已久的心门。她开始讲述那段从抗拒到接纳的心路历程——当癌症确诊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般降临时,她曾偷偷地藏药,拒绝一切治疗;当疼痛在深夜袭来,她看着手足无措的丈夫,第一次感到了生命的脆弱;而当宁养院的医护人员带着专业的镇痛方案和温暖的微笑走进她的家门时,冰封的心开始融化。“我现在每天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和老伴一起下楼看花草树木的变化,享受周末和孩子、孙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我还要学习AI,以后让机器人给我洗拖布、擦桌子……”吕阿姨的声音有些颤抖,但眼神明亮如星。

王文雅社工倾听吕阿姨讲述心路历程
宁养院护士冷佳俐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珍贵的情感瞬间。她视线与两位老人平齐:“叔叔阿姨,你们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彼此说?”房间突然安静下来,只听得见时钟滴答的声音。吕阿姨颤抖着握住丈夫布满皱纹的手:“老头子,这辈子……辛苦你了,要是没有你,我早就离开这个世界了。”丈夫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他用手擦着泪珠,却怎么也擦不干:“没有你,我还和谁说话、唠嗑,谁和我作伴,咱们……咱们还有好多日子呢!”这朴实无华的对话让在场所有人潸然泪下。冷佳俐护士悄悄递上纸巾,她知道,这种情感的释放对患者和家属而言,比任何药物都更为珍贵。

冷佳俐护士引导老人道爱、道谢
阳光穿过云层,洒在吕阿姨银白的鬓角上。离开时,吕阿姨执意要送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到电梯口,她倚着丈夫的肩膀,挥手的身影在走廊尽头渐渐模糊。这个画面定格在所有人心头——在这场向死而生的战争中,吉大一院宁养院用医学与人文的双重力量,为生命赢得了最后的体面与温暖。医学从来不只是冰冷的仪器和数据,当治愈已不可能时,关爱就成为最重要的治疗。这种关爱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止痛方案,让他们免受疼痛折磨;组织“彩绘生命”活动,让患者们在帆布包上涂抹色彩,表达无法言说的情感;甚至是一次简单的理发服务,都能让患者重拾尊严。

吕阿姨背着“彩绘生命”活动的DIY帆布包
吉大一院宁养院作为吉林省唯一一家免费上门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镇痛治疗、护理指导、心理及社会支持服务的机构,十七年来已经为超过5,400名贫困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免费服务,累计出诊50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12圈半。但比数据更动人的,是那些温暖的生命故事——有对金婚夫妻补拍了迟到二十年的全家福;有位父亲为儿子录完了十八岁生日祝福;有位女童穿上“警服”实现了自己的职业梦想……这些看似微小的愿望实现,构成了宁养服务最动人的篇章。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通过医学人文关怀拓展它的宽度,让每一位患者在最后的时光里感受到被爱、被尊重。或许正如特鲁多医生那句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医学的边界处,人性的光辉才最为璀璨。

合影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