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福建省立宁养故事
发布单位: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05-6-10
患者甘××。男性、74岁退休工人,于今年初出现右上腹疼痛伴皮肤黄染,经B超、CT检查诊断胰头占位。腹膜后淋巴结肿大,今年2月底在全麻下行胰腺肿物切除活检,术中见胰头肿物大,质硬。固定,无法切除,仅行胆总管、空肠吻合术。术后疼痛无减轻、接诊前已服美施康定90MG Q12H,首次探视病人,见患者已不能自行活动转身,极度消瘦,皮肤巩膜黄染,连睁开眼皮都感到吃力,叙述髋关节疼痛明显,体检中见有低热,指导止痛用药及加强消炎处理,2-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10天后患者疼痛加剧烦躁不安,已不能进食,皮下多处肿物隆起,因无法服药,改用多瑞吉外贴皮下吸收止痛,家属一度因病人呕吐剧烈而顾虑重重,我们耐心解释,保持联系,调整用药,直至疼痛缓解。再次探访病人,发现患者精神差,仅进少量流质,并见尾椎部褥疮,范围约5×6CM,渗液,护理人员指导清洗创口,以保鲜膜外贴,避免范围扩大,注意喂水安全等。进一步与家属交谈,涉及死亡问题,他们已接受并有所安排,随着止痛药的增加,病人的疼痛一直得到控制,又一周后患者平静走完人生的最后里程。
患者陈×,女性,43岁,患者癌龄史15年。15年前发现左乳腺癌,化疗后广泛扫荡切除。2000年3月出现腰椎疼痛,渐扩散到膝、肩胛、胸骨。04年2月ECT示全身弥漫性骨转移,病人特点:年纪轻、病程长,长期接受抗癌痛苦治疗,但她能把握人生、不向绝症低头,以乐观开朗的心情面对疾苦,近期内脱离麻药镇痛。我们仍与她保持密切联系。4月中旬,我们与福建日报社记者一起探访了病人,交谈在和谐气氛中进行,涉及疼痛。她说出癌痛病人的感受“疼痛发作时,我的其他任何感受都已消失,什么亲情、礼节、兴趣都已无法接受,就关注着疼痛,只想着这一关要赶紧闯过”。对李嘉诚先生的无私奉献,她表示凡是接受资助的人都会由衷感谢,同时她对参加宁养工作的人员也深感钦佩,因为这项工作就是面对人间的痛苦,还得以满腔的热情去帮助解除痛苦。这次走访,使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真情所在,我们所进行工作的神圣。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