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宁养院——生命最后一站 温馨尊严相伴(山西宁养院)
发布单位:山西省肿瘤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11-7-25
稿件来源: 三晋都市报记者 连成亮文/图
山西省肿瘤医院宁养院,是李嘉诚基金会在我省设立的首家临终关怀机构。
在这里,那些绝症患者不再畏惧死亡,安静地走到生命的最一站。
“牛大夫,您来了!大热天,辛苦了!”昏暗狭窄的楼道里传出一声女人亲切、欢喜的喊声。
7月12日,太原市杏花岭区享堂路247宿舍区,记者与宁养院主任医师一前一后钻进一栋破旧的小楼。家住5楼的李梅(化名)听到脚步声早早站在家门口迎接医生的到来。
牛润桂解开老人的上衣扣子,查看贴在老人胸口的镇痛贴剂。很多癌症晚期患者都要忍受剧烈的疼痛,作为临终关怀的一项工作内容,这是宁养院免费发放给病人最先进的镇痛药物。
牛润桂一边与老人拉着家常,一边拿出仪器为老人做体检,用哄孩子的口气问:“仪器挨到了皮肤,凉不凉啊?”老人笑口大开:“不凉。”“我母亲可盼望医生来了,你们是她的希望。”李梅说。
李梅是家中独女,她父亲于1997年患肺癌去世,母亲的癌症已骨转移,3年来,她为给母亲看病举债十多万元。眼看着母亲与自己相守的日子进入倒计时,她的内心无比煎熬。“我不能当着母亲的面落泪,更不敢想母亲离开我以后的生活。我每天逼着自己忙碌,推掉一切事情就在家里陪母亲。”她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宁养院的大夫免费上门服务,还教她照顾病人的技巧,她真的就快撑不住了。“只要多给老人些关爱,他们心情舒畅了,来自身体的疼痛就会缓解不少。”牛润桂翻动老人身体的时候,老人依然笑容满面,以往老人肯定会痛得叫出声来。“由于癌症已骨转移,老人的骨头又脆又酥,要尽量减少骨头与肌肉的摩擦,否则极易造成病人骨折。”牛润桂说着,手把手教起了李梅如何帮母亲翻身、洗澡等护理知识。
从美国留学回来的牛润桂现在负责山西省肿瘤医院宁养院的工作,一些癌症患者的家里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怪异的味道,凌乱的屋子里甚至难以插足,但是她从来没有因此面露难色,依然会专注地关注病人的神情,从中捕捉病人的真实需要。
由于常年去癌症患者家上门服务,牛润桂已然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
家住敦化坊的梁某,患食道癌晚期,无法咽食,现在他的体重还不足45公斤,用皮包骨头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梁某家祖孙三代五口人挤在不足40平方米的房子里,屋内光线昏暗,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梁某的父亲今年97岁,母亲90岁,梁某的弟弟由于脑出血也瘫在床上,梁某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两位耄耋老人即将白发人送黑发人。
梁某妻子李琴(化名)的父亲这几天也病重,如今,两个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她一个人身上。“李琴每次见我,白净漂亮的脸蛋上总挂着泪珠。”牛润桂与李琴以姐妹相称。李琴还有一个未成家的弟弟,为了减轻李琴的精神压力,牛润桂不仅帮助她照顾家中的病人,还主动为她弟弟介绍对象。
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
宁养院针对每一位病人有一套个性化医疗服务,除了帮助患者解除病痛之苦外,还十分注重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关怀。
辛丽艳被称为是宁养院里的“知心姐姐”,很多患者都成为她的兄弟姐妹,每次出去巡诊,除了医疗器具外,她还要多带一些洗干净削了皮切成丁的水果。
29岁的交警李伟(化名)是她今年3月份送走的一位癌症患者。她清楚地记得,李伟患的是左股骨肉瘤,只能常年趴在床上,脸朝向墙,每次与辛丽艳交流只能靠镜子完成。
由于病情转移,李伟的左腿截肢,每次辛丽艳总是抚摩着他的右腿与他交谈,这让李伟非常信任她。辛丽艳讲话幽默温柔,她能准确洞察病人的心理,了解家属的难处,总能调动病人及家属情绪,让病人尽享亲情的温暖。
在她的影响下,李伟不再惧怕死亡,而是关心起别人的生活。他婉言谢绝单位领导送来的医疗费,称还有很多同事的工资都非常低,应该将自己的医疗费省下来用在有生命希望的患者身上。
“李伟走的那一刻,非常淡定。”辛丽艳常常用患者的故事鼓励患者,让更多的患者积极面对病魔,享受每一天的生活。
然而,患者们不知道,每次巡诊回来,辛丽艳的眼里总挂着泪水,她身上隐藏着一段辛酸的故事。
1999年,29岁的辛丽艳初为人母,正当她憧憬着美好生活的时候,她年轻帅气的丈夫突然患了脑胶质瘤。在长达8年的岁月里,丈夫一直瘫在床上,辛丽艳细心的照顾与温柔的呼唤最终没能留住丈夫的生命。丈夫在2007年去世。
正是经历过失去亲人的痛苦,辛丽艳更加理解那些患者家属的心情,她总能找到针对每个患者家属个性化服务的办法,让病人在剩下不多的时间里,尽享亲情的快乐。
2010年冬天,辛丽艳冒着严寒来到了忻州市28岁肺癌患者陈某家。她第一眼看到陈某时,整个人就僵在了那里。陈某1.8米的个头,憔悴的脸庞,深情的眼眸,让她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病中的丈夫。
在丈夫患病卧床的几年里,辛丽艳每天都要给丈夫换洗衣服,擦洗身体。
陈某的父母都是年过六旬的人了,他们根本翻不动儿子硕大的身躯。辛丽艳在陈某床上用被子围成围挡,里面铺上塑料布,然后灌上40℃温水,亲手给陈某擦洗身体,每当这个时候,陈某的父母便在一旁落泪。
有一次,辛丽艳出去巡诊,来到太原市万柏林69岁的肺癌脑转移患者孟某家时,他家人正乱作一团,原来他鼻出血,白色的毛巾上血还在流。
辛丽艳立刻上去,摁住孟某鼻子一侧,鼻血立刻就止住了,孟某原先煞白的脸顿时镇定下来。“大爷,以后别怕啊,有我呢”。看似平常的一句话,让孟某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辛丽艳告诉一旁早已吓呆了的家属,以后用暗色的毛巾来堵血,这样给病人造成的心理压力会小些。
辛丽艳每次巡诊时都要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现在,69岁的孟某在自家院子里养花种草莓,每次见到辛丽艳,孟某都要向她“炫耀”自己的成就。
80后、90后直面绝症和死亡
在宁养院,还有一大群80后、90后志愿者,这些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这里,他们用稚嫩的双手握起一双双布满老茧皱纹的手,直面疾病和死亡,他们已经开始照顾别人。
1985年出生的孙岩萍,是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来到宁养院工作还不到三个月,每次出诊,她都会落泪。
今年6月,她前往中北大学附近的上兰村王某家中巡诊。王某常年在山上从事炸石头的危险工作,炸伤了眼球,也导致耳聋。他有四个儿子,得知自己患了肺癌后,他却在山上头盖了间草屋,打算自生自灭。“老人非常善良,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不想拖累儿子。”孙岩萍说,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了才被家人接回家中。
王某和四个儿子挤在一个院子里住,二媳妇还患了白血病,一家人的生活非常窘迫,根本无力为老人购买止痛药品。
在王某家中,孙岩萍忍着股股异味,不停地为患者按摩、聊天、换药,询问近期的身体变化和心理状态。“对于老人身体的疼痛我们可以用药物治疗,可是他心里的伤痛却难愈合。”原来,老人被接回家中后,只能睡在厨房,厨房一半还堆着杂物,4个儿子没有一个人为老人换洗衣服。当发现老人没有枕头时,孙岩萍要求王家人给找个枕头,却遭到王家人的拒绝。“给他一个枕头都是浪费,就快要死的人了,不要用了,给活人留着吧。”孙岩萍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看着一家人窘迫的生活,给不给老人枕头用都那样纠结,孙岩萍强忍着悲伤走出王家院子大哭了一场。“看到被家属照顾得特别周到的病人,我会由衷地为病人感到高兴,会大哭一场;看到那些亲情冷漠将患病亲人抛弃的人我会愤怒,同样会大哭一场。”孙岩萍说。
孙岩萍刚做宁养院工作的时候,常常承受不了人生离死别的心理冲击,常常在服务完患者后,自己躲在角落里哭。与当初相比,孙岩萍如今已显得非常“老练”。
在工作中,孙岩萍见过挤在20平方米房子里的五口之家,见过一年要搬数十次家的患者,见过为了不让家人担心,靠抽烟止痛的病人,见过那些癌症全身转移,哪怕风吹过都会全身刺痛,不得不裸着接受医疗服务的患者。“这些特殊的经历,会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孙岩萍这样告诉记者。
让生命像一场快乐旅行
《非诚勿扰2》中,演员孙红雷扮演的香山患了绝症,为自己举行了生前告别仪式。其实,在宁养院,医务人员时刻都在为患者准备着告别仪式,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患者及其家属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豁达自然,临终不惧。
据统计,我国每年癌症发病人数约260万人,死亡180万人。高达60%-90%的晚期癌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三分之一的患者在其生命结束前的岁月里要忍受重度疼痛。
山西省肿瘤医院宁养院于2008年9月24日成立,香港李嘉诚基金会每年捐赠120万-130万元人民币,是我省首家为贫困癌症患者提供免费镇痛治疗、心理辅导、护理指导的临终关怀医疗机构。
在这个特殊的机构里,9位工作人员要照顾1000多名病人,每天都有来自省内各地不同贫困家庭的晚期癌症患者家属,来这里领取免费的镇痛治疗药物,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免费巡诊,去癌症患者家里上门为病人治疗,给其家属做心理辅导。对他们来说,这里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就是天使。
但是,受传统文化影响,很多患者及家属在决定是否要去宁养院时,心理上都无法接受。
“我害怕告诉妈妈实情后,她的心理压力增大。她只有我这一个女儿,她会想很多。”李梅最初接受宁养院上门服务时,也进行了一番思想斗争。
她的隐瞒引起了母亲的猜疑。“我究竟患了什么病?快告诉妈妈,如果是癌症,就不要治了。”听到母亲近乎哀求的声音,李梅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家属的心情我们理解。其实,很多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后,都非常镇定,反而是家属受不了。”“病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其实就是亲情、温暖、关爱。”牛润桂说。
“让癌症患者积极、平静、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用我们的生命影响他们的生命,尽我们所能。”山西省肿瘤医院院长王国平告诉记者,“设立宁养院,是医院主动承担了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责任,并提供上门个性化服务,今后医院还会尝试将癌症患者接到医院来享受全方位的宁养医疗服务,实行24小时开放,让患者享受高质量的临终关怀医疗服务,让生命像一场快乐的旅行。”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