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查看的城市:南昌 | 选择城市查看其它宁养院活动 |
执笔义工(右)
2017年10月22日,我参加了李嘉诚基金会南昌宁养院组织2017世界纾缓宁养日心灵关怀病房探访活动。患者中有60多岁的长者,也不乏90后正当年的祖国的初升的“太阳”。病人中有被家人善意对待的不知自己鼻咽癌病情的60多岁的老人,有经过几次化疗要回家休养的四五十岁的大姐,还有手术结束比较顺利的等待出院的年轻人……与我想象中的不同。志愿者到的时候尽管初次见面,但不少病人展现的精神状态是开放的甚至是乐观开朗的,是因志愿者的到来对探访而心生欢喜,使对疾病的忧虑、对未来的忧虑以及病苦本身隐没了,还是接受命运调整好心态后积极面对生活的豁达与淡然,我不得而知。不过生与死从来就不是一个可以轻松略过的话题,背后一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煎熬,或无奈,甚至不甘。这一切都值得引起我们深省,是健康时大把挥霍光阴觉得来日方长、营营碌碌,还是患重病时对生命对光阴的渴望,甚至因为太过珍惜、太过恐惧忧虑反而不能过好每一天?那些健康时仍珍惜光阴,不虚度年华并在患病后仍能淡然接受安忍病痛过好每一天的人,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仰望的好榜样。
记得那天活动结束,临时决定走回家,想趁此漫步之时反思回顾一下活动带给我的感受。当我走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尤其是走到中山路时,深感医院里外冰火两重天。在医院里病人和他们的家人们在为健康,为生命的尊严,为生命的意义苦苦拼搏、苦苦挣扎之时,医院外大街上的人们还在及时行乐,或逛街,或流连于美食,或沉醉于影音,乐而忘返。在目睹深感生命之苦痛短促后,生发了什么心?珍惜生命及时行乐?亦或是珍惜生命多行利他之事增长福慧?这是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在真正面对境界时检验自己的心。
行动缓慢或已到知天命之年的人们,有人在享受初现的日光的暖意,还有妇人在聊家长里短,投入之时还伴着充满烦恼的讨伐与控诉……老年已至,愚痴如我,尽管老年未至,又是怎样度过这原本珍贵的人生岁月呢?我们好像并没有让对于癌症病人来说千金难求的宝贵光阴散发出生命应有的光芒,意义和生命力。如果是这样,那这延长的岁月又有什么真正的意义呢?那不过是生命的无谓消耗任凭岁月在我们的脸上雕刻皱纹,这样的时光长或短真的有什么很大的不同吗?当我还在苦苦思索生死这一重大人生课题的时候,我已悄然到了学校门口。今天小学部的孩子秋游,蓝天白云下是含苞待放的祖国的花朵正在欣欣向荣地茁壮成长,原来生命的交替轮转就是这么朴素、甚至冷默的自然规律,一个生命的消逝之于自然就是那么的渺小甚至无足轻重。在这种强烈的对比冲击下我有些凄凄然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这之后的两天,我想着人生苦短,工作时也有些提不起劲。一个声音跟我说,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另一个声音说,来世你不畏惧吗?而我只知道,我,畏惧死亡,非常畏惧死亡,老病死苦,我第一次如此深地感受到它的逼迫。这种逼迫让我无法平静地安住当下,无法以平常心去利它。这一生,这一生,我该何去何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 道德经》)这一生,我该如何解脱,如何让我有限的生命闪耀出生命的质感,生命的光芒?我,不知道……
晚上,突然想起一句话,“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周末在这种困惑纠结中度过了,而我发现,这一天对我的整个生命一点意义都没有,除了放逸这一天比前一天没有任何不同任何收获。傍晚时听闻了佛法,常师父的开示常师父的声音让我的身心宁静下来,不再像猴子一样四处攀缘,不再像火焰一样不停地燃烧,心静下来的感觉真好。Leave it as it is.还生命以本真,佛法就是生命最朴素的道理,以道来生活,去顺应生命本身固有的生老病死吧,不忧过去,不惧未来,时时刻刻,活在当下。当下就是生命的真谛,抓住每一个当下,就是拥有了生命本身,无关长寿或夭折,无关富贵或荣华,当下就是生命。抓住每一个当下,活在每一个当下,我们就把握了生命,活在每一个当下,我们虽贫犹富,没有了当下,我们虽生犹死。
南昌宁养院义工:陈玉坚
2017的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