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综合医院的焦虑症患者
发布单位:全国宁养办
发布时间:2022-9-22
—— 许崇涛教授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焦虑症是种心理疾病,应当到精神科看精神科医生。这个道理谁都知道,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并非如此。心慌、心悸,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甚至感到窒息,头晕头痛、站不稳,恶心或腹部不适,发抖发颤,感到发热或发冷,如果你出现这些症状中的一个或几个,你去什么医院?答案肯定是“去综合医院”,你不会想到这可能是心理疾病引起的而选择去精神科就诊。
焦虑症的表现形式
焦虑症有两种表现形式——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其基本症状都是情绪障碍。前者表现为持续的焦虑、紧张、害怕或惶恐不安;后者表现为突如其来的发作性极度恐惧,患者可有濒死感、失控感或发疯感。这种疾病伴有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除上面提到的症状外,还可以出现咽喉阻塞感,汗多,双腿发软,大喘气,身体发麻或刺痛,肌肉酸痛,头晕头疼,尿频,腹泻,失眠等症状。焦虑症患者常常忽略自己的心理症状,只注意和关心自己的躯体症状,担心可能存在着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因此往往到综合医院检查治疗。可经过各种检查后并没有发现存在什么躯体疾病,或发现的一些躯体问题也解释不了如此严重的躯体症状。不少患者就这样反复接受检查,服用一些药物,时间一长,钱花了不少,但总解决不了问题。
笔者曾遇到一位十多年来发作性心慌、头晕、站不稳、要晕倒的患者,在综合医院多次做过动态心电图、CT、磁共振、脑电图及各种血液生化检查,始终查不出是什么原因,服了不少药物,没有效果,以至于不敢出门,生怕在外晕倒。患者后来偶然来到精神科才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症状很快消失。
焦虑症是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国外有统计表明,一位基层医生每天至少看一位焦虑症患者,在综合医院中焦虑障碍比糖尿病还常见。所以,具有上述躯体症状并经过仔细检查但没有发现明确的身体疾病时,作为患者应当去找精神科医生看看,自己患的是否是焦虑症。作为医生则要警惕患者的躯体症状可能是焦虑症伴发的,应注意询问患者的情绪体验,若是焦虑症,往往可以发现患者的焦虑情绪,而后应将患者转往精神科或给予患者抗焦虑治疗。
治疗方法
轻度的焦虑症患者可以单纯使用非药物的治疗方法,包括放松训练、生物反馈治疗、运动、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但中度及以上的焦虑症患者,就应该接受药物治疗。常用的治疗焦虑症的药物有安定类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安定类药物有一定成瘾性,应注意防止大剂量和长期使用。抗抑郁药物因其良好的抗焦虑作用且无成瘾性,在焦虑症的治疗中被广泛使用,常用的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SNRI)。目前治疗焦虑症的抗抑郁药物,有很高的安全性,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既便于综合医院的医生使用,也利于提高焦虑症患者的接受度。
虽然焦虑症是一种很常见的轻性心理疾病,但现实里有些躯体症状突出的焦虑症患者却反感医生给自己下这个诊断,生怕自己和“精神病”扯上关系,自然也就不愿接受相关治疗。这种认识既源于社会对所谓“精神病”的误解和污名化,也有患者对心理疾病的概念和范围不了解的原因。心理疾病,其实更专业的名称是“精神疾病”,现在更多使用“精神障碍”这个词。“精神病”通常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心境障碍)等严重精神疾病,心理疾病除这些严重精神疾病外,还有很多所谓“轻性心理疾病”,如焦虑症、失眠症等等。性功能障碍也属于心理疾病的范围,这点也许出乎很多民众的意料,所以大家不要被“心理疾病”这个标签吓到。
焦虑症虽然是轻性心理疾病,但带给患者的痛苦却是极大的,会对学习、工作、生活带来很大妨害,让生活质量大受影响。焦虑症患者,无论躯体症状是否突出,都应该勇于面对自己,积极接受治疗,早日走出焦虑的阴影,迈向充满阳光的世界。
原创声明
- 小标题为编辑所加,不属于作者的文章内容。
- 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请勿擅自修改文章内容及封面图,以尊重知识产权。
宁养公众号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ELoqcDKkQoys6Xx29-6Vw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