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人生有尽,真爱永恒——记一段人走茶不凉、爱心永不断的宁养故事
发布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03-7-21
7月4日一个炎热的下午,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宁养院钟主任等3名医务人员和7名宁养义工一起又去探望了丹丹。汽车在城北区一个单位的几排平房前面停了下来,我们下了车,踏着高低不平的路面,穿过弯弯曲曲的小路,来到了一间平房前,只见丹丹早已在门口等候,一见面她就高兴地迎了过来,说:你们终于来了,天气太热,我早已煮好绿豆粥,等着你们喝呢。由于我们已去过多次,丹丹和我们都已十分熟悉了,每次我们来,都是她十分快乐的时刻。平时由于丹丹要上学,我们多是周末来;今天下午丹丹开始放假了,所以当她听说今天有那么多的人来,别提有多高兴了,赶忙把我们让进了屋。丹丹的家是一间平房,因为房间太小,在前面用羊毛玷搭盖了一间低矮的小房权当厨房用,所以室内十分阴暗和闷热,外面阳光灿烂,但室内必须开灯才能看清楚;四周是因长期烧柴煮饭熏黑的墙壁,几件陈旧的家俱,一台黑白电视机算是最值钱的东西了。宁养院钟主任给丹丹递上了宁养院医务人员、宁养义工们捐献的二百元钱和食用油、学习用具等物品,并说:这是宁养院医务人员和宁养义工们的一点心意,小小意思,不成敬意,希望你学习进步,生活愉快!!丹丹接过捐赠款,心中忍不住又一次的悸动,确实在这半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太多的变故——无以复加的悲伤和一次次感动。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也就在33年前,丹丹的父亲——17岁的黄先生离开贵港农村,到广西某建筑公司报到时是满怀喜悦的,因为当时跳农门犹如跳龙门,他想象着这是一生坦途的开始。然而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厄运不断降临他。
他被分到汽车机械修理部。他虚心好学,勤于钻研,很快就成为一个技术的好手。工作之余,他还勤奋学习,自学了高中课程(他原为初中毕业),还参加了高考,只因差3分而未上线。起初那几年生活的路还是挺顺利的,不久他结婚了,接着两个女儿也陆续来到了人世。生活虽不富足,倒也其乐融融。然天有不测之风云,在小女儿1岁那年,爱人在工作中因翻车去世。怕女儿们受委屈,他一直未再娶,多年来凭着微薄的收入独自抚养膝下一对儿女。尽管经济是拮据的,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不仅钻研汽车修理技术,还自学英语,言传身教地教育女儿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说来还不错,虽然他上学时从未学过英语,但通过自学却能用英语和上小学的孩子对话;女儿们也很懂事,而且学习都不错,尤其是小女儿成绩均是班上前几名。
近10年由于建筑业不景气,单位业绩不佳,汽车机械修理部解散,他也下岗了。但他并不气馁,他打过零工、应聘到外单位做汽车修理,最后又回单位当门卫。在一次夜巡中不小心摔伤了左大腿,落下了终身残疾。女儿们渐长大,生活费、学费的开销也越来越大,家境也越来越困难了,小小年纪的女儿们常利用假期去打零工来补贴家用。
更大的厄运却在后头。去年6月,他左下颌长了一个小肿块,既不痛也无其他不适。由于忙于生计,加上经济困难,他未加理会。不想二个月后肿物增大了许多,颈后也出现了一个结节,舌头也转动不灵活,他才慌了神,急忙赶到医院就诊,经检查是舌癌,已侵犯骨头。医生说,手术需要大笔费用,而且由于病情晚,疗效不一定好,他因此只好作罢。
也就在那时候乡下的父亲不幸去世,对他无疑又是雪上加霜。
病情愈来愈重了,左面部又麻又胀又痛,吞咽也十分困难,每餐只能吃一些米糊,肿块已溃烂,不断流血水,出现了贫血,走路都很困难。成绩本来不错、很有希望上大学的大女儿高中未毕业,但为了照顾他毅然缀学;小女儿刚上高一,校方得知她的家庭困境,将700多元的学费减至500多元,从而得以继续学业。但自己面部钻心的痛却再也无钱医治。
好在李嘉诚基金会资助建立的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宁养院医务人员来了,他们专为贫困的晚期癌症病人服务,遵循“以人为本,全人照顾”的服务宗旨,实行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进行全人、全家、全程、全队照顾。全人照顾是指提供身、心、灵的照顾;全家照顾是指不仅照顾病人,也要顾及他的家人;全程照顾是指不仅在病人生前要照顾,而且对病人去世后引起他家属的哀伤要给予心理疏导和实质性支持;全队照顾是指照顾病人不仅有医生、护士参与,而且还有社会工作者、广大的宁养义工一起工作,给予病人最好的关爱。他们在努力着、实践着,不仅为众多的晚期癌症病人解除了身体上的痛楚,帮助病人解决了诸多的实际困难,而且为他们带来心灵的慰藉。
在宁养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下,他的癌痛大大减轻了。但当前的家庭经济状况仍然让他无法释怀:由于付不起福利房的费用,现在全家栖身在一个简陋的平房里,早已是家徒四壁;大女儿尚未有工作,靠他每月200多元的病休工资加上那微薄却至关重要的低保,还能供小女儿上学多久?他在南宁没有兄弟姐妹,远在贵港的叔伯兄弟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在家务农,收入微薄而儿女多。
尽管他仍满怀希望,希望看到儿女长大成人,可目前已吃不下、瘦得皮包骨,看来世事难违、时日无多了。死,他并不怕,让他最为揪心的是,他身后儿女们的路该怎么走呢?
然而慢慢地,下述的一切让他感到欣慰:大女儿虽然高中未毕业,未能继续上大学,这确实很可惜,但她很聪明能干,如照顾家庭、办劳动力鉴定证明、办病退手续等都是她张罗,她也早就学着做工养家了,她会照顾好自己和妹妹的;而小女儿也不会失学,因为有单位、学校、宁养院的支持;宁养院的医务人员、宁养义工们更是定期上门帮助、宽慰他,排解了他心中的担心。
病人终于走了,没有痛苦,只有对女儿们深深的牵挂,这份牵挂其实是一份浓浓的爱意,始终陪伴着她们走好今后的路。一种刻骨的沉痛弥漫在女儿们的心间。在单位和家属的大力帮助下,强忍悲痛办完了后事。生活在继续,姐姐嫦娥要远赴深圳打工,临走,委托宁养院的医务人员有空去看看妹妹丹丹,因为丹丹一个人在家,怕万一有个感冒什么的,照顾不了自己。嫦娥,我们理解你的牵挂,但你放心的走吧,因为即使你不说,我们也不会忘记了丹丹的,这也是我们在践行着宁养服务宗旨。
此后,宁养院医务人员在出诊时常转道去看看丹丹,宁养院的义工们更是常常去探访,他们没有报酬,却经常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象亲人、象朋友、象哥哥姐姐,简陋的小屋又传出了欢乐的笑声。即使是“非典”肆虏的日子也隔不断电话的问候。
小屋的中间摆放着丹丹爸爸、妈妈的遗像,在静静地注视着我们。大家真诚地献上了一柱香,告诉他们,丹丹不仅学习进步,而且生活上已能自己照顾自己,性格也活泼开朗,还得到了众人的关爱和帮助,她们定会健康地成长。祝他们在天国中安息吧。
供桌上写着这样的文字:斯人已逝,音容犹存;人生有尽,真爱永恒!这确实是此刻的真实写照。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