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新年、新气象,科室自我充电进行时系列四:预期性哀伤
发布单位:山西省肿瘤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22-1-11
为了让山西省肿瘤医院宁养院团队充份了解亲人临终前的应对预期性哀伤的途径,2022年1月10日,通过宁养院科室自我充电学习活动,辛丽艳社工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说明对癌症末期患者家属开展预期性哀伤的支持是一种生死教育,对综合照护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当天下午3时,辛丽艳社工从预期性哀伤的背景、概念、目的、国内外现状和应对预期性哀伤的方法与团队分享。宁养院开业已有13年,有几位宁养人员在开业时已加入宁养队伍至今,辛老师是其中的一位;他们都表示在工作中感到最棘手的是怎样告知病患家属---他们的挚爱(患者)即将走到生命的终结,以及如何正确地引导家属应对即将到来的哀伤。
预期性哀伤发生在亲人尚未离世的生命晚期。辛老师从几方面讲述了如何应对预期性哀伤支持。首先从评估病人的身心状况开始,指导患者及家属接受当下疾病的现实,做好思想准备;帮助患者自我调整,协助患者进行有助心情愉悦之事。其次,让家属清楚哀伤是人类对丧失亲人的正常反应,通过写日记、进行艺术和摄影等活动梳理自己的思绪和情感,尝试用积极地思维去面对它。当家属在照顾病患的末期常常出现孤独无助,通过经常保持与他人联系、寻找同类病患家属或有相似经历的朋友交流而不至于䧟入孤独困境。
另一方面,让家属明白预期性哀伤并不意味着要放弃,末期病患临终前家属签署不抢救流程不是对病患的放弃,避免被“道德绑架”。在病患的弥留之际,家属为其创造温馨的环境并与家人亲友保持交流和沟通,帮助家人更好地相互理解,彼此了解共度时光的意义。家属照顾患者的同时需照顾好自己,如果家属对预期性哀伤情绪感到不知所措,需学会适时的向亲友、专业人员寻求帮助。
关于患者家庭的儿童的哀伤情绪方面,家属需关注,不能轻视。若对儿童的哀伤处理不好,将对其一生造成不可改变的影响。通过协助儿童给病危的亲人写信、一起绘画、读儿童绘本,儿童可将自己置身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后,辛老师建议家属以道爱、道歉、道谢、道别“四道人生”向濒危亲人和所有帮助过的人感恩致谢,这使病人得到安慰,使病患和家属感到温暖,达到生死两相安。
通过这次活动,宁养团队了解到在面对患者日渐衰弱的躯体生命进入倒计时,宁养人员便需对家属进行预期性的哀伤支持。辛老师呼吁安宁疗护工作者利用各种人力、文化、学术和社会等资源,向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多元化的生死教育工作,普及大众正确的生死观。
图文:辛丽艳/编辑:孙岩萍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