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德宏州职业学院15级三年制护理四班一年级的学生,临近放假的时候,学校发了一则通知,告知我们想要去医院见习的学生可以自愿报名。其实我报名的想法很简单,如果放假回家也只会每天闲暇于家中。来医院见习,我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所以我报了名,老师把我分到了德宏州人民医院。
2016年1月11日,来到德宏州人民医院的第一天,所有的实习生都聚在一起,大家都在谈论着第一次到医院的新鲜感,不过让我有点尴尬的是所有的见习生都有相互认识的人,他们都是三三两两相互邀约一起来的,只有我没有认识的人,当所有人都在交谈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在沉默,因为我找不到人跟我分享初到的新鲜感。这让我有点不知所措。
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李老师跟我们很认真的交代见习生需要注意的事,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原本我是被分到感染科的,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我重新被分到了宁养院。我以前从来没有了解过这个地方,也不知道宁养院是做什么的。当然我也不知道之后这个地方会带给我那么多的感悟与感动。我懵懵懂懂的随着护士师姐来到了宁养院。
宁养院的护士长章老师给我介绍了宁养院所有的老师。老师们的微笑与热情消除了我的紧张感。之后章老师拿了一本书和一个手册让我仔细的看了一下。章老师说这里的病人大多都是癌症后期患者。这里不仅是一个医疗机构,也是一个临终关怀的公益机构。
怎么没看到一个病人呢?我心里就在想没有病人那这里的工作一定很清闲。“小段,请帮忙先接一下电话”老师的话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之后电话不断地在响,很明显,我原先的想法错了,老师告诉我宁养院的服务模式是居家服务,患者都在家中。每天都有家属来取药,来咨询……老师们每天都很忙,看不完的病人,出不完的诊,写不完的病历,接不完的电话。从开始上班的那一刻忙到下班的最后一秒钟,有时甚至还需要加班。所以我很感激老师在这么忙的时间还教我那么多新知识。在这期间我学会来怎样看病历、接电话、怎么待人处事、了解到很多医学上的知识...这些东西都是我在学校学不到的。
见习的第三天,老师带我出诊,让我能更全面的了解癌症患者。
在我见到他时,我其实有吓到,第一次真实的接触到癌症患者,瞬间了解到癌症的严重性。彭爷爷今年已经70岁了,却被查出来皮肤癌,没见到爷爷时,我想象中的皮肤癌只是表皮受损,而不是现实中的血肉外露。皮肤就像被侵蚀一样腐烂,看起来是有那么一点恐怖,不过我不能表现出来,癌症患者最怕的便是有人害怕他,抗拒与他接触,所以他们很抗拒外出,整天呆在屋子里,不与外人交流。所以作为将来的医护人员,我首先要做的便是克服这些恐惧心理,并带给那些病人哪怕是只有一丝丝的温暖,在与彭爷爷妻子的交流中我得知老人一共有四个女儿,和他们住在一起的是二女儿,但平时因为工作原因照顾也很少。子女的关心是最大的良药,所以老师们只能建议老人的孩子们多陪陪老人。
去到第二个患者家中时,我的第一感觉是非常冷。一个大房子,装修豪华,却冷的刺人。我和老师进到屋子里的时候爷爷才刚起床,八十多岁的爷爷对我们的到来非常高兴。爷爷的老家在湖南省,由于生病了只能来到德宏州投靠儿女们,虽然爷爷不会说德宏本地方言及普通话,我们之间的语言交流有一些障碍,但是爷爷仍然面带微笑在不停的说话,直到我们离开。回去的路上老师说了一句让我特别有感触的话,她说“乡下老人的幸福指数比城里老人的幸福指数高很多”。乡下老人虽然居住环境没有城里老人的好,也不比他们有钱。可是在闲暇时,乡下的老人们便会聚在一晒晒太阳,一起聊天、打牌、说说自家的乐事及一些田间地头的事儿……他们的日子过得平淡而又愉悦,幸福而又充实。而在城里面,家家都关门闭户,防盗门把人与人之间的情也疏离了,人们由于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家里的老人孩子,老人生病也只是送医院,缺少亲人的陪伴和关心。也许对于老人而言,他们能战胜身体上的痛苦,却不能战胜一间无人的屋子。身体的痛苦并比不上心里的冷。
杨爷爷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我们见到他时,他坐者轮椅在阳光下看书,在谈话中他说了一句话,完美的诠释了“活到老、学到老”这句名言,他说“我的耳朵听不见了,我的眼睛还能看见,我还可以带着老花眼睛看书”。爷爷的身体因为病情发展变得不那么灵活了,可他的精神却是那么值得让人敬佩,真不愧为曾经的一校之长,值得让我们向他学习。
这次的出诊之行结束了,可我内心的触动还没有停止,病人都是一样的,但对待生活的态度却不大相同。有点乐观向上、有点悲观消极。对待生活或对待人都是一样的,冷淡只会让未来更加黯淡,热情却会让未来充满阳光。