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专业赋能 爱暖生命——宁养义工培训会圆满举行
发布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25-6-23
2025年6月21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宁养院在榆林学院5号教学楼开展新义工培训活动,旨在帮助新义工全面掌握服务技能与理念,为晚期癌症患者及家庭提供专业义工服务。此次培训融合了理论教学与案例分享,为新义工们开启了一场充实的学习之旅。
理念先行:理解宁养服务的核心
培训伊始,榆林宁养院主任宋明芳热烈欢迎并感谢了新义工的加入。她以《宁养服务简介》为主题,介绍了李嘉诚基金会「人间有情」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的起源与使命。培训中提到,宁养院作为免费为经济有困难的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居家服务的慈善机构,不仅要缓解患者的身体痛苦,更要给予心理支持与社会关怀。宋主任还特别分享了李嘉诚先生致函宁养同仁的信件内容:“宁养工作好比一杯凉水、一濯清泉,在苦绝堪怜中,为干裂的枯枝洒上甘露。”这句话让新义工们深刻感受到宁养服务的意义——用专业与爱心陪伴患者走过生命的最后阶段,让他们活得有尊严、有温度。

沟通为桥:掌握与患者的心灵对话技巧
宁养院医师贾娟带来的《与晚期癌症患者沟通的知识与技巧》课程,从库伯勒 - 罗斯心理阶段理论切入,分析了患者在否认期、愤怒期、妥协期、抑郁期和接受期的不同心理特征。她强调,沟通的关键是“理解患者的需要”,还提醒打击在沟通时注意眼神交流、身体姿势等细节,比如与坐着的患者保持目光平视,避免给对方压迫感。这些实用技巧让大家明白,良好的沟通不仅是说话,更是用心倾听与共情。

技能为基:夯实居家护理的专业能力
宁养院护师杜慧的《宁养家居护理》培训聚焦患者修养环境与常见症状护理。她详细讲解了“四轻原则”(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和适宜的温度湿度(18 - 22℃,湿度50% - 60%),并强调预防机械性损伤的方法,如在厕所安装扶手、为体弱患者使用床栏。 针对晚期患者常见的疼痛、水肿、恶心呕吐等症状,杜慧护师分享了很多实用的方法,让义工们掌握了许多小技巧。在疼痛管理方面,她纠正了“只在疼痛剧烈时用药”的误区,强调要“定时服用,按医嘱剂量”,并介绍了冷敷、热敷、按摩等非药物镇痛,这些技能培训为新义工们日后的居家服务提供了扎实的操作指南。

案例为鉴:汲取资深义工的服务智慧
培训中,宁养院义工王春丽带来珍贵的“义工分享”环节。她以亲身服务经历为脉络,讲述陪伴患者走过生命最后一程的温暖故事——有患者在沟通中重拾对生活的眷恋,有家庭因宁养服务重燃希望。真实案例传递出宁养服务的温度与力量,也让新义工们直观感受到自己即将承担的责任与能创造的价值,激励大家以爱为帆,投身服务。

规范固本:凝聚服务团队的协同力量
宁养院社工贾蓉蓉围绕《宁养义工服务及管理》,梳理服务流程、职责规范与管理机制。她明确服务中需遵循的伦理原则,解答义工招募、培训、考核等疑问。同时,她还分享了居家探访时的具体流程及注意事项。针对义工服务中的常见问题给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法,贾社工鼓励义工们在服务中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相互协作,共同提升宁养服务团队的整体效能。贾社工的讲解让新义工们清晰知晓如何规范、持续地参与宁养服务,保障服务质量与患者权益,助力大家成为“专业且有温度”的宁养义工。

培训结束时,新义工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以前觉得义工就是陪患者聊天,现在才知道需要这么多专业知识。”一位新义工感慨道:“我会把今天学到的技巧用到实际服务中,让患者感受到更多温暖。”
此次宁养义工培训会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过专业人员的讲解与指导,义工们在宁养服务知识、沟通技巧、护理技能以及服务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提升。未来,这些义工们将带着所学知识与技能,积极投身宁养服务工作,用爱与专业为癌症末期患者及其家属送去温暖与希望,让宁养服务的光芒照亮更多生命的最后旅程。

文:义工 郝雪洁、沈雯/图:义工 李璐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